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静滴克林霉素病人进行年龄滴速等的记录,根据所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分析了克林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年龄、滴速、用药情况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及防治的有关知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结论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也较常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少,只要注意合理应用并采取对症措施可避免或消除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防治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1年至2012年共用克林霉素治疗2610例,发生不良反应137例,总发生率5.25%,在137例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127例,肝功能异常3例,过敏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2例,神经系统3例。上述病例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皆消失,无后遗症发生。
  2 观察方法
  对静滴克林霉素病人进行年龄、滴速记录,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详细记录,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3 结 果
  3.1 胃肠道反应127例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肌注,静注均可发生,表现为口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是最严重的兵法症。现已证实PMC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典型的PMC病例往往给药后4-6天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黏液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到结肠黏膜有白到黄色浊斑,有时伴有明显的溃疡,与特发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而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且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
  3.2 过敏反应2例。口服、肌注、静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寻麻疹、瘙痒、高敏性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见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3.3 肝功能异常3例。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会出现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无感染病毒指标,停药后即可消失。近期资料表明:血清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肉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3.4 神经系统放映3例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大剂量长期静滴可出现头昏、晕厥、四肢酸软、抽动、癫痫样发作等症状与氨基糖甙类联用可加重此反应,所以不提倡二者联用。
  3.5 心血管系统反应2例大量快速静滴时可出现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稀释后缓慢静滴。
  3.6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滴速的关系 1300例滴速30-50滴/分不良反应45例占3.46%,1310例滴速>50滴/分不良反应92例占7.02%。说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滴速有关,随滴速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3.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4-16岁的710例发生不良反应43例占6.06%,16-60岁的880例发生不良反应32例占3.64%,60岁以上的1020例发生不良反应62例占6.08%
  说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显著差异,老年人及未成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3.8 不良反应发生病例的用药情况 单独用药的1050例不良反应43例占4.10%,联合用药的1560例不良反应94例占6.03%说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4 分析与讨论
  4.1 合理用药 克林霉素为窄谱抗菌素,主要用于治疗金葡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该药一般用于青霉素或头孢类无效或过敏的患者。对于普通感染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潘学田推荐克林霉素用药量为0.3-0.6g/次,一天二次,一次剂量稀释液不少于100-200ml。静滴时间一般不少于0.5-1小时为宜。
  4.2 年龄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生,老年人与未成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药物代谢与消除减慢,另外由于年龄的增长,易并发多种疾病导致合并用药的增加,从而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成年人由于脏器功能未发育完全,对药物毒性较成人敏感有关,对肝功能不全及小于四岁的儿童应慎用。
  4.3 控制剂量和输液速度 克林霉素静滴的不良反应发生与滴入速度有关,如每分钟大于50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如滴速30-50滴/分,多数病人能减轻症状或反应轻微,禁忌大剂量快速滴注,疗程不宜过长,还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嘱病人不要自行调节滴速,做好病人关于克林霉素的作用和副作用的宣教工作非常必要。
  4.4 用药情况 合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有资料表明,合并用药种类越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为药物在体外或体内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相互作用,诱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中须重视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的严重后果,全部疗程应在严密监护观察下进行,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与观察。
  4.5 不良反应的防治 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患者在初次应用本品时应慎重,了解其既往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选用本品时宜慎重,应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对症治疗,注射激素或抗组胺类药。必要时吸氧,处理得当则过敏反应容易消除。发生PMC者,立即停药,给予甲硝唑0.75-1克/天,分3-4次服用,或加万古霉素0.5-1克/天,分4次口服,疗程一周。也有人建议口服杆菌肽,其优点是胃肠道吸收少,无全身不良反应,此外价格较低。另外,要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失调。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经及时停药或对症处理一般能治愈或好转。
  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对医护人员及患者加强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在做好不良反应检测工作的同时,提供合理化用药的服务,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今后面对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用药,使用药风险降至最低,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高磊.国产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0,2(3):40.
  [2] 吴永乐.克林霉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6(2):104.
  [3] 王伟.药物引起尋麻疹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6):285.
  [4] 王静.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5):382-383.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28岁.因头痛,恶心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灵7d入院.该患者18d前分娩1女婴,分娩过程中出血800mL.查体:BP24/14kPa.神志恍惚,贫血貌,结膜苍白.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
【摘 要】本文详细叙述了脊柱骨折的发生原因,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以及发生骨折后的自我护理、出院康复指导方法。  【关键词】脊柱骨折;治疗方法;护理  脊柱骨折病人受伤初期由于对疾病的特点、治疗、护理、愈后、注意事项及自护方法不太了解,加之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使病人表现出焦虑、恐惧、烦躁、无助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就需要临床护士做好耐心、细致、科学的宣教及护理工作,现将我科对脊柱骨折住院病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7例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均为腰椎后路手术,术后1~3d发现出现脑脊液漏后,给予合理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和切口护理、预防感染及日常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17例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及合理的护理干预得到治愈,未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7~14天,平均9天。结论:脑脊液漏患者通过早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们于1997-09~2000-05对25例胸、肺占位性病变行介入超声检查穿刺活检,为临床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诊断依据,报告如下.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