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加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涉及面。在此情况下,社会的生活,生产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状况,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特征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财税法。以恢复生产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就危机应对与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危机应对;财税法;有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D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2
一、財税法
(一)财税法的内涵
财税法不是一部法律,是所有财政法与税法的总称。财税法包含税法,两者都是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在学术上常常把财政法与税法统称为财税法。我国现行开征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
(二)财税法与财政法的区别
财税顾名思义就是财政及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则是不涉及税收法律制度,仅指财政法律制度。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为税收制度的根本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而制定和产生的,决定了税收与财政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调控手段方面,财政的调控手段与税收的调控手段在执行方式上有着根本区别。
(三)财税法的特征
财税发的特征是:公开原则。财税法中的公开原则是民主法治的内在要求,是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前提。
二、财税法在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性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有极为不利的影响。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与民众信心的缺失,使得经济形势不断地恶化。在市场经济条件运行下,国家只有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从大体上稳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是在市场机制成为整个社会资源基本的配置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调控。鉴于此,财税法的出台与调整,能够促进国家的宏观调控。要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以,应对金融危机,政府要出台政策措施来保持金融市场及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如股市政策、楼市政策、扩大内需的政策等。财税政策是政府的重要经济手段,我国政府在引导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财税政策一直作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促进经济在危机中的稳定增长
应对金融危机时,财税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财政法、税法的陆续调整与颁布,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重拾民众信心,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财税政策的有效性不断得以提高,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
(三)优化资源配置
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生产与资本之间的矛盾问题导致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次贷危机,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一场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求,合理的进行政策导向,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危机应对中,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
(一)结合国情,实事求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空前增强。经济危机一旦爆发,我们国家将因与世界的联系密切而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因自身生产力与资本之间不可调和的各种矛盾而频繁地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在不断地应对经济危机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有效应用等。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能全盘的根据西方的经验,盲目的进行应对。而应该结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实情,实事求是的应对。
(二)调整政策,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
经济危机中,因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舆论方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率的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在此情况下,国家财税法的调整,对于提高民众的应对危机的额信心,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在经济危机期间,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家财政赤字规模膨胀。其中,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增加对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的增收,而对低收入阶层民众,则采取阶梯状层级收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再如,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币值贬值,社会保障基金因而缩水,但如果为了增加社会保障基金而按照原先的税法征收的话,就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也因此不利于就业。
(三)增强债务透明度
为全方位应对经济危机,应当清查地方债务,规范地方政府借债制度,增强债务透明度,进一步将地方政府债务公开化和显性化。公开性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体现。对于财税法各项政策的调整,人民有知情权。这是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必然要求。老百姓有权获得、有权知晓一切政府公众行为,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发布、让百姓知晓。这样既能增强债务的透明度,也能增强民众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提高其应对危机的信心。
(四)培养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
在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感受到巨大破坏性的是民众。生产水平的波动,物价的高涨,工资水平较低,以及就业率的下降,导致民众的自我信心以及对社会的信心严重不足。除此之外,民众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实质上也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因此,国家财税通过集中分配一定量的资金,培养经济增长点,以财政政策影响投资结构,支持基础领域的投资,抑制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带动并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显著增加新就业岗位,为失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其次,财税法的调整,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税种、税率的变动,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其生产和工作积极性,促进就业。
(五)加强财政外交
近些年来,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中也表现出色,凭借充足的资金、良好的信誉、强劲的国际合作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我国应该把握时机,积极推动财政外交。通过财政外交宣传中国,使世界了解中国,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财政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手段,通过财政对话机制,先后和一些世界大国,德国、俄国、日本、印度等国家进行财税法政策间的对话。我国的经贸活动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较为薄弱,而以对话为特征的财政外交,则更为温和,可以增强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理解,减少双方经贸活动中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纠纷。同时,也有助于国家间的财税政策的相互沟通与借鉴学习。
四、小结
本文将就危机应对与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阐述了财税法与财政法的内涵以及彼此的区别联系。其次,通过对财税法在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性的描述,进而提出了危机应对中,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即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增强债务透明度;调整政策,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培养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加强财政外交等。财税法在应对经济危机时,能够发挥强有力的积极作用,国家与政府要极度重视并使其有效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韶明.金融危机传导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性贬值效应分析——对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转型经济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金逸.论我国财税法理念的转变——以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为中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3]胡元聪,杨丽梅.“政府责任与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4]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姜瑜,陈少英.车船税征收应体现生态意义[N].上海金融报,2010年.
关键词:危机应对;财税法;有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D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2
一、財税法
(一)财税法的内涵
财税法不是一部法律,是所有财政法与税法的总称。财税法包含税法,两者都是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在学术上常常把财政法与税法统称为财税法。我国现行开征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
(二)财税法与财政法的区别
财税顾名思义就是财政及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则是不涉及税收法律制度,仅指财政法律制度。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为税收制度的根本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而制定和产生的,决定了税收与财政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调控手段方面,财政的调控手段与税收的调控手段在执行方式上有着根本区别。
(三)财税法的特征
财税发的特征是:公开原则。财税法中的公开原则是民主法治的内在要求,是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前提。
二、财税法在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性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有极为不利的影响。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与民众信心的缺失,使得经济形势不断地恶化。在市场经济条件运行下,国家只有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从大体上稳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是在市场机制成为整个社会资源基本的配置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调控。鉴于此,财税法的出台与调整,能够促进国家的宏观调控。要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以,应对金融危机,政府要出台政策措施来保持金融市场及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如股市政策、楼市政策、扩大内需的政策等。财税政策是政府的重要经济手段,我国政府在引导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财税政策一直作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促进经济在危机中的稳定增长
应对金融危机时,财税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财政法、税法的陆续调整与颁布,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重拾民众信心,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财税政策的有效性不断得以提高,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
(三)优化资源配置
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生产与资本之间的矛盾问题导致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次贷危机,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一场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求,合理的进行政策导向,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危机应对中,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
(一)结合国情,实事求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空前增强。经济危机一旦爆发,我们国家将因与世界的联系密切而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因自身生产力与资本之间不可调和的各种矛盾而频繁地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在不断地应对经济危机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有效应用等。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能全盘的根据西方的经验,盲目的进行应对。而应该结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实情,实事求是的应对。
(二)调整政策,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
经济危机中,因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舆论方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率的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在此情况下,国家财税法的调整,对于提高民众的应对危机的额信心,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在经济危机期间,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家财政赤字规模膨胀。其中,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增加对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的增收,而对低收入阶层民众,则采取阶梯状层级收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再如,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币值贬值,社会保障基金因而缩水,但如果为了增加社会保障基金而按照原先的税法征收的话,就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也因此不利于就业。
(三)增强债务透明度
为全方位应对经济危机,应当清查地方债务,规范地方政府借债制度,增强债务透明度,进一步将地方政府债务公开化和显性化。公开性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体现。对于财税法各项政策的调整,人民有知情权。这是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必然要求。老百姓有权获得、有权知晓一切政府公众行为,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发布、让百姓知晓。这样既能增强债务的透明度,也能增强民众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提高其应对危机的信心。
(四)培养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
在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感受到巨大破坏性的是民众。生产水平的波动,物价的高涨,工资水平较低,以及就业率的下降,导致民众的自我信心以及对社会的信心严重不足。除此之外,民众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实质上也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因此,国家财税通过集中分配一定量的资金,培养经济增长点,以财政政策影响投资结构,支持基础领域的投资,抑制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带动并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显著增加新就业岗位,为失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其次,财税法的调整,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税种、税率的变动,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其生产和工作积极性,促进就业。
(五)加强财政外交
近些年来,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中也表现出色,凭借充足的资金、良好的信誉、强劲的国际合作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我国应该把握时机,积极推动财政外交。通过财政外交宣传中国,使世界了解中国,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财政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手段,通过财政对话机制,先后和一些世界大国,德国、俄国、日本、印度等国家进行财税法政策间的对话。我国的经贸活动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较为薄弱,而以对话为特征的财政外交,则更为温和,可以增强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理解,减少双方经贸活动中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纠纷。同时,也有助于国家间的财税政策的相互沟通与借鉴学习。
四、小结
本文将就危机应对与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阐述了财税法与财政法的内涵以及彼此的区别联系。其次,通过对财税法在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性的描述,进而提出了危机应对中,财税法的有效发展思路。即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增强债务透明度;调整政策,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培养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加强财政外交等。财税法在应对经济危机时,能够发挥强有力的积极作用,国家与政府要极度重视并使其有效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韶明.金融危机传导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性贬值效应分析——对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转型经济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金逸.论我国财税法理念的转变——以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为中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3]胡元聪,杨丽梅.“政府责任与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4]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姜瑜,陈少英.车船税征收应体现生态意义[N].上海金融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