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新探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趋势,即从过去的单纯依靠教师死板的满堂灌教学,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了一些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由于每一章节的每个部分不可能都采取这种方式来展现当时的情境。因此,要想每节课都充分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轻松、愉快地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修修补补的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数百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把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成HTV,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首先,历史学科每一章节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情节。这一点是其他学科 所缺乏的。而且即便是在教学中,有时也不得不对某些情节进行渲染。这是制作HTV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当今历史题材影视剧得以风靡的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从商周到明清,历代有名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差不多都搬上了银屏。如《东周列国志》、《封神榜》、《秦始皇》、《西楚霸王》、《艳后吕雉》、《三 国演义》、《隋唐演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水浒传》、《朱元璋》、《戏说乾隆》……凡 此种种,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较好途径,但是由于这些电视 剧中情节虚实混杂,不仅学生无法分辨,就是专家学者也不可能去考证这些历史剧中情节的虚实。因此如果把这些娱乐大众的消遣品作为一种正确无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是不严肃的。况且这些历史影视剧特别是电视 连续剧往往是长篇大作、恢宏巨制。一部《三国演义》就长达80多集,照此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学完历史?再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注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学士,对历史的其他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普通民众则关心不够。仅讲伟人、能人、名人,忽视众人、凡人也不合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一 伟大论断。所以依靠现有的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进行形象化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教学所用的HTV,就必须是短小精悍型的。也就是说,在介绍历史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时要借鉴历 史剧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讲究精练、注意必须与史实相吻合。具体说来,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内容不宜过多,以教材中所述为主,不宜作更多的发挥,否则便难免有重蹈历史剧覆辙之嫌;时间不宜过长,一节课的内容 以半个小时左右为宜,要有一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同时老师也可作适当的归纳和分析。
  其次,已经发掘的遗址、化石或留存下来的遗迹为HTV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制作HTV不仅需要通 过人物表演使故事形象化,对于历史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讲述,则最好把相关的遗迹、遗址、化石拍摄下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脑海中就有了直观的印象,而不必等课程早已结束时再组织学生外出去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因为到那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是见似已见、学似已学,两者已难划等号了。何况中华之大,历史遗迹之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要组织学生全部去实地考察、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而HTV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另外,历史课的教学目的也决定了HTV教学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再现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昨天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接触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认识社会发展的转迹。可以说,主要的任务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至于总结历史规律、考证史实则不应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HTV就 能符合上述要求。学生在观看HTV的过程中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应在旁加以引导、分析。这样在愉快 的教学过程中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不妨以《 夏朝与商朝》这一节为例来说明。该节主要讲述以下四个问题:夏朝的建立及结束;成汤建商和盘庚迁殷;甲骨文和青铜器;人殉和人祭。在将这些内容制作成HTV时,应该用人物去表现禹如何拥有特权,他的儿子如何破坏禅让制,自立为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同时也应简单地介绍一下夏朝的国家机器;在讲述商朝 的建立及盘庚迁殷这部分内容时都是涉及用人物去显现故事情节的问题;其他像甲骨文、青铜器可以用考古发 掘的实物图像加以说明;人殉和人祭这部分内容可利用遗址及仿真的方法来制作HTV.当然,关于历史人物的展 现是采用卡通的形式还是用真人去扮演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可以说,既然时下一些粗制滥造的音乐作品都可制成不伦不类的MTV,让人看后莫名其妙,那么HTV何不以其真实生动的而不是无病呻吟的极大优势走向课堂乃至家庭?现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条件实行电化教学,所以HTV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设想。我们期待着它能早日实现。
  
  
其他文献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已成为重中之重,各个学校都在不断加强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方式,而“自己”英语课堂英语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英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本文对“自己”英语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学者对某学校高二班级的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期刊
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互动”指的就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主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英语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不断的启发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运用到情景中去,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创建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变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怎样有效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有限的经典作品,如何让更多的经典作品走入语文课堂,服务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就更值得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认真思考探究。  一、净化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社会,
期刊
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色彩占据着显要的地位。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位没有经过专门色彩训练的儿童,即使到了小学五年级,其色彩认识仍表现为一惯的原始性,主观色和固有色是他表现作品的主要特点,在低幼段尚可作为一种独特的年龄特征所具有的美感而欣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表现从全面色彩感受的意义来说,不免是单一而浅薄的,同时也使作品失去了更丰富的美感。因此,我认为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儿童逐步走出原
期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符合其成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提供多元性的教学内容,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互补集成的传承载体。学生是认识事物的主体,是实践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的新天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学民主、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及探索性相整合,重在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弘扬学生的创新理念。启发性原则是教育教学原则的内容之一,更是新
期刊
【摘要】我国正在不断地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下成人教育被提上了建设日程,在新农建设中,需要不断地提升农村成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素养,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只有农村成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够降低新农村建设的难度,推动其顺利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下成人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发现成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于注重改进的部分要深入的
期刊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中小学校承担了培养合格公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其相对的自主性、独特性,也有其校际间的经验吸纳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但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均衡教育发展与整体上的进步需要有专门的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指导。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工作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客观、公正和激励性的评价,都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基于这种认识,由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的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则日益为人
期刊
【摘要】近期,我区推广了“边学边交,自主领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活跃了起来。如何让它活而又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当前,我区广泛开展了“边学边交,自主领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它主要通过“导,交,悟,用”四个教学教学环节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虽然看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也让
期刊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英语对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施行“快乐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才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学;快乐教育;教学效率       在中职英语教学时,中职英语教师要掌握好教学的方法技巧,要采用快乐教育的方法使学生拥有学习英语的激情
期刊
我们一线教师对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皆知晓。特别是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都加强了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考察,因此,搞好初中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显得必要而紧迫,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让学生真正形成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他们终身受益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情感价值观等局限,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