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传语言的文化变迁及翻译模式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传被Ellul分成鼓动性宣传和同化性宣传(1973:61).中国宣传语言源于中国的革命文化,它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不仅体现了文化的变迁,也使得宣传语言的使用独具特色,从而引起翻译上的问题.翻译的过程即文化交流的过程,处理中国宣传中的革命语言有四个途径:解释法;中和法;直接移入法以及弱化(火药词语)法.
其他文献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出的。由于Austin的理论在其前期和后期缺乏一致性,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在批判Austin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
本文主要讨论了词典批评类型和理论构建两个问题。词典批评可以大致分为文本批评、共时-历时批评、功能批评、理论批评、媒介批评、元批评、宏观-微观批评。本文在讨论了现有
主体性作为人的基本属性,其特征体现于人在社会中的语言和文化实践之中.人通过语言表达自身,但其主体性只有通过文化才得以彰显.在文化全球化和地方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主
安徽巢湖学院外语系渊源于1978创建的巢湖师专英语教育专科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外语系经过30年的励精图治和办学积淀,英语专业已发展成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学风优良
本文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戏剧《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认为威利·洛曼走向迷失直至毁灭的根源在于他“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这种
学者们关于外语教学的学科归属有不同的观点。外语教学的单一学科定位将不利于该学科的发展。笔者认为,外语教学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多科性
本文根据Schiffrin的语篇分析理论,从社会文化语境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社会文化对汉英高校陈述语篇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文化对两种语言的高校陈述语篇的结构具有历时性和共时
两个或多个语义特征不相容的词搭配在同一组合结构中就形成了牵强搭配.牵强搭配虽然违反了逻辑语义规范,但它的出现有其认识心理和认知基础.它是人们通过跨空间映射,修正矛盾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结合英语课堂交际活动的特点分析了最佳关联性在课堂交际活动中的运用,并进一步提出说话者要达到明示就要使用语用策略,听话者运用认知语用推理获得
随着法律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法庭会话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法庭问话策略、法庭问答的互动性和叙事结构等角度进行的,而且多数都与信息有关系,因为在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