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外部化的延伸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的外部化是指企业采用外部控制程序在某些环节上替代内部控制,以达到对其特殊的控制效果的过程。它包括控制参与者的外部化,也包括控制程序及方法的外部化。换言之,企业既可以通过利用外部人员的专职人员参与内部控制,也可以直接使用外部控制的程序、方法来代替内部控制,二者均属于内部控制的外部化。
  内部控制外部化的重点应放在对高级管理者的控制上。首先,股东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单纯依靠监事会等内部控制程序难以保证其控制结果。其次,高层管理者具有相对较多的权利,其获取不正当利益或作出其他不合规行为的渠道和手段更为丰富和隐蔽,这对控制的要求较高,因而需要具有相当专业能力的外部控制程序对其加以约束。再次,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信息往往是需要对外公布的信息,这就要求控制必须具有较高的中立性。最后,由于股东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共性,适应于外部控制的实施。
  因此,将企业中适合于外部控制的环节及部分内容由外部控制来完成,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效率,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外部控制提供了更多的业务空间,这必然有助于外部控制的发展壮大。
  
  一、内部控制外部化的基本要求
  
  内部控制外部化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是外向型和开放型的,它应当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技术指导,为社会公众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它除了要有一套科学的、公认的并且和国际规范接轨或协调的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之外,还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一)国家要完善内部控制外部环境的建设
  随着内部控制外部化的发展,内部控制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过去被视为内部控制外部因素的公司治理等环境因素逐步被纳入到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之中,内部控制越来越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发达国家企业当局之所以能够普遍自觉地建立内部控制,得益于其强大的外部治理力量的存在。因此,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和法制建设,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可以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创造一种外部压力。同时,加大社会中介机构风险责任的范围,强化其风险意识,可以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测试范围。促使其切实地把内部控制的完善作为接受审计委托的前提条件。
  (二)加快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的制定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体系标准既是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定的客观依据,又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准则和指南,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一种控制手段。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是由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概念和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共同构成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至今尚没有一套权威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受财务报表审计特定目的所限,无须对内部控制作出独立评价,因而也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十分详尽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多年以来,注册会计师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更多的是出于审计程序和审计效率的考虑,并受制于自身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
  (三)扩大内部控制的报告范围
  内部控制独立鉴证和披露制度是内部控制外部化的重要特征。但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披露制度仅仅是对公开发行证券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才具有约束力,不足以引起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因为传统的内部控制毕竟只是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只有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使内部控制外部化,将企业的经营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下,才能有效地扭转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弱化、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因此,要把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作为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应当要求或者是鼓励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定期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披露或者报告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强化企业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
  
  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外部化的思路及对策
  
  我国的内部控制不论在职业化制度、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正是我国内部控制外部化较少的原因。因此,我国内部控制的外部化应该做到:
  (一)选择合适的内部控制外部化的形式
  企业可以保留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将其中适合由外部控制实施的环节及部分内容外包出去。例如,注册会计师审计、财税检查等。而由内部人员完成其他的必要的环节,特别是那些为企业生产、经营等作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控制环节,或自身有专长的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效率,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减轻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有效地避免了内部控制缺失带来的影响。当然,对于自身无力构建内部控制的小企业,也可以采取完全外包的形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控制水平。
  (二)完善内部控制外部环境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变化,内部控制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内部控制越来越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普遍自觉地建立内部控制,在于其有强大的外部治理力量。因此,我国应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和法制建设,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企业内部控制创造一种外部压力。同时,加大社会中介机构风险责任范围,强化其风险意识,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关注程度,切实将完善内部控制作为接受审计委托的前提。
  (三)建立与国际内部控制相协调的控制规范
  纵观世界各国的内部控制的发展,政府都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要得到国际认可,必须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即形成一套科学的、统一的、与国际规范相协调的内部控制规范和评价标准,不仅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技术指导,而且能为社会公众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国际趋同将是内部控制规范日益标准化、制度化,从而将企业经营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下,有助于扭转内部控制弱化、会计信息失真以及我国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现状。
  (郑州市第一ОО中学)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由9个类别共27项指标构成的高校体育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某普通本科院校为实例加以验证。实例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该高校体育工作的
利用C80微热量热仪,研究了不同含量乙酸对硝酸铵溶液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酸对硝酸铵的晶变温度影响较小,但会使混合体系起始反应温度(Tonset)向前推移,表观活化能
中国在加入WTO后,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作为西南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的重庆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充分利用地理、人力、矿产、旅游等多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如果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投资者将失去技术创新并将创新成果投放市场的激励,从而会使风险资本的来源枯竭,造成投资环境恶化,损害公平的经济秩序,最终破坏到科技和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保护也日益加强。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制度并签署了数十项和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世界贸易组织也通过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
伯氨喹与三氟乙酸酐作用,可制得相应的N-三氟乙酰基伯氨喹(2),也可形成双-(三氟乙酰基)伯氨喹(化合物6),后者再水解,生成5-三氟乙酰基伯氨喹,简称三氟乙酰伯氨喹(11)。化合物
从川产家种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echuanica)鳞茎中分出贝母辛(peimisine)(碱Ⅲ)。应用光谱法(1H—1H,13C—1H COSY,2D—NOE),对文献报告的贝母辛的结构作了修正,并证明FR—5与贝
根据液相色谱中保留值基本方程和半峰宽规律,提出了一个新的色谱响应函数并改良了复合形寻优算法,建立了一套用计算机寻求多元流动相最佳配比的方法体系,解决了整体最优化问
詹姆斯·凯尔曼在《这是多么晚,多么晚》中呈现了当下的苏格兰和券格兰人。其中混杂性的语言、身份危机和工人阶级的被规训状态,分别从三个层面将苏格兰当下的社会状态和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