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组合,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活动。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堂教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它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来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入虚拟的世界,更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政治道理变得形象生动,把书本知识变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应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一些看法在此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學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大多感觉思想品德学科难理解、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叙述和逼真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拓宽了知识领域和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师生的关系和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因为它的容量大,内容浓缩,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事物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3.化解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概念和原理会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大量的零碎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还是教学重点,需要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将零碎的知识归纳在一起形成缜密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音乐、图片等,既形象生动,又能轻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视频是传媒信息很好的媒介,因为它具有色彩丰富的画面和扣人心弦的音乐,生动形象,可以将教材中所描绘的知识点给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渲染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1.最优化原则。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时往往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但是这些资料不能在一堂课中全部灌输给学生,因此在进行课件设计时,要考虑最优化的问题。首先,资料选择的最优化。所选用的资料要注意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也要考虑思想品德的时政特点,尽量选用最新、最具时代特点的资料。其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课件制作应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来考虑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学媒体不能仅仅局限于呈现材料,更重要的是要在呈现材料之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所以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是思想品德教学能否深入学生内心的关键。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作为一门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社会学科,时效性较强,新课改之后,理论性明显减弱,更注重实践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要在生活中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选择的音像、图片等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利用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3.主体性原则。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课件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作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超纲。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课件的强大交互性,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符合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需要;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有人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里程中最辉煌的一段。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将为“辉煌的历程”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潜心钻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教学整合,必然给增强实效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我将不断地求索。
一、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學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大多感觉思想品德学科难理解、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叙述和逼真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拓宽了知识领域和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师生的关系和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因为它的容量大,内容浓缩,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事物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3.化解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概念和原理会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大量的零碎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还是教学重点,需要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将零碎的知识归纳在一起形成缜密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音乐、图片等,既形象生动,又能轻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视频是传媒信息很好的媒介,因为它具有色彩丰富的画面和扣人心弦的音乐,生动形象,可以将教材中所描绘的知识点给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渲染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1.最优化原则。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时往往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但是这些资料不能在一堂课中全部灌输给学生,因此在进行课件设计时,要考虑最优化的问题。首先,资料选择的最优化。所选用的资料要注意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也要考虑思想品德的时政特点,尽量选用最新、最具时代特点的资料。其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课件制作应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来考虑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学媒体不能仅仅局限于呈现材料,更重要的是要在呈现材料之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所以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是思想品德教学能否深入学生内心的关键。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作为一门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社会学科,时效性较强,新课改之后,理论性明显减弱,更注重实践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要在生活中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选择的音像、图片等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利用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3.主体性原则。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课件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作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超纲。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课件的强大交互性,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符合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需要;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有人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里程中最辉煌的一段。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将为“辉煌的历程”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潜心钻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教学整合,必然给增强实效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我将不断地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