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80年夏,笔者参加了地质部青藏高原地调大队四分队(简称“西藏地质科考队”)在阿里地区狮泉河—日土—龙木错一带的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的实测工作,写成题为“西藏日土多玛一带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及长身贝类等腕足动物群”一文。该文以藏北西部日土多玛地区四条实测剖面为基础,对自晚石炭世阿塞尔期(Asselian)到早二叠世卡赞期(Kazanian)的地层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吉普群,为一套巨厚的含砾板岩、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夏,笔者参加了地质部青藏高原地调大队四分队(简称“西藏地质科考队”)在阿里地区狮泉河—日土—龙木错一带的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的实测工作,写成题为“西藏日土多玛一带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及长身贝类等腕足动物群”一文。该文以藏北西部日土多玛地区四条实测剖面为基础,对自晚石炭世阿塞尔期(Asselian)到早二叠世卡赞期(Kazanian)的地层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吉普群,为一套巨厚的含砾板岩、砂板岩互层过渡为石灰岩的冈瓦纳相沉积。西藏地质科考队将其分为五个组,自下而上依次为;擦蒙组、展金组、曲地
其他文献
本世纪三十年代,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随后发表的著名论著——《冰期之庐山》,曾经像发现中国猿人那样轰动过我国地学界。由于李四光教授对地质学的卓越贡献和他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开创性工作,使得他的论著具有特殊的影响,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承认和应用,南起广西、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类型复杂,为世界之冠。它对我国的工农业建设影响较大,所以喀斯特的研究曾多次列入国家重点任务。近年来地理学界在完成许多重大科研任务中对喀斯特的研究通力合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党的十二大提出国民经济翻两番的任务,为了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集刊》是中国科学院批准、科学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暂定每年一期。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2年10月14日至21日在南宁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专门的农业地图学术讨论会议。出席的代表来自21个省(区),47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6篇在大会上宣读,其它在分组中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小型农业地图展览,共展出农业地图和农业
关于阿里地区茅口阶的(虫莛)类,过去所知甚少,仅1981年由王玉净等报导在日土县民工茶卡灰岩中产 Neosekagerina chehi Sheng,Chusenlla schwagerinaeformis Shegg二属二种。1980年高原地调大队四分队相继在日土县多玛区欧拉、多尔冬山和狮泉河羊尾山找到了茅口阶的地层和丰富的(虫莛)类化石。在日土县多玛区南欧拉作了实测剖面,建立龙格组,为深灰色到
行讨论和对比,初步认为可分上、下两个动物群。对阿里地区早二叠世珊瑚,前人未经过系统研究和描述,由于地质工作的大力开展,我院科考队和西藏地质二队科考队在1980年共同组队在该区进行工作并系统采集各门类化石,在古生物方面有不少新的发现。本文资料来源就是他们辛勤劳动采集的二叠纪珊瑚标本,经转交作者研究,现共描述四射珊瑚 8 属 7 新种和 1 新亚种;另外描述床板珊瑚 2 属 2 新种和 1 新亚种。
著名的宽铰蛤动物群以其特有的冈瓦纳型面貌以及与冰海相含砾板岩相伴随而闻名于世,已有近140年研究历史。中国境内以往虽有过发现个别标本的报导,但Runnegar1978年和原鉴定者共同复查后已一致予以否定。本文报导的宽铰蛤动物群共计22种(包括2新种、1比较种、7未定种),隶属于9科、12属(包括2未定属),由武汉地质学院与西藏地质二队共同组成的高原地调大队四分队1980年首先发现于日土县多玛一带。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系1980年我院西藏科考队郭铁鹰、聂泽同、梁定益,研究生胡昌铭、孙特及西藏地质二队张宜智,王为平等同志野外采集的。描述的遗迹化石产于西藏阿里喀喇昆仑山南部霍尔巴错群的展金组和曲地组。展金组为一套厚约三千余米的砂板岩交互层,并夹有基性火山岩及凝灰岩,具有清楚韵律的复理石建造,其下为未见化石的擦蒙组含砾板岩。曲地组位于展金组之上,为砂岩、含砾砂岩夹粉砂质板岩组成的类复理石建造,厚约一
本文报导了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区吉普村一带石燕类等腕足动物化石8属8种,其中2新属、6新种,这些化石大部分产于曲地组(相当Sakmarian期),少量产于展金组(相当Asselian期)和吞龙共巴组(相当Artinskia期),并讨论了苏班西里动物群的时代,认为应属Sakmarian晚期。 本文是在杨式溥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并承杨遵仪教授、詹立培、金玉玕和本院西藏队等同志审阅,照相室和绘图室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