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有一位富家子弟,生性勤劳,省吃俭用,虽家底殷实,不愁吃穿,但不愿坐享清福,立志自力更生,另創家业。
有一年,他看中了山上的一块沃土,决定把它开垦岀来。于是卷着铺盖,带上粮食,在山上安营扎寨,披荆斩棘,开山垦地,一干就是几十天。
家中慈母思子心切,盘算孩儿已上山多时,既担心他饿坏累坏,又怕他被蛇兽伤着,便带着蔬菜、米上山看望。到了山上一望,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新开的梯田片片,暗喜儿子有志立业,前程可望。
一会儿,母亲走进山寮(liáo),忙着烧火做饭,好让儿子收工回来饭热菜香。母亲把大米淘洗干净,并随手把“米房”(盛米的圆木桶)里的一只圆蛋取了岀来,敲碎蛋壳调成蛋糊,与米饭同锅蒸煮。
儿子从地里回来,见到母亲,分外高兴。准备吃饭时,他掀开锅盖一看,忙问:“娘,蒸蛋是否从家里带来的?”
“休怪娘嘴馋,米房里的蛋,我顺便做菜了。”
“哎,不好了……”儿子连声叹息。
原来,儿子住在山上垦荒,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没日没夜埋头苦干,感动了山上的“五谷神”。“五谷神”愿将珍藏了千年的宝贝“积粮筒”赏赐于他,并把“积粮筒”化作一只圆蛋,遣蜈蚣精偷偷地放在山上。一日,夕阳西下,夜色将至,他收工回寮,抬头见路旁有一丛棘草碍着,顾不得疲乏的身体,挥起镰刀锄头又砍又挖,突然一道亮光,闪岀一只蛋。他好生奇怪,随手捡了起来,看了又看,带回寮里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米房”里。奇怪的是,本来吃剩不多的米,第二天又是满满的一桶,如此不断,米始终是满的。可惜母亲不知,今天给蒸熟了。
木已成舟,叹也无用,“米房”再也不能生岀米来了。
第二年春天,当地久旱无雨,六邻八村的庄稼都枯萎了,唯独他的地里作物生机盎然,苗肥叶壮,果实累累,收得箩满仓实。年年如是,岁岁丰收。他的地成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于是,米房窝的故亊在当地流传下来。
(红炭/供稿)
有一年,他看中了山上的一块沃土,决定把它开垦岀来。于是卷着铺盖,带上粮食,在山上安营扎寨,披荆斩棘,开山垦地,一干就是几十天。
家中慈母思子心切,盘算孩儿已上山多时,既担心他饿坏累坏,又怕他被蛇兽伤着,便带着蔬菜、米上山看望。到了山上一望,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新开的梯田片片,暗喜儿子有志立业,前程可望。
一会儿,母亲走进山寮(liáo),忙着烧火做饭,好让儿子收工回来饭热菜香。母亲把大米淘洗干净,并随手把“米房”(盛米的圆木桶)里的一只圆蛋取了岀来,敲碎蛋壳调成蛋糊,与米饭同锅蒸煮。
儿子从地里回来,见到母亲,分外高兴。准备吃饭时,他掀开锅盖一看,忙问:“娘,蒸蛋是否从家里带来的?”
“休怪娘嘴馋,米房里的蛋,我顺便做菜了。”
“哎,不好了……”儿子连声叹息。
原来,儿子住在山上垦荒,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没日没夜埋头苦干,感动了山上的“五谷神”。“五谷神”愿将珍藏了千年的宝贝“积粮筒”赏赐于他,并把“积粮筒”化作一只圆蛋,遣蜈蚣精偷偷地放在山上。一日,夕阳西下,夜色将至,他收工回寮,抬头见路旁有一丛棘草碍着,顾不得疲乏的身体,挥起镰刀锄头又砍又挖,突然一道亮光,闪岀一只蛋。他好生奇怪,随手捡了起来,看了又看,带回寮里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米房”里。奇怪的是,本来吃剩不多的米,第二天又是满满的一桶,如此不断,米始终是满的。可惜母亲不知,今天给蒸熟了。
木已成舟,叹也无用,“米房”再也不能生岀米来了。
第二年春天,当地久旱无雨,六邻八村的庄稼都枯萎了,唯独他的地里作物生机盎然,苗肥叶壮,果实累累,收得箩满仓实。年年如是,岁岁丰收。他的地成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于是,米房窝的故亊在当地流传下来。
(红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