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19年5月83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3例TTP患者中,男27例、女56例,中位年龄39(10~68)岁。41例(49.4%)表现为五联征,79例(95.2%)表现为三联征。78.0%(46/59)患者PLASMIC评分≥6分。10例行TTP基因检测,5例TTP基因突变。10例在血浆置换(PEX)前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检测,9例ADAMTS13活性<10%。83例患者均接受PEX/血浆输注(PI)+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35例联合利妥昔单抗和(或)免疫抑制剂。中位随访34(1~167)个月,总体有效率为81.9%,缓解率为63.9%,复发率为(35.7±7.1)%,3年总生存(OS)率为(78.6±4.6)%。单用PEX/PI+糖皮质激素组有效率(72.9%对94.3%,P=0.019)、OS率[(63.8±7.5)%对(94.3±3.9)%,χ2=8.450,P=0.004]低于联合利妥昔单抗和(或)免疫抑制剂组。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高龄(HR=1.111,95%CI 1.044~1.184,P=0.001)、高ALT/AST比值(HR=1.353,95%CI 1.072~1.708,P=0.011)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TTP患者多以三联征起病,可伴ADAMTS13活性下降。PEX/PI+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提高OS率。高龄和高ALT/AST比值患者预后欠佳。

其他文献
期刊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睡眠障碍是缺血性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增高卒中复发风险并严重影响患者转归。文章就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分类和发生机制、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卒中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以及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认识。
目的评估一期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接受一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评估出院和随访时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结果共纳入16例接受一期血管内治疗的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49.5±17.2)岁;5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3例世界神经外科
无症状脑小血管病是颅内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系列影像和病理综合征,因缺乏临床可识别的卒中症状而得名,其影像学特征主要为脑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腔隙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转归。文章就无症状脑小血管病与脑出血患者转归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激活与募集结构域8(caspase activation and recruitment domain 8, CARD8)基因rs2043211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卒中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LAA卒中患者并进行基因分型。按照不同
期刊
目的探讨抗CD19 CAR-T细胞治疗达深度缓解后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抗CD19 CAR-T细胞治疗达深度缓解后序贯allo-HSCT难治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23.5(10~31)岁,其中难治急性B淋巴细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对伴骨髓侵犯的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比较POD24与非POD24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正规治疗的伴骨髓侵犯的SMZL患者,选取随访时间足以对POD24进行判断的患者(排除因非进展因素发生死亡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入组患者106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