电影《摘金奇缘》观后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金奇缘》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喜剧片,是根据美籍作家关凯文的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改编。这部电影作为北美市场的轻喜剧商业电影,在改编和战略上是成功的,2018年8月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当年的第22届好莱坞电影奖、第90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等荣誉。
  它重点突出,阶层差异、美式华裔和新加坡华裔所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家庭与个人的幸福为爆发点最为吸睛,也是影片的最大卖点。在东方,无论富人穷人都在意家族,在意传承;而西方,一般是贵族、财产庞大的上层阶级在意家族。电影为了搭建立意点,把矛盾直接说成了东西方的文化对立。也许是这一种小聪明,助力它一跃成为北美的票房黑马。
  在人物方面,编剧丰富了对瑞秋的描写,尊重她的坚强独立,也给她增添聪慧的特点——懂得博弈。在电影开头和接近结尾的时候,给她加排了赌博桌上的博弈戏。这就使她与经典的“灰姑娘”区别开,给人以睿智的初步印象;但另一方面,编剧没有改动男主角尼克杨这个角色,他还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是一个“温和的叛逆派”,举止绅士,但思虑不周,把“家庭戏”那么大的博弈甩给了女友瑞秋,这令人抓狂。男性在这部电影中的动作相较于女性弱化了很多:尼克的爸爸缺席,瑞秋的爸爸缺席,阿斯特里的丈夫出轨、婚姻被动,尼克想要求婚却思虑了很久,在母亲奶奶面前想做逆子又放不开手……这部电影把更多的选择权甩给了女性,让她们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
  然而许多人对这部电影有一些不满,也嘲笑其国内票房不佳。有人说影片铺了一大堆中国文化元素,但只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根本不是我们中国人切切实实的生活环境,也没有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性。
  静心品味,原著作者、电影写的都是新加坡亚裔ABC,写的新加坡亚裔也都是上层阶级的。这些人在电影里也叫Chinese。观者不要误会,这是外国人对华人的泛称,而非对中国人的专称。另外,电影里出现的灯笼、饺子等元素,是华人共有的文化传统;电影拍摄地点、拍的人都是新加坡人。因此观众对影片误读的根源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认知偏差,以及我们认为的外人对我们认知的局限性。
  每当说起Asians,除了日韩,我们容易联想到自己,而忽略了新加坡华人、ABC这些少数的族裔同胞,以及马来西亚等华人的存在;一说Chinese,就以为是在说这960万平方公里的人,这会影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与判断。事实上,这部电影在上映时已明确说明,他们拍的是亞洲族裔里少数人的故事,是他们在中西方文化或交融或冲突的现状中寻找自我身份认同、自我价值认同的故事。
  对于国内票房表现不佳。我认为存在了其他方面的原因。首先,片子是针对北美市场写的。它在北美大卖、引起华裔共鸣都说明了这点。其次,发行方并没有做大活动推广。该片找了一些公众号写了几篇美文做广告,相比起好莱坞大电影的宣传动作,《摘金奇缘》可以说特别低调。也许发行方早已预测到,这部片子不是中国人的菜;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同期影片的竞争力太强。《毒液》《无敌破坏王2》《无名之辈》《神奇动物在哪里2》等这些影片要么有浓重的好莱坞色彩,如大场面大制作、英雄主义、迪士尼情怀、魔法世界;要么是中国小人物的喜剧剧情片。它们从一线下沉到二三线城市都吃得开。夹缝之中,《摘金奇缘》若加大宣传力度,却没有得到院线优质的排挡资源,那只会徒增成本。既然如此,这部影片为什么还要进中国市场?我想等第二部拍出来后,这个问题就更好聊了。
  作者单位:阿卡索外教网
其他文献
石鲁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成就超群,他的人生经历坎坷。在2020年1月9日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百年石鲁》大型画集分享会举行。石鲁之女,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长安画派研究院副院长、《百年石鲁》大型画集主编石丹,资深知名摄影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胡武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石鲁艺术研究者、《百年石鲁》大型画集副主编马敏作为分享嘉宾出席,文化艺术出版社总编室主
期刊
王弘女士是山东滨州普禾书吧的创始人,她这辈子做得最任性的一件事就是开了这家书吧,做得最自豪的一件事也是开了这家书吧。  坚定不移开书吧  “开书吧?你有没有发烧?”2014年初,当她把开书吧的想法告知亲朋好友的时候,得到的反馈惊人的相似。没有人看好这个行业,他们都劝她宁可闲着,也别去做这项稳赔不赚的生意。王弘女士一意孤行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带着两个小跟班,一个是她侄子,一个是她朋友家的孩子小顾,租下
期刊
山东威海“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创建于2007年,我是创办人,当时我刚刚从市委宣传部调到市委党校工作,一下子有了时间,办读书会的夙愿得以实现。  读书沙龙初创  大约2007年10月,《威海日报》策划了一个关于“城市归属性”的报道,找了几个人讨论,我是其中之一。当时感觉这种交流的氛围非常好,忽然萌生一个念头:以这种方式办读书沙龙怎么样?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读一本好书与读一本烂书所花时间是一样的,但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青少年期刊读者以中小学生为主,与新媒体的融合有其特殊性。融合中出现的融合方式单一、版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青少年期刊从业者做好编辑发行工作,利用新媒体探索多种经营方式,做好信息服务,努力解决版权问题,实现纸刊与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期刊 新媒体 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依托于新媒体设备的信息传播方式
期刊
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民阅读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天津,天津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全民阅读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的2020书香天津·全民阅读暨中小学生"绿书签行动"系列活动,于4月23日19:30网络直播启动仪式。今年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是"云端阅读智慧阅读",天津市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区将会同各大网络平台组织一
期刊
疫情以来的宅家模式,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新变化。大多数家庭关心的是:宅在家的“神兽”们,该如何度过漫长的宅家时光?除了上网课、玩电子产品、体育锻炼,开展家庭阅读应该是可以大小通吃的宅家秘籍。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中国家庭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家庭时光,爱阅读的孩子和父母有了大把的亲子共读时间,这也为我们倡导家庭阅读带来许多新鲜的体验和经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过:“从
期刊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外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
期刊
1978年春,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考入徐州师范学院(今江苏师大)中文系。时值百废待兴,人人刻苦向学,古人所谓焚膏继晷、雪窗萤火之类,都在这时找到了精神的传承。但是,从乱纷纷的扰攘中,突然进入宁静的读书环境,一时也还有不知所措之感。至于今后向何处发展,更难免头绪多端,兴趣数变。直到千帆师的到来,道路才开始明晰起来。  1980年1月,千帆师偕师母来徐州师院校对《古诗今选》,应邀给中文系师
期刊
文化背景的差异、个人喜好的不同、人生阅历的多样等都可能导致对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千差万别。儿童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男孩抱着冒险漫画书津津有味地看个不停,也常常发现女孩对书中穿着漂亮花裙子的公主念念不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阅读方面是有差异的,在讨论儿童阅读时应该以尊重个体的差异为前提。  在儿童阅读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儿童阅读需要家长的引领,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幼儿的早
期刊
冬至日暮天欲雪,围炉烹茶夜读书。天地悄无声息,躲进小屋,手捧清茶,信手翻书,且读且品,怡然自适,一夜无眠到更残,不知东方之既白。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忘却了时光,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神仙境界啊!  说到书,难免有时会生出一丝莫名的惆怅。年轻的时候对知识的渴望是爱上书的原动力,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是一定要想方设法购入的,恨不能将天下之书尽收囊中,那时除了差钱以外其余的似乎都不差,最大的本钱是年轻,反正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