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成药的方阵中,名为“茶调”的方子不多。既为散剂,何以“茶调”?根据川芎茶调散的制剂,是“细末”,用法是“食后,清茶调下”。剂型是散剂,而服药时却用茶叶泡汤服下,乃是取苦寒清上而降下之性。茶叶具有上清风热之功,又有引热下行之力,且又能制约风药过燥之弊。有了这么一味苦寒的茶汤,散剂中的芎、羌、荆、防、白芷等辛温之药,外散风寒,内通经络,就不会出现温燥伤阴的毛病。所以原文在“清茶调下”后,云“常服清头目”。
〖组成〗薄荷叶400克,川芎、荆芥各200克、细辛50克,防风5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100克。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型头痛、鼻塞等。
〖用法〗丸剂,每次3~6克,一日2次,饭后清茶送服;袋泡剂,每次1~2包,一日2~3次,开水浸泡15分钟,口服浸出液。
〖说明〗孕妇慎服,气血亏虚或肝阳上亢之头痛不宜服用。
〖出处〗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王孙思邈与川芎>
相传,药王孙思邈到四川青城山采药,在混元顶青松林休息时,发现一只雌鹤,带着几只小鹤在小河中嬉戏,不一会儿便低下头来不断地哀鸣,两腿颤抖,翅膀下垂,原来雌鹤生病了。药王一见此状,便带着徒弟去看个究竟,雌鹤在巢内发出呻吟声。过一会儿,看见从混元顶飞来几只白鹤,从它们嘴中掉下几片叶子,像红萝卜似的,药王叫徒弟收藏起来。第二天,他们又见白鹤从混元顶飞来,嘴里又掉下几朵小白花,他们都拣起来保存好。原来白鹤是在给病鹤衔药草治病。没过几天,此鹤病就好了,又带着小鹤在水中嬉戏。药王看到此景,就带着徒弟到混元顶采集这种草药,经过品尝和试验,发现这种草药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药王给这种药起名叫川芎。
川芎茶调散的主要作用是疏风止痛,是治疗偏正头痛的代表方子。考川芎茶调散所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显系久寒外袭所致;又云:“伤风壮热,肢体烦痛,肌肉蠕动,膈热痰盛”,这是痰热内阻,风邪外闭之证;后云:“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由此可知,此方以疏风解表为主,川芎辛温走窜,通经达络,专入少阳、厥阴二经,疏散少阳之风、搜涤厥阴伏风为其专长。李东垣说“川芎为头痛必用之药”,配羌活可散太阳之风,配白芷可散阳明之风,配柴胡可散少阳之风,若三味配伍,可治疗三阳经之正偏头痛,为后世医家常用的配伍。
<品尝川芎>
川芎,本名芎藭,因四川产量多,质量好,故俗称川芎。
川芎,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御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凡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胸腹痛、痛经、外伤性组织损伤疼痛、颈肩痛、腰背痛、关节痛等,均可选用川芎治之。
近年来,川芎的应用非常广泛,最常用于心绞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中风恢复期、脑缺血等。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解痉、抗放化疗副作用等功效。
笔者常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寒湿性头痛,只是改为汤剂服用。除依六经使用引经药外,凡寒性头痛,加苏叶、生姜;湿性头痛,加苍术、藁本;瘀血头痛,加茺蔚子、赤芍;若伴有鼻塞流涕,必加辛夷、苍耳子;因风寒所致的顽固性头痛,要加全蝎、蜈蚣,方能起效。
另据报道,川芎茶调散还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荨麻疹、鼻息肉、耳源性眩晕、面神经麻痹等。但必须排除阴虚证、实热证,方可循证选用。不可凡是头痛,一概用之。
〖组成〗薄荷叶400克,川芎、荆芥各200克、细辛50克,防风5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100克。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型头痛、鼻塞等。
〖用法〗丸剂,每次3~6克,一日2次,饭后清茶送服;袋泡剂,每次1~2包,一日2~3次,开水浸泡15分钟,口服浸出液。
〖说明〗孕妇慎服,气血亏虚或肝阳上亢之头痛不宜服用。
〖出处〗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王孙思邈与川芎>
相传,药王孙思邈到四川青城山采药,在混元顶青松林休息时,发现一只雌鹤,带着几只小鹤在小河中嬉戏,不一会儿便低下头来不断地哀鸣,两腿颤抖,翅膀下垂,原来雌鹤生病了。药王一见此状,便带着徒弟去看个究竟,雌鹤在巢内发出呻吟声。过一会儿,看见从混元顶飞来几只白鹤,从它们嘴中掉下几片叶子,像红萝卜似的,药王叫徒弟收藏起来。第二天,他们又见白鹤从混元顶飞来,嘴里又掉下几朵小白花,他们都拣起来保存好。原来白鹤是在给病鹤衔药草治病。没过几天,此鹤病就好了,又带着小鹤在水中嬉戏。药王看到此景,就带着徒弟到混元顶采集这种草药,经过品尝和试验,发现这种草药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药王给这种药起名叫川芎。
川芎茶调散的主要作用是疏风止痛,是治疗偏正头痛的代表方子。考川芎茶调散所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显系久寒外袭所致;又云:“伤风壮热,肢体烦痛,肌肉蠕动,膈热痰盛”,这是痰热内阻,风邪外闭之证;后云:“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由此可知,此方以疏风解表为主,川芎辛温走窜,通经达络,专入少阳、厥阴二经,疏散少阳之风、搜涤厥阴伏风为其专长。李东垣说“川芎为头痛必用之药”,配羌活可散太阳之风,配白芷可散阳明之风,配柴胡可散少阳之风,若三味配伍,可治疗三阳经之正偏头痛,为后世医家常用的配伍。
<品尝川芎>
川芎,本名芎藭,因四川产量多,质量好,故俗称川芎。
川芎,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御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凡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胸腹痛、痛经、外伤性组织损伤疼痛、颈肩痛、腰背痛、关节痛等,均可选用川芎治之。
近年来,川芎的应用非常广泛,最常用于心绞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中风恢复期、脑缺血等。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解痉、抗放化疗副作用等功效。
笔者常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寒湿性头痛,只是改为汤剂服用。除依六经使用引经药外,凡寒性头痛,加苏叶、生姜;湿性头痛,加苍术、藁本;瘀血头痛,加茺蔚子、赤芍;若伴有鼻塞流涕,必加辛夷、苍耳子;因风寒所致的顽固性头痛,要加全蝎、蜈蚣,方能起效。
另据报道,川芎茶调散还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荨麻疹、鼻息肉、耳源性眩晕、面神经麻痹等。但必须排除阴虚证、实热证,方可循证选用。不可凡是头痛,一概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