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脑电采集中事件时点精密同步记录系统的设计

来源 :传感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是一种大脑因外界刺激施加而产生的脑电诱发电位.该电位与刺激之间存在严格的锁时关系,在记录脑电数据的同时还需要精准的记录下刺激发生的时点.目前的无线脑电采集系统中,事件传输过程的延时和延时抖动问题难以解决,导致系统事件同步记录的时间精度无法得到保证,阻碍了相关临床研究和脑机接口工程实现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通用微处理器的方案:先将刺激事件通道从脑电数据采集通道中独立出来以不同信道传输并设计底层低延时的通信协议,再通过采集器软硬件联合保障系统固定延时,最终以无线接收端时钟为基准,通过延时回溯标记事件对应时点以获得高精度事件时点同步.软硬件在环测试表明,该方案能够达到±10μs的事件同步精度,满足科研级无线脑电采集的事件同步精度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复杂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警方式以静态为主,较为单一的问题,构建基于时空大数据及无线传感网络的复杂气象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复杂气象时空大数据的传输,采用序列标注法和条件随机场模型,定向抽取所需复杂气象信息作为风险预警限值.其次将13种复杂气象因子依据预警等级及预警限值划分,计算不同等级复杂气象因子实测值隶属度函数,通过单因子权重确定综合权重.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模糊合成法、预警分值法和概率分析法,根据权重获取复杂气象总风险值,最后采用隶属法结合风险值确定复杂气象综合预警等级,构建复杂气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的最小二乘法节点定位误差大、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改进鲸鱼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与定位模型相结合的研究策略.首先阐述了无线传感的节点定位模型,其次在鲸鱼算法种群初始化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提高初始位置多样性,对包围捕食行为中的参数采用非线性和自适应策略避免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在迭代搜索过程中利用二次插值法缓解鲸鱼位置多样性衰减问题,最终达到较好的位置搜索效果,最后将改进后的鲸鱼算法求解节点定位目标函数最优值.仿真实验
以IDT/(002)ZnO/SiO2/Si多层结构的声表面波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单对叉指的三维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了不同的ZnO膜厚对SAW器件所激发瑞利波的相速度、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及SiO2膜厚与SAW器件频率温度系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热氧化、射频磁控溅射以及光刻工艺在Si衬底上分别制备SiO2膜、ZnO膜和IDT,制备了三组不同ZnO膜厚的延迟线型SAW器件.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ZnO薄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ZnO薄膜具有良好的(002)晶体取向以及良好的结晶质量.采用矢量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级联故障模型主要侧重于节点容量对网络性能的研究,忽略了链路容量的影响,从而导致流量指标无法正确反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特征.鉴于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受节点容量和链路容量限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级联故障模型.首先,根据新的流量指标“方向介数”重新定义了网络负载;其次,通过构建网络级联抗毁性模型,使故障节点可在一定时间延迟后从故障状态恢复.最后,提出了一种路由恢复机制,可以有效改善网络级联故障的抗毁性,并进行了仿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帮助故障网络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使网络状态更加
针对传统光纤传感器网络节点空洞修复算法存在感知半径较低、距离阈值较短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引力约束的光纤传感器网络节点空洞修复算法.引入IVFA-B(Intensity-based Virtual Force AlgorithmWith Boundary Forces,IVFA-B)算法中的虚拟引力模型,分析异构网格中实现最大覆盖时两种异构节点感知半径的关系以及节点之间的最佳距离.将最佳距离和虚拟引力算法中的最佳距离阈值相结合,提供对异构网络的适应度,同时将节点移动概率引入节点移动距离公式中,实现光纤传感
多数DV-HOP定位算法没有考虑锚节点分布的不均匀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跳距修正的DV-HOP定位算法(Hop-distance-Corrected DV-HOP,HDCD).基于锚节点的分布特性,HDCD算法通过全局锚节点信息对跳距进行修正.并考虑未知节点局部锚节点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对未知节点的测距进行修正,降低测距误差.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未知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DV-HOP算法,HDCD算法降低定位误差.在锚节点分布不均匀的环境下,HDCD算法仍能够获取较高的定位
近年来,由于柔性传感器可以拉伸、压缩、弯曲,以及能够无隙贴覆在非平整被测物表面的特点,使其在穿戴电子、智能机器人、健康检测、仿生电子皮肤、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柔性传感器研制中的技术性突破,特别是基底敏感材料和敏感结构的优化升级,并重点阐述了基于碳纳米管(CNTs)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柔性传感器,包括传统的接触式和新兴的非接触式柔性传感器,然后简略介绍了对柔性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和应用场景,最后针对应用需求并结合已有研发成果的优缺点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文章以灌封型速度传感器在研发阶段的可靠性极限试验结果为分析源头,通过对完成极限试验的样品进行X-ray及解剖分析,确认极限环境下存在灌封材料热应力不平衡问题,进而导致器件焊点开裂.通过有限元分析、温度变化试验模拟,在快速温变过程中,灌封材料内部的热应力超过焊点强度极限.通过仿真分析,确定提升产品耐快温变环境的方向;通过应力计算,细化产品优化方案.完成样机研制及验证,确认热应力平衡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从而提升极限环境下的产品可靠性.
用机器人主动嗅觉来自动寻找和定位毒气泄漏、火灾等气味源在防灾、反恐、探险等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室内环境中机器人气味源定位方法对于策略切换阈值敏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机器人气味源搜索的风向人工生态系统优化算法WAEO.该方法将机器人看作生产者、消费者或者分解者,通过三者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算法的优化,使算法在劣势初始位置时依旧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考虑到气味源扩散的特点设计了离散风向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增加了追风者角色,从全局和个体维度引入风向信息和层次化利用风向信息.通过与两种常见粒子群算法的对比实
电力变压器是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多采用图像或侵入式传感测量的方式,本文设计了变压器声纹采集装置、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基于迁移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识别模型.首先,采集并预处理变压器噪声信号,对分帧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特征提取,获得声纹特征向量,然后,输入迁移学习算法模型,实现变压器直流偏磁、过负荷、以及绕组变形等8种工况的智能识别诊断,最后,设计声纹特征数据库建立方法,采集变压器运行声学样本,对声纹识别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通过数据集对比测试和变电站部署应用,验证了算法模型的识别准确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