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当·斯密问题”看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自然的探讨,可以在科学和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展开,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对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从哲学的立场来看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二者之间应该而且必然是融合的,但从科学的立场看来,情形却完全相反。本文试图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解决的可能性。
  关键词:科学;哲学;“亚当·斯密问题”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77-03
  一、“亚当·斯密问题”及其折射出的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状
  早在两百多年前,被誉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先生创作了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在这两部著作中,斯密分别从人的利他心和利己心出发,阐释了在伦理学领域人们的行事规范以及在经济学领域人们的谋利行为。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在研究这两部著作时发现:在斯密早起创作的《道德情操论》中,他把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归结于同情,同时认为在社会领域中,同情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而在斯密后来创作的《国富论》中,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则把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于自私,认为利己才是人们的天性,追求自利也并非就是不道德的事情。由此他们认为在斯密的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他本人也从之前利他的理论转向了后来利己的理论,斯密的学术思想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是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从此以后,几乎所有人在论及斯密的著作和思想时,都把他看成是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而这几乎成了研究亚当·斯密的传统“信条”。
  从“亚当·斯密问题”直接反映出来的现实是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关系的疏离。在斯密看来,个人即使从利己的动机出发去进行经济活动,最终也能产生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效果,促进社会进步。而斯密的后继者们则充分发挥了斯密在《国富论》中的“经济人”思想,不断剔除经济学中的伦理因素,把经济学日益做成了“纯粹”的科学,力图用完全实证的方式来处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做成了“纯粹”科学的经济学,似乎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信心。经济学之所以拒绝伦理,极力将自己归为科学的阵营,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由于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为人类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自然科学的实证性使其能果断地证实自身观点的正确性,而这对于经济学研究来说也具有强势的示范作用。经济学家们急切地需要用这种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其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实证经济学由此产生,并获得了广泛认同。实证经济学向自然科学的趋同,实乃是向其实证方法的趋同,以达到摆脱规范束缚的目的。这一问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现实条件下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渐行渐远的关系。
  目前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狂妄的科学和空洞的哲学。人们发现,对于生活,科学能够给予我们的比哲学要多的多,哲学似乎成了一门无用的学问。“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成了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最好注脚。自然科学由于其研究内容的客观性必然具有可实证性的优点,因此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科学家就比哲学家显得更有自信,同时也越来越轻视哲学对于科学的引导和规范。相反,为了将哲学的这种劣势地位扭转过来,有些哲学家便开始千方百计地提高哲学的科学性,甚至将实证的方法引入哲学,力图将哲学做成科学。19世纪中叶以来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然而这样努力的结果却是使哲学日益变得不伦不类,处境更加尴尬。
  二、哲学与科学由包容到分离发展的必然性
  纵观哲学与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与哲学之间并不是一开始就处于分离状态的。早在古希腊早期,科学是包含在哲学之中的,而只是到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精确的自然研究才开始在希腊人那里兴起。虽然后来经过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继续发展,但彼时的自然科学并未获得绝对独立的地位,在漫长的中世纪,二者的地位都让位给了神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的,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2]。科学的这种迅猛发展,使之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科学随之也变得越来越狂妄,形成一种日益脱离哲学束缚的趋势。于是科学与哲学也就日渐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以致现代社会在二者关系上表现出一种严重的不协调:科学上的巨人和哲学上的侏儒。应该看到,科学与哲学之间这种由最初的融合到后来的分离,是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的。
  首先,二者的研究对象(领域)不同。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是世界上的“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这些领域和规律是具有确定性的,如天文学与医学所研究的领域与所发现的规律就具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不能互换通用。这就决定了科学只能是具体的、个别的,无法成为普适的。哲学的研究则不同,它不局限于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而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研究的是最普遍的规律和最一般的方法。哲学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尤其要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而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在这一点上,科学是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其次,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作为具体的科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必然带来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每门具体学科都有适用于自身的研究方法,而且如同各自的研究对象一样,彼此之间无法通约。而哲学由于自身研究内容的普遍性,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一般性。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为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从一般的意义上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的。15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根据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研究对象将自然分成一定的门类,这对于我们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科分类越精细,就要求其研究方法越具体、越特殊,在这一点上,但以哲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是不足以胜任的。因此,科学与哲学的分离便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最后,二者的研究结果不同。作为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其结果一般都具有可实证性、确定性,而哲学的研究结果却很难实证,是一种“无定性”。因此,科学的研究结果可以毫不怀疑地用“真”或“假”来判断,而哲学的研究结果却很难用“真”、“假”来判断,很多时候处于一种模糊甚至多变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是一条很清晰的脉络,而哲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却派别林立,帮派丛生,谁也无法证实自己或证伪他人。因此,当代一些西方哲学家对科学和哲学重新进行了界定,认为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哲学是对意义的追求。既然二者的追求不同,那么出现分离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以上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科学最终无法满足于被统摄在哲学中的那种原始状态,而日益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形成具体的学科。科学与哲学的分离就成为一种必然。而康德以“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革命性追问,使得科学与哲学的这种分化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三、未来哲学与科学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和科学事业家蔡元培先生(1868~1940)曾对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摒科学而治哲学,则易涉臆说;远哲学而治科学,则不免拘墟[3]。在蔡先生看来,科学与哲学可以区分,但却不能完全断绝关系。当下,对二者关系最恰当的表述当是:哲学作为一种普遍之科学,将各门具体学科研究的结果进行整合,去除其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得出各方面都能适用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将这种普遍规律应用到各门学科的研究之中,为其提供方法论指导,并对其研究结果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加以检验。从未来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来看,二者虽然经历了由最初的融合到近现代的分化,但这并不表明二者之间的这种分化状态将永恒存在下去。作为人的两种存在状态,未来的科学与哲学既有联盟的必要性,同时也有联盟的可能性。
  首先,哲学离不开科学。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4]蔡元培也认为:“哲学是文化的中坚。”[5]哲学要成为“活的文明的灵魂”,则必得是融贯科学的哲学,要超越科学。哲学要融贯科学,超越科学,前提就是要以科学为基础,以科学研究的内容、结果为素材。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日益证实、丰富和深化着哲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展,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哲学体系特别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一系列概念、原理的真理性。例如,相对论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和影响下,现代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增添了新的内容。例如,现代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人与自然界关系和社会历史进程等方面的变化,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研究不仅为哲学提供了素材,同时,现代科技革命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推动着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科技革命带来的许多新问题拓展了哲学研究的领域。例如,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引进的伦理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科技革命引发的所谓人类的生存危机等,对这些问题的探索,都大大拓展了现代哲学的研究领域。其二,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对现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既有利于对现代哲学基本范畴和观点的阐释,又能启发现代哲学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激发灵感,促进现代哲学的创新研究。
  其次,科学离不开哲学。一方面,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如果自然科学不忘记,作为它的经验的总结的结论都是一些概念……”;“正是由于自然科学正在学会掌握2500年来哲学发展的成果,它才一方面可以摆脱任何与它分离的、处在它之外和之上的自然哲学,另方面也可以摆脱它本身的、从英国经验主义沿袭下来的、狭隘的思维方法。”[6]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之所以今天能以如此独立的姿态与哲学展开对话甚至形成对立,也正是由于它的发展始终是基于对以往哲学发展成果的掌握的基础之上,并且,哲学的发展对自然科学改进其研究方法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自然科学一直拒斥形而上学,力图保持自然科学的求真本性,但自然科学家却无法剔除其头脑中的价值观的影响。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马赫,自认只是自然科学家,而非哲学家,然而在他进行他的自然科学研究时却也还要寻求一种稳固的哲学立场,以便从这种立场出发,无论在心里还是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都能确定无疑的走下去。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力图从自然科学的大厦中排除不必要的哲学成见,但在后来对他研究成果的解释中,却又包含了诸多形而上学的因素。笛卡儿在为天文学建立一种力学理论时,也把它放在经院哲学的相反的观点,和认为物质的本质是广延性的形而上学见解的基础上。哲学除了为自然科学提供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外,在方法论上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大有裨益。自然科学在对自然界进行研究时,由于受到本身学科划分的限制,很难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而必然将自然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这种研究方法虽然使自然科学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但同时却不可避免地使我们陷入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分别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因而看不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无法把握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变化,这就必然陷入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然科学要摆脱这种井底之蛙的困境,则必须要求助于哲学。例如: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重点论与两点论以及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等,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展望未来人类的发展,哲学必将代替宗教。“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7]这一见解深刻指出了哲学在指导人类发展方面作用的无可替代性。这一点对于科学工作者,也是有启示的。
  最后,科学与哲学统一于人的存在的展开。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它不会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也无法改善自身的存在状态,更不可能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而人不同,人是应然的存在,他不满足于自身的存在状态,不断地要去改善这种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人一直在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如果说科学技术在探索自然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物质的保障的话,那么哲学则是人在反观自身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一种意义的追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是人的一种实然状态,而哲学则是人的一种应然状态。二者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人既不能只要科学,也不能只要哲学。
  参考文献: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3〕蔡元培全集(第2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蔡元培全集(第4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7〕胡军.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为研究锥形药型罩不同形状锥顶对聚能射流的影响情况,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NSYS/AUTODYN-2D,分别对主体部分锥度、厚度和母线长度相同的平顶、圆顶、尖顶三种不同锥顶药型罩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经济学思想史中长期并存着工程学和伦理学两种传统。近代以来,工程学面向在主流经济学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经济学的工程技术水平,也为经济学伦理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可能,由此经济学家可以借助实验实现两种传统的综合。在实验视角下,实验经济学家应以制度设计为主要目标,借助其在政策实验平台上的专业优势,分析制度对人类复杂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对制度变迁的结果做出解释和预测,进而更好地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没有人愿意独自,除非自找。独自和孤独是不一样的:孤独原本就是人生常态,是我们的身体发肤。你可以富贵,可以荣华,可你不可以不孤独。而独自是逼不得已的。而艺术家就是被逼
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