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模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动能定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而且在相关多过程问题中,往往需要结合该定理来求解。在一个问题中,涵盖了多个不同运动性质的分过程问题,就是所谓的多过程问题。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不能够进行准确把握,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如果结合模型和动能定理来解决这类多问题,就需要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帮助学生找到突破的方向。那么如何構建模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认真审题
  这是解题的关键。在审题环节,需要将题目中一些隐藏的信息给予充分的挖掘,抓住一些关键的字眼, 如 “恰好”“最高点”“相对静止”等词语。尤其要将已知条件进行细分,该题目考察的是何种知识点?解题时有哪些限制要素?等等。只有充分的获取这些准确的信息之后,才能为后续的分析提供良好基础。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第25题如图下所示,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 37°=0.6,cos 37°=0.8)。
  通过审题得出以下的信息,对正确解题就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语句 信息解读
  弹簧原长为2R,AC=7R BC=5R
  最低点E点 E点速度恰好为零
  最高到达F点 F点速度为零
  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 D点后做平抛运动
  二、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
  多过程的问题求解的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在建模时,可以从形、链和数这三个领域来作为切入点,这里面的“数”指的是物理量。而“形”指的是将设立的物理情景以模型形式呈现出来;“链”即情景链接和条件关联,情景链接就是将多过程的物理情景分解成几个物理子过程,并将这些子过程由“数、形”有机链接起来。所谓的条件关联,也就是相关数的关联,或者是相关临界条件的关联等。在建模时,步骤为:第一步,对物体受力以及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其运动过程进行分解,得出不同过程的初始和结束态。然后将状态和过程进行对应。第二步,构建物理过程整个情境图,将运动和作用的过程,通过草图绘制。第三步,表示其中的物理过程以及对应物理量,从而将情境进行条件关联,进而完成模型构建。
  三、明确解决多个过程问题的解答步骤
  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多个过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对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明确,然后总结其运动过程:分析物体运动的特性质和特点;
  (2)分析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是恒力还是变力、做什么功;
  (3)构建物理模型;
  (4)明确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由动能定理结合各模型知识列方程求解
  例:有-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质量为m=lkg,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水平抛出,经过0.24s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问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如图所示,己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5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小物块刚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
  通过审题分析:
  1.本题可根据题意分为三个典型模型;A→C平抛运动模型、C→D圆周运动模型、最后为物块和长木板模型。
  2.画图
  3.突破难点
  (1)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要对运动过程进行综合和分解,由题目中“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问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这句话结合平抛运动竖直方向速度与合速度的关系从而求出C点中的速度。
  Vy=gt, vC=vy/sin370
  (2)通过动能定理将C点与D点运动情况连接起来,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模型的D点压力问题;
  mgR(1-cos 37°)=2(1)mvD2-2(1)mvC2 FN-mg=mVD2/R
  (3)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解决物块和长木板做功的相对位移的问题。
  mvD=(m+M)v共 —fl= 2(1)(m+M)v共2-2(1)mvD 2
  由上可知,在面对多过程问题时,其突破关键点在于:需要对基础元素模型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过程的拆卸和连接,对基础元素模型如果各个击破,此类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倒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实际背景和计算中探索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②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关键  教学
期刊
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教给孩子终生有用的东西,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培养良好的卫
期刊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能夠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能够利用器物模拟出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原理。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资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敢于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通过我国航天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从小立志,热爱祖国。  3.科学知识  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根据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语文学习促进专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场能力。笔者以《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设计为例,结合学生学情,巧用学生专业特点,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中职语文课堂设计。  关键字:教学设计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话题是“兴趣和爱好”,本单元是本模块的第一课,以“Do you collect anything?”为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展开想象与讨论。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讨论同学们间的兴趣爱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爱好的各种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有关爱好的词句,进行简单的交流。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
期刊
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时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成人,特别是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如何?作者对自己周围幼儿园的小班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调查。  一、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上,教师观念和行动存在不一致之处  调查中发现教师和保育员都认为小班的教育重点为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建立。让幼儿通过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常规的建立,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
期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
期刊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阅读能让他们的世界变大。书里藏着别人的世界,读懂一本书,孩子的世界就会拓展一些。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期。  一、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必然存在着应试、升学以及来自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有家长会认为让孩子读书是耽误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应该多教孩子能在中高考上得分的阅读、作文等技巧知识。而课外阅读的效果往往不会在短期显现出来
期刊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