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移动APP的半自动化可用性测试方法

来源 :包装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半自动化可用性测试方法,为研究人员在使用传统可用性测试方法识别移动APP可用性问题时所需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方法 使用数据采集工具CAUX,在用户执行测试任务的过程中以屏幕录制的方式自动捕获用户行为数据.利用图像对比技术从录屏数据中提取实际的任务执行序列,然后与预期的任务执行序列进行对比,自动提取存在可用性问题的页面和相关的用户行为数据,并输出一份问题页面报告.根据报告内容可以快速确定可用性问题.最后以虾米音乐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使用该方法发现了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绝大多数存在可用性问题的页面及其可用性问题.结论 该方法通过远程自动捕获和半自动分析用户执行测试任务时的录屏数据,可以有效发现APP在日常使用环境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从而降低了可用性测试成本,有助于新手研究人员的使用,并很好地推动产品的快速迭代.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家用情境下用户使用扫地机器人的行为分析获取用户各项需求被满足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扫地机器人交互体验优化策略,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方法 首先,基于桌面研究、清洁行为观察分析等方法得到家用扫地机器人APP现有功能与用户潜在需求功能,通过KANO模型对功能集进行优先层级排序;然后,对现有功能中优先级较高的进行可用性水平测试,并针对可用性不足的功能进行情境下交互行为分析,挖掘扫地机器人APP现有功能中影响交互体验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交互体验优化策略并通过设计实践案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 优化后的扫地
目的 设计架构完善、生态链相对闭合的公共卫生防护互联网平台,完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卫生日常防护平台设计体系.方法 基于目标导向设计理论并进行优化,针对公共卫生防护用户具有的状态及身份转换的可能,结合线上至线下(O2O)防护的行为特征,在用户研究需求提取过程中,将“用户研究—建模—需求分析”优化为“用户研究—角色转换及行为分析—模型—需求分析”过程,并通过框架构建、提炼优化、设计支持阶段进行设计研究.结果 细分未感染用户、疑似症状用户、确诊病例3大类用户群,识别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干预、心理健康及社会稳定干
目的 对目前鲜切苹果、西瓜、菠萝、柑橘这4种较有代表性皮渣进一步利用的方向和方法进行总结,为后续鲜切皮渣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不同鲜切水果皮渣的单营养物质提取或整体综合利用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鲜切水果皮渣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可利用性极强,应重视对其的加工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结论 系统列举了苹果、西瓜、菠萝和柑橘这4种鲜切水果皮渣的营养价值、皮渣的主要成分,以及目前对4种鲜切水果皮渣含有的营养成分(如多酚、黄酮、果胶、多糖、膳食纤维等物质)的提取利用和其他资源利用方式的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脱涩方法对蓝靛果果汁的降涩效果,从而达到改善果汁口感的目的.方法 以蓝靛果“蓓蕾”为原料,经复合酶酶解后,以单宁脱除率及花色苷保留率为指标,对比活性炭协同超声波脱涩法和酪蛋白脱涩法对果汁的脱涩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脱涩工艺条件.结果 酪蛋白脱涩法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0.9%,作用温度为56℃,作用时间为33 min,此时单宁脱除率为(62.13±0.29)%,花色苷的保留率为(67.53±0.14)%.结论 在此优化条件下,蓝靛果果汁单宁脱除
目的 面向当下工业产品系统化、用户需求信息复杂化和信息内容数据化等特点,拟通过研究统计分析和大数据挖掘方法在用户需求获取和处理中的应用,探究产品设计中用户需求洞察的创新方法.方法 以案例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目标产品设计因素提取,并通过多元回归法进行显著性分析;进而采用产品在线评论挖掘和情感分析方法获取并处理针对产品特征的用户显性需求,以及从情景分析角度获取用户在使用情景下的行为痛点和隐性需求;最后,对应产品特征和使用情景下的用户需求指标,导出产品属性要求及产品情景适应性要求.结论 综合应用SPSS和在线
目的 针对现有的家用扫地机器人的故障报错策略,探讨情感化故障表达在家用扫地机器人中的设计需求.方法 通过用户访谈获取他们对家用扫地机器人在故障表达方面的情感化设计需求,利用Kano模型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分析讨论.对家用扫地机器人在框架结构、功能服务、操作反馈和视觉效果这4个方面,进行交互设计需求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用户满意度指数和四象限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获得用户对家用扫地机器人在故障表达中的期望与需求.用户对家用扫地机器人在故障表达中的诉求集中在可靠性和易用性上,同时希望有适当的交互引
目的 为了克服新鲜豆渣难以膨化的缺点,添加小麦面粉、玉米淀粉和水进行复配,开发出一款膨化效果较好、品质较高的豆渣膨化食品.方法 将湿豆渣、小麦面粉、玉米淀粉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利用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其膨化,然后添加防腐酒,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单因素实验以500 g湿豆渣为基准量,选取小麦面粉的质量分数、玉米淀粉的质量分数和水的质量分数作为影响因素,并以膨化度、弹性、硬度、胶黏性和咀嚼度作为评价指标,再通过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最佳配方.最后测定产品菌落总数和感官分数以确定防腐酒的质量分数和产品保质期.
目的 研究肉类新鲜度检测方法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进展,以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食品新鲜度检测技术.方法 根据肉类腐败原理,分析冷链物流对食品新鲜度的影响,阐述目前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结论 虽然近年来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逐渐智能化,提高了检测精度,但依然存在技术检测成本高昂,针对销售环节无法做到有效监控等问题.智能标签作为一种相对成本低廉、加工方便的检测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的 研究不同钠离子强度下pH值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为低盐肉制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将羊肉肌原纤维蛋白与植物油混合匀浆得到乳状液,研究高钠(0.6 mol/L NaCl)与低钠(0.3 mol/L NaCl)条件下pH值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分层指数、粘度、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在高钠和低钠条件下,随着pH值的升高,肌原纤维蛋白乳状液的乳化活性指数、粘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P<0.05);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层指数、Zeta电位等指标分析
目的 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及特点,以下肢骨折手术中突发静脉出血为例,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应急训练领域的创新应用.方法 首先以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和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骨科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传统手术仿真训练方式在突发状况训练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手术应急训练领域的必要性.然后采用用户访谈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建立手术相关的医疗数据库,最后基于Unreal Engine 4软件开发出虚拟手术应急训练系统,并且针对可穿戴的交互设备进行创新设计.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在下肢骨折手术应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