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上海)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anhua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与消化道癌筛查理念的发展与普及,磁控胶囊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凸显。近几年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磁控胶囊胃镜与优化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制定相关指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指南以临床证据为依托,充分征询专家意见,对磁控胶囊胃镜的定义和诊断准确性、应用人群、技术优化、检查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出陈述推荐,并评估其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以期更好地指导磁控胶囊胃镜的规范化应用和科学化创新,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其他文献
SLE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SL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声带麻痹(VCP)是其罕见并发症,目前仅有少数病例报道,部分患者以VCP起病,容易漏诊。本文报告1例SLE合并VCP的病例。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一种以皮肌炎典型皮损为主要表现,至少6个月或更长时间没有肌炎表现或者肌肉磁共振、肌电图等实验室检查轻度异常的一种疾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相关CADM临床症状以皮肤、肺受累较为多见,心脏受累较少。本文报道1例抗MDA5抗体相关CADM合并重症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例。
黑热病可误诊为结缔组织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存在免疫学异常,易漏诊、误诊。本文报告1例本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误诊为SLE的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长期间断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免疫球蛋白(Ig)G升高、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影像学提示肝大、巨脾、多发淋巴结肿大,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不佳。询问流行病学史,反复骨髓穿刺及活检吞噬细胞可见利杜体,确诊为黑热病,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预后良好。
pSS是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外分泌腺、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IL-27是一种多效型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炎症和抑制炎症的双重功能,在T细胞、B细胞免疫反应等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pSS中有关细胞因子所致免疫系统异常活化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综述主要介绍IL-27与pSS相关的研究,为理解pSS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IL-27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主要由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p28组成,通过结合IL-27受体(IL-27R)激活了JAK/STAT和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促炎和抗炎双重作用,参与了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L-27与SLE、RA、SSc、SS等密切相关,本综述主要阐述IL-27的生物学特点、功能及其在常见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共同调控,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多项研究表明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存在B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及各亚型HDACs表达水平改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对多种自身免疫病及恶性肿瘤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主要就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自身免疫病B细胞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肠黏膜屏障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在调节机体稳态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支持zonulin途径、肠道菌群以及Toll样受体可作为其调节机制,在病理情况下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破坏免疫稳态造成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将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机制及其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寻潜在的治疗靶点。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病,发病机制大多不明确。外泌体是直径在30~100nm的囊泡,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参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外泌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可为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将近年来外泌体在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成年人发病为主,儿童患者少见。白塞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其临床表现与单独患白塞病的患者有所区别,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染色体和免疫反应异常是参与二者共同发病的重要机制。本文就白塞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