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拒绝推贤进士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迁承父职任太史令,后为李陵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为汉武帝近臣。友人任安被判极刑,写信给司马迁,求其援救,即所谓以“推贤进士为务”(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下同)。司马迁左右为难,许久没有回信。在任安受刑前,司马迁写就一封长信,即《报任安书》,以坦陈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司马迁为什么拒绝任安推贤进士的请求?他到底有什么苦衷呢?
  一、对于世俗:唯伤心
  遭遇世俗的歧视。司马迁本为太史令,“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地位不高,被世人看轻;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此职位高于太史令,但常为宦官担任。这令己蒙羞,令人耻笑。任太史令与曾受宫刑都是事实,且互相联系。“最下腐刑极矣!”对司马迁而言,受宫刑是万劫不复的心灵灾难,更被人不齿。“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重为乡党所笑”,这是司马迁的感受,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遭遇世俗的偏见。既有歧视,又有偏见。如果司马迁入狱后选择死,世人不会以他“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这是司马迁没有选择死的理由,也是他与世人渐行渐远的原因。
  难与世俗沟通。司马迁自觉“难为俗人言”,无法以常态与世融合。“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却拉远了他与世俗之间的心理距离。
  得到的唯有伤心,而要伤心者积极入世,以推贤进士为要务,未免是对司马迁的苛求。
  二、对于政治:失信心
  担心重蹈李陵之祸的覆辙。司马迁与少卿李陵并无情谊,为他辩解,主因是“激于义理”。太史令司马迁既有正义,又具热情和信心。但是他不谙世故与政治,“以口语遇遭此祸”,从此跌入苦难的深渊。而后少卿任安提出相救的请求。司马迁与他情谊深厚,于情于理都应当及时援助。但是,中书令司马迁虽有正义,却无热情和信心。李陵之祸是前车之鉴,时时刻刻警醒司马迁,让他寸步难行。
  担心污秽之躯连累他人。司马迁自觉因口祸受刑,侮辱了自己的名声,侮辱了先人,“累百世,垢弥甚”,也会侮辱他人。因而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他不想也无法在政治上再有所作为,也不想以自己的污秽之躯连累他人。
  担心自取其辱。虽身为中书令,内心却因受刑之辱而煎熬。“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耻辱耳。”所谓“于俗不信”,其实是于上不信。既失信于上,若推贤进士,又自取其辱。
  司马迁的担心是他在政治上终失信心的表现,从而又表现在不肯推贤进士的行为上。
  三、对于生命:求小心
  毅然不死节。太史令司马迁临刑即面临生死抉择:可选择引节而死,可选择隐忍而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死之价值重轻在于死因。司马迁自以为选择死,引决自裁,其死轻于鸿毛;而选择生,完成《史记》撰写使命,其生重于泰山。他言“勇者不必死节”,因为对肩负使命的太史令而言,选择不死节的勇气远远甚于选择死节的勇气。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就算选择死节,既不为人敬重,也为时已晚。“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及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既然为时已晚,何不勇敢地以不死节的方式来追求生命更大的意义呢?
  毅然隐忍苟活。隐忍是受刑后的司马迁选择的生活态度,非隐忍无以生存;苟活不是目的,是为实现目的不得不选择的生存方式。“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所谓私心,实为不张扬于世地完成《史记》之志;文采表于后,即为传《史记》于千秋。司马迁再三表达自己的内心,“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是他隐忍苟活的原因与目的;不仅如此,还要“偿前辱之责”。前辱之责,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司马迁决意要以《史记》偿还。同时,司马迁还以“倜傥非常之人”勉励自己,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都是在政治上遭遇挫折或身体上遭遇不幸之时,成就大事的;而自己的遭遇,既有挫折,又有不幸,也要像他们一样“述往事,思来者”,“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对待自己的生命,小心翼翼,原因自明。身为中书令,依然谨小慎微,其原因也是一样的。这也是他不肯推贤进士的原因。
  四、对于使命:恐分心
  时间最为宝贵。《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极其繁杂艰难;“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为鸿篇巨制。完成使命,亟须时间的保证。若事务缠身,极易分心。
  精力最为宝贵。任安之请,正值《史记》将成。当初,“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如今,惜其将成,不堪再遭此类灾祸而不成。
  种种原因,令司马迁拒绝推贤进士这一本是宽仁厚德之为。“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身败名辱,勇于不死节,以图完成使命并“偿前辱之责”;也暗示任安,即使谏言其为贤士,也不能转危为安,不如选择勇于死节。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栏目编辑:陈梦琪)
其他文献
一、谏书的概况  “谏”意为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说文解字》有:“谏,证也。”在封建王朝建立后,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大臣们的不同意见,为此设立了专门的官职和机构,如:秦代的谏议大夫,汉代的光禄大夫,隋代的门下省,唐代的门下省、中书省。《汉书·儒林传·王式》当中首次出现了“谏书”的提法:“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谏书是正史或文集中保存下来的士臣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劝谏文章,内容涉及
期刊
本专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新天下之耳目”的东坡词,品味苏词特色,走进其思想境界。一方面,让学生在感受苏轼诗词创作独特性的同时体悟苏轼“履险如夷”“任天而动”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词的体式特征和鉴赏规律,获得群文阅读的经验,掌握阅读同类专题的方法,并提升在复杂的情境中用语文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从意象、构思、意蕴、情感态度等多个角度品读
期刊
我们鉴赏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更是鉴赏这些人物在这片广袤的社会图景里散发出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人性魅力。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来自作者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更来自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艺术。本阅读任务群的设计就是聚焦汪曾祺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带领学生进入通过传统笔法勾勒出的人物群像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学习活动准备工作:利用一周时间,带领学生阅读汪曾祺短篇小说中的《故里三陈》《岁寒三友》《八千岁》《
期刊
1.插入相关历史故事,给文言老枝添上一丝文学的新绿,点缀魅力  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某些枝节做适当延伸,给文言老树添上几片新叶作为点缀,不但能给单调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鲜活的气息,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与《三国演义》及三国史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单就课文内容分析,不熟悉三国历史,不了解诸葛亮及刘禅为人的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报先帝,忠陛下
期刊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人认为体现了道家思想,如“橐驼所言为官之理在儒道之间更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老子强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1]“无为而治”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提倡统治者无欲无为,让百姓自发地生产生活。《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完树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确实“无为”。但种树的过程是不是“无为”?橐驼种树
期刊
《赵世家》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专题,是一段“极奇肆文字”,由“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两则故事构成,这两则故事作为节选文字的中心情节,无疑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但在关注中心情节的同时,笔者基于思辨性阅读的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能够进入理性思考的阅读状态。  一、于无疑处生疑问  发现问题,并不只是需要“细心”,
期刊
规范的中考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及知识应用能力,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一些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存在语用失范现象,不仅给考生答题带来一定干扰,影响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评价,而且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产生负面影响,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予以重视。本文以2018—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解析命题语用失范现象。  1.祈使语气错用问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第7题为:“请同学们谈谈习近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两个创新点都聚焦在阅读上:一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课外阅读是课内名著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学生阅读积累和能力提升的保证;二是把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名著阅读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倡导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  一、名著阅
期刊
一、统编教材对说明文写作的课程化建设  统编教材对写作体系进行课程化建设,说明文写作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写作专题单列,说明文写作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笔者在下表具体梳理了两版教材所涉及的说明文写作内容。  统编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均单列写作专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与“说明的顺序”。两相比较,统编教材对说明表达的任务更为明确、集中。  二是写作专题的任务丰富,训练层次分明。统编教材写
期刊
《孤独之旅》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文章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主要讲述主人公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杜小康,同时也锤炼着他的意志。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就是环境描写,出色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赏析环境描写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