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一个科学、理性、有特色的教学体系,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目前还是以通用英语为主。因此,构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来说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背景,在需求分析、建构主义和专门用途英语等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教育学、语言学、 特殊用途英语、外语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系统论、建构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分析法及案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材选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结合有关专业英语的研究现状和部分研究成果,探索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初步构建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而建构一套适合我区同类高等医学院校实际情况的大学英语课程ESP教学改革方案及教学体系,即大学公共英语——大学医学学术英语——医学专业英语相结合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英语ESP教学体系,实现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从基础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的体系化教学,实现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为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的目的,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应扮演的角色,体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宗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相关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指导作用。
一、研究主要内容及实施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为实践院校,选取201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材选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 ,实施“大学英语 大学医学学术英语 医学专业英语”的英语教学,使我校的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初步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
研究内容包括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选编等方面的研究及改革,具体如下: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专门用途英语等关于理论,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能力层次进行英语的学习,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改革调整了本科阶段第四、五、六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第四学期快班学生全面开始进行医学英语专业英语的学习,包括精读课和视听说课,分别进行基础医学英语和医学英语视听说的学习;普班仍按照原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第五、六学期,学生按照各自专业的划分进行相应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如临床专业进行临床医学英语课程的学习,预防专业进行公卫医学英语课程的学习等。 医学学术英语课包括医学英语听力、医学英语泛读、医学英语写作等,将医学学术英语课程与医学专业英语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大学英语及医学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有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包头医学院大学英语采用分级教学 多媒体 自主学习 网络应用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分级教学,按照学生能力层次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教材的采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师资的配备。
大学英语阶段第一及第二学年(即大一,大二)根据专业,授课安排,学能测评考核进行分级教学,实行小班授课,第二学年下半学期(即大二下半学期)对快班学生开展基础医学英语及学术英语课程,大学专业英语阶段(大三)二次分级,按专业划分,实行两个班合班上课。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同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优秀部分,可使学生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中自主学习以课下进行在网络学习中心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内容,辅以适当监督及成绩,网络应用学习以在智能手机客户端下载应用程序,FIF口语学习及习作练习。医学英语的学科专业性非常强,结合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以使语言 专业的专业英语学习达到更佳教学效果。
因此,我校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学习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将关于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大量相关课本内容及音频资料全部上传至自主学习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做到了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真正提高。
3.成绩评估及评价方式。大学专业英语课程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大学英语课程的成绩评估包括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两次机考和自主学习、期末考试四部分,分别占总评的20%、20%、10%、50%。专业英语课程的评估按学期划分,第4学期(快班)的评估内容同于大学英语课程,第五及第六学期的評估内容包括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课堂小型写作测试等)和期末考试,分别占总评的30%和70%。其中形成性评估是平时表现,终结性评估主要是期末考试的成绩。期末考试试题中约30%左右的测试材料选自泛读教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这种成绩评估方式的改革对学生大学英语及医学英语的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4.教材改革。选用符合学生层次能力并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和大学专业英语配套教材,将选用优质大学英语教材和选用自主编写大学专业英语教材相结合。快班学生从第4学期开始使用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精读和听力课分别更换为基础医学英语教程和医学英语视听说;第4和第5学期学生按照专业特点今进行二次分班上课,不同专业选用不同的专业英语教材。
二、研究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略写)
通过对需求分析、建构主义和专门用途英语等理论的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大学英语改革的实证性研究,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有效推进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下陈旧的、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更新不利于教学提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师加紧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进而有效激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满足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需求。
构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的研究,构建满足学习者要求和社会对医学专业要求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将实现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从基础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的体系化教学,实现英语教学为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的目的,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应扮演的角色,体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宗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对国内同类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相关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2-28.
【作者简介】赵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外语系。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016年“外语研究专项” ——“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的实证性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WYZX2016-07。
本研究以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背景,在需求分析、建构主义和专门用途英语等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教育学、语言学、 特殊用途英语、外语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系统论、建构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分析法及案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材选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结合有关专业英语的研究现状和部分研究成果,探索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初步构建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而建构一套适合我区同类高等医学院校实际情况的大学英语课程ESP教学改革方案及教学体系,即大学公共英语——大学医学学术英语——医学专业英语相结合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英语ESP教学体系,实现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从基础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的体系化教学,实现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为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的目的,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应扮演的角色,体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宗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相关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指导作用。
一、研究主要内容及实施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为实践院校,选取201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材选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 ,实施“大学英语 大学医学学术英语 医学专业英语”的英语教学,使我校的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初步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
研究内容包括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选编等方面的研究及改革,具体如下: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专门用途英语等关于理论,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能力层次进行英语的学习,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改革调整了本科阶段第四、五、六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第四学期快班学生全面开始进行医学英语专业英语的学习,包括精读课和视听说课,分别进行基础医学英语和医学英语视听说的学习;普班仍按照原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第五、六学期,学生按照各自专业的划分进行相应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如临床专业进行临床医学英语课程的学习,预防专业进行公卫医学英语课程的学习等。 医学学术英语课包括医学英语听力、医学英语泛读、医学英语写作等,将医学学术英语课程与医学专业英语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大学英语及医学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有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包头医学院大学英语采用分级教学 多媒体 自主学习 网络应用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分级教学,按照学生能力层次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教材的采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师资的配备。
大学英语阶段第一及第二学年(即大一,大二)根据专业,授课安排,学能测评考核进行分级教学,实行小班授课,第二学年下半学期(即大二下半学期)对快班学生开展基础医学英语及学术英语课程,大学专业英语阶段(大三)二次分级,按专业划分,实行两个班合班上课。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同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优秀部分,可使学生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中自主学习以课下进行在网络学习中心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内容,辅以适当监督及成绩,网络应用学习以在智能手机客户端下载应用程序,FIF口语学习及习作练习。医学英语的学科专业性非常强,结合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以使语言 专业的专业英语学习达到更佳教学效果。
因此,我校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学习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将关于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大量相关课本内容及音频资料全部上传至自主学习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做到了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真正提高。
3.成绩评估及评价方式。大学专业英语课程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大学英语课程的成绩评估包括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两次机考和自主学习、期末考试四部分,分别占总评的20%、20%、10%、50%。专业英语课程的评估按学期划分,第4学期(快班)的评估内容同于大学英语课程,第五及第六学期的評估内容包括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课堂小型写作测试等)和期末考试,分别占总评的30%和70%。其中形成性评估是平时表现,终结性评估主要是期末考试的成绩。期末考试试题中约30%左右的测试材料选自泛读教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这种成绩评估方式的改革对学生大学英语及医学英语的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4.教材改革。选用符合学生层次能力并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和大学专业英语配套教材,将选用优质大学英语教材和选用自主编写大学专业英语教材相结合。快班学生从第4学期开始使用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精读和听力课分别更换为基础医学英语教程和医学英语视听说;第4和第5学期学生按照专业特点今进行二次分班上课,不同专业选用不同的专业英语教材。
二、研究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略写)
通过对需求分析、建构主义和专门用途英语等理论的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大学英语改革的实证性研究,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有效推进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下陈旧的、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更新不利于教学提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师加紧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进而有效激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满足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需求。
构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的研究,构建满足学习者要求和社会对医学专业要求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将实现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从基础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的体系化教学,实现英语教学为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的目的,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应扮演的角色,体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宗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对国内同类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相关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2-28.
【作者简介】赵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外语系。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016年“外语研究专项” ——“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体系的实证性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WYZX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