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企业文化;保障体系;功能定位及构建事项
文化管理被普遍认为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管理任务,提升制造能力、实现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以文化人、以文化心”,实现从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文化落地,就是要将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实现思想落地、制度落地、行为落地、形象落地和业绩落地。在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中,开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保障体系,逐项落实企业文化的管理行动。无疑,是企业文化有效落地的有力保障,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具体体现。
所谓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是指以实现文化管理为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科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系统推进,优化企业内外环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工协作、互动参与”的方式,在需求之上建平台,通过对组织、制度、物质、队伍、传播和监控等体系模块进行设计(图一: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模型设计),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知识管理,保障企业主张实现整体的一致性,为管理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图一: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模型设计
一、构建纵横相应的组织体系,保障企业文化控制力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来负责领导与实施,行使统筹、协调、管理和监督等职责。就是要建立起一把手总体负责、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有关部门和组织相互配合实施、基层小组拓展到车间班组级的组织结构,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控制力。
第一,缔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当仁不让的首要使命。因为再优秀的管理思想也需要依靠优秀的团队去强有力的执行和实现。在此过程中,一把手对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作用显然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他必须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和第一推动者,也必须是企业文化理念的第一踐行者。第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权威性、代表性、协调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建立企业文化决策推进机构,其人员构成包括:工厂领导层、中层、员工代表及专家。第三,要设立负责企业文化职能部门。原则上,这个企业文化部门应直接对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文化推进机构负责。企业文化事关管理全局,只有强化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赋予其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间功能,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沿着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向前推进。第四,要成立基层文化建设小组,广泛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将企业文化组织保障延伸到车间班组级,开展基层文化建设。
由上可见,企业文化管理组织必须与管理组织有机并轨。要形成党、政、工、团共同推进文化管理的格局。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经验、方法和特点。行政核心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缔造者,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发展方向,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和完善企业文化重点工作。各个管理部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科学、规范、标准的流程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群团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者,通过自身优势和组织职能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广泛影响和积极作用。
二、完善管控匹配的制度体系,保障企业文化执行力。
制度是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是企业管理高效、规范的标志和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
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就是要建立融洽、竞争、有序、高效的工作规则,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管控机制,形成一套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体系,把企业文化推向日常管理,加强工厂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使企业主张得到有效落实,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一是要结合工厂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梳理和分析现有制度,深入了解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完善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二是要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年度工作会、厂长办公会、生产运行分析会、生产调度会等决策制度。三是要结合流程描述和实际业务操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公文审批、汇报请示、督察督办等基本内控制度。四是要结合部门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成本控制、工艺质量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文化管理、安全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五是要结合岗位需求、岗位价值及工作标准,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与绩效成果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六是通过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一致认可的规章、条例、规定等,从职业素养、职业礼仪、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七是进行相关制度的转标工作,切实提高管理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构建软硬结合的物质基础,保障企业文化有所依托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范围内的物质形态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和制度建设的基础。物质文化对于人的精神状态有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和资金、知识管理、开发、创新等软件,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价值理念、工作方式。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实际需要,建立企业文化投入保障机制,适时、适度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研究设计费用、企业文化标识制作安装费用、活动费用等应当列入预算,要建立完善企业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执行监督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做好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三是开发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课程、课件,编纂文化手册、企业故事、撰写企业文化方面的调查报告、论文等,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库。四是制定知识管理规范、应用、推广使用办法,指导员工在生产管理中创造、创新的知识成果进行申报及管理应用。 四、加强企业文化队伍建设,保障企业文化“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一种以团队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一种以团队价值共识为本的管理理论,其真谛是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员工文化,因此,搞文化建设,队伍是重点,必须加强职业化、专业化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构建梯次合理的队伍保障,实现企业文化“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一是要明确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以人力资源发展理念和人才理念为引领,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标,开展员工职业生涯导航,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如“小班教学”、“职工夜校”、“一帮一”、“传、帮、带”、“师徒结对子”等,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保证全员参培,完成全员学分达标和大规模人员脱产培训。四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建设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完善干部进退机制;建设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掌握现代卷烟工业技术的骨干力量;建设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评聘工作。五是建立企业文化研究队伍、内训师队伍、服务队伍。深入扎实、有声有色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大批热心企业文化事业的;靠他们的引领指导、凝聚融汇和率先垂范。要大力拓展企业文化人才培养途径,发现、培养、引进企业文化专业人才,确保企业文化有人研究、有人宣讲、人人实践。
五、构建立体传播平台,保障企业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互动性和鲜活性
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個体传递、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所谓传播保障就是要确保企业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构建立体网络传播平台,加快企业文化信息流通速度,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实现企业文化传播多样性、互动性和鲜活性。一是宣传教育载体传播,发挥报刊、网站、信息简报、橱窗展版、LED屏等多种宣传教育载体的不同优势,构建多元化的宣传教育平台,自上而下,因地制宜,全面宣贯。二是管理干部行为传播。管理干部通过实施生产、日常管理去实践公司核心价值观,为员工做出表率。三是文化故事传播,广泛开展企业文化故事、漫画征集,集结编撰企业文化故事,紧扣核心价值观进行评比,使干部员工从中受到教育,自觉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四是先进人物传播。选树先进典型,开展事迹报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五是体验式传播,通过开展企业文化互动体验、团队训练、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文化实践活动,让员工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体验文化的内涵,从内心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六是仪式传播,通过表彰会、颁奖仪式、授牌仪式、大型活动仪式等,提升员工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率。七是环境传播,通过VI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视听走廊建设进行传播。
六、完善企业文化监控机制,保障企业文化有效推进
企业文化、价值观很重要,不会有人有异议,但实行企业文化、价值观“一票否决”的企业微乎其微。在文化管理过程中,既定理念的贯彻落实与否,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企业文化监控机制是企业文化有效推进的关键性保障,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运用有利于企业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监控机制,进行监督、审核、测评等,保障企业文化有效推进。一是必须分别设定理念匹配性审核的环节。审核对象包括企业内部起草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政策和方案,特别是与广大员工有关的薪酬福利政策、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绩效管理办法等。总之,必须达成一个共识,任何制度、方案,只要不符合企业既定的理念、不符合基本规则、会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破坏作用,必须毫不犹豫地限制出台。二是运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成果进行调查评估,总结企业文化阶段性工作的经验得失,明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三是在明确管理者行为准则和管理者企业文化职责的基础之上,实施价值观测评和履职状况考核,合理设计相应的考核维度和考核指标。结果类指标,如所辖团队成员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和践行度,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过程类指标,如所辖团队开展或参与企业文化培训、活动等的积极程度和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四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引入效能监察手段。
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文化发展的历程,企业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导向、约束、激励、辐射等功能,最终实现文化管理,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位员工,先进的文化理念才能得以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果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文化管理被普遍认为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管理任务,提升制造能力、实现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以文化人、以文化心”,实现从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文化落地,就是要将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实现思想落地、制度落地、行为落地、形象落地和业绩落地。在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中,开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保障体系,逐项落实企业文化的管理行动。无疑,是企业文化有效落地的有力保障,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具体体现。
所谓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是指以实现文化管理为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科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系统推进,优化企业内外环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工协作、互动参与”的方式,在需求之上建平台,通过对组织、制度、物质、队伍、传播和监控等体系模块进行设计(图一: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模型设计),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知识管理,保障企业主张实现整体的一致性,为管理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图一: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模型设计
一、构建纵横相应的组织体系,保障企业文化控制力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来负责领导与实施,行使统筹、协调、管理和监督等职责。就是要建立起一把手总体负责、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有关部门和组织相互配合实施、基层小组拓展到车间班组级的组织结构,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控制力。
第一,缔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当仁不让的首要使命。因为再优秀的管理思想也需要依靠优秀的团队去强有力的执行和实现。在此过程中,一把手对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作用显然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他必须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和第一推动者,也必须是企业文化理念的第一踐行者。第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权威性、代表性、协调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建立企业文化决策推进机构,其人员构成包括:工厂领导层、中层、员工代表及专家。第三,要设立负责企业文化职能部门。原则上,这个企业文化部门应直接对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文化推进机构负责。企业文化事关管理全局,只有强化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赋予其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间功能,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沿着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向前推进。第四,要成立基层文化建设小组,广泛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将企业文化组织保障延伸到车间班组级,开展基层文化建设。
由上可见,企业文化管理组织必须与管理组织有机并轨。要形成党、政、工、团共同推进文化管理的格局。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经验、方法和特点。行政核心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缔造者,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发展方向,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和完善企业文化重点工作。各个管理部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科学、规范、标准的流程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群团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者,通过自身优势和组织职能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广泛影响和积极作用。
二、完善管控匹配的制度体系,保障企业文化执行力。
制度是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是企业管理高效、规范的标志和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
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就是要建立融洽、竞争、有序、高效的工作规则,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管控机制,形成一套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体系,把企业文化推向日常管理,加强工厂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使企业主张得到有效落实,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一是要结合工厂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梳理和分析现有制度,深入了解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完善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二是要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年度工作会、厂长办公会、生产运行分析会、生产调度会等决策制度。三是要结合流程描述和实际业务操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公文审批、汇报请示、督察督办等基本内控制度。四是要结合部门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成本控制、工艺质量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文化管理、安全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五是要结合岗位需求、岗位价值及工作标准,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与绩效成果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六是通过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一致认可的规章、条例、规定等,从职业素养、职业礼仪、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七是进行相关制度的转标工作,切实提高管理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构建软硬结合的物质基础,保障企业文化有所依托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范围内的物质形态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和制度建设的基础。物质文化对于人的精神状态有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和资金、知识管理、开发、创新等软件,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价值理念、工作方式。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实际需要,建立企业文化投入保障机制,适时、适度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研究设计费用、企业文化标识制作安装费用、活动费用等应当列入预算,要建立完善企业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执行监督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做好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三是开发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课程、课件,编纂文化手册、企业故事、撰写企业文化方面的调查报告、论文等,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库。四是制定知识管理规范、应用、推广使用办法,指导员工在生产管理中创造、创新的知识成果进行申报及管理应用。 四、加强企业文化队伍建设,保障企业文化“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一种以团队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一种以团队价值共识为本的管理理论,其真谛是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员工文化,因此,搞文化建设,队伍是重点,必须加强职业化、专业化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构建梯次合理的队伍保障,实现企业文化“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一是要明确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以人力资源发展理念和人才理念为引领,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标,开展员工职业生涯导航,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如“小班教学”、“职工夜校”、“一帮一”、“传、帮、带”、“师徒结对子”等,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保证全员参培,完成全员学分达标和大规模人员脱产培训。四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建设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完善干部进退机制;建设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掌握现代卷烟工业技术的骨干力量;建设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评聘工作。五是建立企业文化研究队伍、内训师队伍、服务队伍。深入扎实、有声有色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大批热心企业文化事业的;靠他们的引领指导、凝聚融汇和率先垂范。要大力拓展企业文化人才培养途径,发现、培养、引进企业文化专业人才,确保企业文化有人研究、有人宣讲、人人实践。
五、构建立体传播平台,保障企业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互动性和鲜活性
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個体传递、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所谓传播保障就是要确保企业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构建立体网络传播平台,加快企业文化信息流通速度,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实现企业文化传播多样性、互动性和鲜活性。一是宣传教育载体传播,发挥报刊、网站、信息简报、橱窗展版、LED屏等多种宣传教育载体的不同优势,构建多元化的宣传教育平台,自上而下,因地制宜,全面宣贯。二是管理干部行为传播。管理干部通过实施生产、日常管理去实践公司核心价值观,为员工做出表率。三是文化故事传播,广泛开展企业文化故事、漫画征集,集结编撰企业文化故事,紧扣核心价值观进行评比,使干部员工从中受到教育,自觉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四是先进人物传播。选树先进典型,开展事迹报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五是体验式传播,通过开展企业文化互动体验、团队训练、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文化实践活动,让员工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体验文化的内涵,从内心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六是仪式传播,通过表彰会、颁奖仪式、授牌仪式、大型活动仪式等,提升员工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率。七是环境传播,通过VI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视听走廊建设进行传播。
六、完善企业文化监控机制,保障企业文化有效推进
企业文化、价值观很重要,不会有人有异议,但实行企业文化、价值观“一票否决”的企业微乎其微。在文化管理过程中,既定理念的贯彻落实与否,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企业文化监控机制是企业文化有效推进的关键性保障,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运用有利于企业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监控机制,进行监督、审核、测评等,保障企业文化有效推进。一是必须分别设定理念匹配性审核的环节。审核对象包括企业内部起草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政策和方案,特别是与广大员工有关的薪酬福利政策、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绩效管理办法等。总之,必须达成一个共识,任何制度、方案,只要不符合企业既定的理念、不符合基本规则、会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破坏作用,必须毫不犹豫地限制出台。二是运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成果进行调查评估,总结企业文化阶段性工作的经验得失,明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三是在明确管理者行为准则和管理者企业文化职责的基础之上,实施价值观测评和履职状况考核,合理设计相应的考核维度和考核指标。结果类指标,如所辖团队成员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和践行度,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过程类指标,如所辖团队开展或参与企业文化培训、活动等的积极程度和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四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引入效能监察手段。
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文化发展的历程,企业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导向、约束、激励、辐射等功能,最终实现文化管理,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位员工,先进的文化理念才能得以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果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