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变化特征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2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

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确诊的萎缩型NAION患者(发病时间>3个月)18例(18眼)。另选取眼部检查正常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2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AngioVue OCT血管成像系统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视盘及其血流成像、黄斑区血流成像及黄斑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扫描,测量视盘周围神经纤维(pRNFL)厚度、GCC厚度和整个平面视网膜血流密度(wiVD),包括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视乳头旁的RPC血流密度(ppVD)、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及黄斑中心凹旁血流密度(pfVD)。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各血流参数对NAION发病、GCC等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上下部分ppVD与pRNFL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ION组pRNFL厚度、RPC wiVD、ppVD明显较低(t=-6.567、-6.958、-6.668,P<0.001),SCP wiVD、DCP wiVD及GCC厚度亦明显较低(t=-6.226、-2.760、-6.34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ION发病与ppVD相关(b=0.502,OR=1.653,P=0.04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ION患者的LogMAR BCVA与SCP wiVD相关(b=-0.726,P=0.003),pRNFL厚度与ppVD相关(b=0.883,P=0.001)。上半部分的pRNFL厚度与上半部分ppVD呈正相关(r=0.946,P<0.001),下半部分的pRNFL厚度与下半部分ppVD呈正相关(r=0.680,P=0.031)。

结论:

病程>3个月的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大血管附近血流显著减少。NAION患眼ppVD越稀疏,NAION发病可能性越大,pRNFL相对越薄;SCP wiVD越稀疏,NAION患眼的视力相对越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眼表状况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67例(83眼),评价术前及术后1、2、3个月的眼表症状指数评分(OSDI)、裂隙灯显微镜下睑缘形态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光学相关
期刊
目的:采用2种不同干眼检查设备评估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泪膜质量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共计118例,选取右眼数据用于统计。年龄8~18(11.8±2.5)岁。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患者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3、6个月的泪河高度(TMH)、非侵入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
目的:分析眼球摘除、眼内容物剜除、眶内容物剜除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眼球摘除、眼内容物剜除、眶内容物剜除术的676例(676眼)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37例,女239例;年龄7个月~90岁,分析其原因及分布情况,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在676例患者中眼球摘除术230例,占34.0%;眼内容物剜除术426例,占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