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老师,要引领学生去体会色、声、味、形、意,带领学生观察体会,培养他们的阅读与作文兴趣,摆脱掉内容僵化死板的弊病。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们养成爱阅读爱写字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手写我心”,调动他们表达自我的意愿;其次,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习惯,并对观察进行总结思考,最后記录成文。老师发挥引导作用,从理论到实际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能力;作文水平
  一、中学生写作能力现状
  (一)中学生写作能力现状
  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吸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切身深入生活当中,才能收获作文的灵感。但目前许多学生不关注生活,没有生活体验,不对生活中的素材加以积累,导致作文时无从下笔。这和现在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如今,大多数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再没有了从前下河玩耍或者爬树摘果子等纯真的鲜活的生活体验。现代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淡漠,孩子们更倾向于打电子游戏而不是和邻居和小伙伴去玩耍。缺乏这些生动的体验,他们的感知自然是麻木迟钝的。在这种状况下,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就显得十分重要。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的作文都充满了假话和套话,作文整体僵化,作文素材老套。甚至,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件苦差事,背离了作文表达人的内心的初衷。由于中学生没有相对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文中会充满华丽的辞藻,充满了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句子,没有灵气和活力。尤其是议论文,大多数老师也会交给学生写议论文的套路,他们陈旧的作文教育方法,导致一部分作文水平偏低。
  目前,中学生写作能力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复制生活,照抄生活,在下笔时不能够自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相对完整的主题,这显然违背了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文章理应包含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再者,目前中学生的文章普遍缺乏个性、细节不足,对世界对生活没有成熟的看法。每个人都是有着不同的个性的,只有把握住自身的个性,对生活详细观察,提炼自我的感受,才能利用细节写出好的文章。目前,中学生作文有太多的假、大、空,没有深意,何谈动人?朱自清的《背影》虽语言朴实,但也真实动人。现在中学生作文充斥着大量的无病呻吟,它们的内容失真造作,缺少对生活的累积,在写文章时无从下笔,或只是辞藻的堆积,经不起推敲。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对目前的中学生写作能力现状做出了解,分析中学生普遍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教会学生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在生活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提炼素材,把生活“大课堂”中的收获再带回小课堂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与看法。从而切实提高中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能力。
  (二)中学生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
  1.对生活的观察不足
  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仍有许多学校秉持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完善的科学教育方法,剥夺了学生对作文的乐趣。另外,最重要的是当前的作文评价机制依然比较陈旧,所以向高分看齐的老师学生们就找准了套路,背素材、练句型,而忽视了作文本身的优美和写作技能的提升。中学生的学业压力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没有时间观察生活,所以文章显得空洞无味。其次,学生平时少发现和少观察身边的事物,其实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和发生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事件,这些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问题在于学生不会从自己的生活周围去观察活动本身,不会去观察时刻发生的每一件事,不会去捕捉那发生的一件件事的美丽瞬间。就是说,没有很好地运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子去发现美和思考美,缺少的是发现和方法。当然他们学习基础不扎实,写的作文空洞无物,缺少真情实感,也就难以拔动读者的心弦。
  当前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很多时候都觉得无话可写,于是就去套范文、抄习作、开头结尾公式化、选材雷同、千人一面。如写女孩都是圆圆的脸,大眼睛,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学生作文中这种通病,其症结在于观察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传授作文技巧,例如针对应试而特意训练的审题、立意、谋篇甚至是句型。这些模式化的知道有机械训练,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变得更僵化,更讨厌作文。大多数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写作需要把技巧和感受二者相结合。使得学生的真情实感无法注入到作文当中,学生失去了写作与表达的乐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试而做的作文,大多数都趋于平庸与乏味。
  2.没有深厚的阅读积累
  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时间,应试成为了重中之重,一些经典名著被当做闲书搁置,学生只能接触教科书,而被许多家长禁止看名著。然后事实上,这种极端的态度,反而导致学生缺乏灵感、缺乏想象力,知识面狭窄。所以,大多数作文胡编乱造,空洞乏味,素材也老套。引用的名人常常是“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再无新意。一些教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甚至让学生买专业的素材资料书,这种做法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不能使学生内化,变成一种深层感受与思维方式的革新。
  3.语言表达能力差
  语言承载了作者的思想与文化内涵,优美生动的语言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好像一个人的外表一样。但现在,很多学生语言死板、没有文采,表达逻辑性差。原因之一是许多学生依然根据套路模仿作文,学习别人的思路方法安排段落布局,转述别人的思想时缺乏读到的见解、总结。学生没有自己的感受,常常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二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影响,是学生的行文变得浮躁花哨。一些影视剧给学生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学生滥用网络语言,导致文章审美层次被降低了。三是语言缺乏灵气,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使用了许多华丽的形容词,但缺乏真诚感。学生对于语言的把握还不够熟练。   二、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具体方法
  (一)通过阅读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文在语文成绩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在试图规避传统教育模式下应试作文“八股”的特点,更强调有创意,有文采,具有真情实感等特点。一些老师认为课堂上的阅读与随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实际上经过浅层训练出来的作文大多有套路化僵硬化的特点,毫无个人特色与新颖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为他们营造和谐友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发散思维,把写作作为一个有趣的事,锻炼自己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面
  既然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就由生活说开去。让中学生参与到生活中,而不是被桎梏在家庭与学校中,使他们摆脱封闭与单调的学校生活,在生活中寻求写作的灵感。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从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出发去写作。由于学生生活枯燥单调,也不具备参与到社会现实中的条件与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典名著。摘抄名言警句、积累美文段落,时常翻看体会,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同观看一些有趣的电视节目,比如,纪录片频道的纪录片,体育频道的篮球或者花样游泳项目,刺激学生的视觉,让他们的观察力与感受力更加敏锐。
  教师在作文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把写作当做一种快乐有趣的事,当成释放自我的出口。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集中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进行周记随笔交流互评,以及作文互赏等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也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比如为学生抓住作文大赛的机会,邀请名人作家来访,办校刊、鼓励大家踊跃投稿。用作文大赛、评奖等形式鼓励学生写作。只有把作文和日常生活放在一起时,狭隘空洞的作文才获得了拓展,变得丰富有灵气。那么,教师也要把作文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收获感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季节组织学生去不同的地方游玩,春天时去赏花踏青,夏天去河边,冬天在校园里捉迷藏。或者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帮贫扶助活动,甚至可以给学生看电影,通过这些方式丰富学生们的头脑,把写作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事。
  3.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如今,中学生为了应试深陷于题海战术之中,再加之,学校普遍重理轻文,课外阅读量少,写作时感到僵硬。中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他们感到无话可说,不知写些什么、表达些什么,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培养中学生积极积累素材。指导中学生在生活中,把自己一时的感悟与思考随时记下来,或者把看到的好文好句做个摘抄、时常翻看,时間久了,就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不至于无话可说。当中学生品尝到这种做法的好处时,不再感到写作困难,自然有了写作的积极性。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创立一些生动的、可以激发灵感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更灵动地拾取素材,找到发挥空间。学生碰到生词时,勤查字典,在生活中主动留心周围景物,观察社会现象,将自己的生活领域扩展,做有趣的事,接触有趣的人。经常写随笔,时间久了,写作能力一定可以提高。
  4.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
  在阅读中,中学生可以对语言有一个细致深刻的感受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阅读作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必经之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大师的写作手法,并且进行模仿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内,积极向课外扩展,主动借阅学校图书馆、期刊室的图书,泛读经典名著,勤抄写、勤翻阅经典名句,并且对好词好句加以背诵,内化优秀的诗句。广泛地阅读,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书籍,从书籍中发现知识,并且同学间相互交流,共享资源。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与课外读到的素材通通整理归纳到笔记本上,归纳到自己的只是系统中。而背诵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印象,可以将名言警句与素材更灵活地运用。
  通过阅读,中学生可以领会由古至今许多名家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和写作素材,更可以开阔视野、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再也不用面对无从下笔的状况。当然,这样做的弊端是,学生有可能会不自觉陷入“抄袭”困境,要把握好学习名家之风,但不抄袭名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领悟。
  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产生了兴趣时,学生就会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动,它和注意力、理解力与记忆力密切相关,只有在兴趣中思维才会活络,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改变自己的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中学生增加阅读量,让他们开拓视野,体验不同程度的喜怒哀乐,树立自信心,激发写作的主动性。
  (二)重视作文命题
  1.切合中学生的特点命题
  中学生是比较情绪化的群体,如果作文的命题刻板、单一,那么中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也难怪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灵气、僵硬空洞。教师要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着手,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叙述,结合自己的切身生活,写出充满灵气与真实感的作品。为了配合中学生的情绪,教师命题也要从中学生自身性格特点作为切入点,再进行有思想度的提升,这些看起来轻松,实际上非常困难,考察了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思维发散程度。例如,以“墙”为主题作文,墙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以它来作却进行了一次物质到精神层次的提升。可以从两方面都促使学生成长进步。
  2.把大题目变成小题目
  把大题目变成小题目的意思是,把爱国等一些较大的命题转换成小的、切合中学生生活的题目,去除题目假大空的弊病,让学生写一些贴合生活的题目,如《我的邻居》《坚持的力量》等,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会变的有话可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表达。以小见大,以小的点为话题,从学生身边展望开去,让学生爱上写作。教会学生审清文体要求,也很重要。很多中学生即使明白文体规则,但写作时也会把议论文和散文混淆,最后作出一篇“四不像”。为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就要从要素、结构与表达方式等多方面为学生做出清晰的介绍,以保证作文格式符合题目要求。最后,还要把所写文章与相似题材优秀文章做出比较,进行学习改进。   (三)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一个作家写作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他观察世界的方式,他的作品反应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据说,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时,他把自己编的小说故事念给他的老师听,福楼拜听后不屑一顾,对莫泊桑讲,我宁愿你到外面转上一圈,把一路看到的一切准确细致地记录下来。莫泊桑从这次的经历中学会了观察,至此,他开始练习自己的观察力,直到成为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难写,见识过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的情况,甚至是学生写成的作文,也多是空洞乏味的,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导学生学会观察,比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朱自清通过正面侧面等多种角度,语言神态动作等多做方式去写自己的父亲。作者用不华丽的笔法,质朴地将自己的老父亲细致地刻画了出来。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也要从学会观察出发,让学生走出课堂,去看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身边的真实的人,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也要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们去进行写生练习,让他们亲眼去看自然美景,去感受风、阳光、雨露。在这样的写生练习中,灵活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获得更丰富更敏锐的感受力,摆脱枯燥乏味的生活。
  (四)教导学生坚持动手练笔
  尽管学生生活范围小,信息相对比较闭塞,没有大的题材可写,但是小的生活片段也可以成为练笔的材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鲁迅所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样是取材于他的学校生活,但却写得精彩动人。事实上,即使是最微小的事也会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收获。谁能想到牛顿那空前绝后的顿悟,只是因为一个苹果砸到了脑袋?苏轼面对中秋的月亮,也能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思。学生也要保持同样的心态,从生活中积极发现、寻找,增加对生活的思考。教师要让学生(下转第27版)    (上接第26版)写日记、随笔,把自己读书看电影的感受都写下来,积极交流分享。毕竟,生活之中没有小事,缺少的始终是我们的观察与思考。
  (五)模仿与创新
  只有通过训练,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有效地提高。教师积极训练学生的语感,要让他们多朗诵经典名著,多背诵勤抄写,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生活体悟与对语言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学习大师的表达方式,模仿大师的写作方式,与自己的体会融会贯通。让学生通过仿写,然后独自训练,与大师作品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给中学生看一些优秀的范文,指导学生写作,比如,以《最后一课》为例给学生做出讲解,可以让学生学会氛围的描写方法,了解除了要简单的叙事,更要注重对背景的介绍,对文章的铺垫。可以进行三步训练,首先片段式的模仿写作,其次写出评论,总结大师写得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最后教师命题,让学生写作,进行对比、修改。模仿与创新,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学习进步之道,学生只要能沉得住气,加上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一定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六)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
  只有不停地写,才有可能在写中找到出路。一些学生虽然喜欢看书,但却因为害怕写不好而不敢写。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敢于创作,并且勤加练笔,在循序渐进中慢慢积累写作经验。著名的作家胡万春在第二百次文章发表失败后,第二百零一次才终于在报刊上发表。愿望的实现促使他更加勤奋,终于成为了一名笔耕不辍的作家。作家毕飞宇一天写上万字,但只有不到五百字是他真正满意的,可见大师也是从新手起步的。教师经常给学生讲述名家的故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每一个人都是在赞扬中进步的,教师要有计划地表扬中学生,让学生都可以受到鼓舞,哪怕只有一次也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学生一对一评改文章,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放大学生的优点,屏蔽学生的弱点。给学生发表文章的机会,会极大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
  (七)提高批改质量
  在教师批改学生文章时,首先要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再见解指示学生的不足之处,不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学生看到优点会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而指出不好的地方,才可以让学生进步的更快。另外,教师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批改文章,同学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又可以从被批改的文章中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最大限度地获得进步、取得提高。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需要教师从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精神等方方面面做出指导。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出具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成绩,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字功底。
  参考文献:
  [1]钟传林.高中高效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重慶师范大学,2013.
  [2]汤小林.初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教学资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王时彬.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D].苏州大学,2014.
  [4]张晓玲.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董敏,赵海燕.中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06:16-23.
  [6]黄珊珊.论提高初中生语文读写转换的能力[D].苏州大学,2012.
  [7]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8]冯志松.浅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288-289.
  [9]任淑静.7-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10]张玲.初中生写作厌倦心理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只能积累文化知识的学生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能力、道德品质、思维发展等学生素质同等重要。这就意味着“知识本位”教育已经不再符合时代需求,高中英语教学也要据此调整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树立“素养本位”思想,全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本文将从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质角度出发,由此探究在
期刊
笔者近年来对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实验研究,深深体会到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具有游戏性、合作性、生活性、创意性,对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有着独特的作用。良好的情感培养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下面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开展游戏性的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是花季年华,往往对未来世界充满憧憬,想象力丰富;艺术本来就是一个人造的虚构世界,美术知识与学生的心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我和我的祖国”番禺区北片幼儿园教师诗文朗诵会,11月25下午在番禺执信中学艺术中心举行,由50多所幼儿园教师组成的21支参赛队伍呈现精彩的朗诵作品,展现了幼师们热爱幼教事业,为幼教事业奉献青春智慧的精神风貌,生动地体现了幼师们向往美好生活、阳光向上、追求新时代卓越风采。  作为艺术指导单位,广东省朗誦协会的子言、舒晨等应邀担任专家朗诵会的比赛评委。本场诗文朗诵会,组织严谨有序,训练
期刊
【摘要】课堂变革的重点是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学案导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编制的学案进行导学、导教、导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让老师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本文以一节区公开课为例,围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讨和反思,提出了一些做法和见解, 希望能为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交流;学案导学;小组探究  
期刊
2017年12月,佛山市三水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启动,我校以此为契机,顺利申报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主题式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两年以来,我们以课题的推进为突破口,探索出富有成效的主题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我们将此模式归纳为“五六”模式,即:五大板块,六个步骤。  板块一:定预习  一、利用学习单,进行课前预习  主题式群文阅读教学,第一步便是指导学生进行文章预习。在短短的一节课时
期刊
【摘要】课题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写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要求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愉快作文”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作文的交际功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二、培养学生想象力,感受写作的愉快心情;三、营造愉快宽松氛围,激发写作情感;四、抓住机遇,激发写作灵感;五、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文言文单音节字为切入点,概括总结出“拆字、组词、连句”三步法,帮助薄弱高中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够克服惧怕文言文翻译的心理,帮助他们能够读懂、翻译浅显的文言文。本文立足学生的薄弱点,整理归纳出薄弱高中学生能掌握的文言文基本翻译步骤,以期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拆字;组词;成句  一般认为,高中文言文翻译,主要有两点:一是“信”“达”“雅”;二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信”
期刊
当今小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严重缺乏对体育的参与与锻炼,而家庭是小学生最亲密且接触最多的场所,对其有着很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就家庭的因素对现今小学生有哪些方面的影响进行探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年龄的东沙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家庭和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态度、经济;城镇或者农村甚至家庭结构因素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为更好开展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及家庭体育教育方
期刊
【摘要】文化,立人、立学、立教之根基。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近几年来以特色发展为引领,注重文化育人,挖掘竹料地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从德育理念、德育特色课程开发、德育管理等方面创新初中德育工作,形成“通礼达德 润化心灵”的德育理念以及“通达文化”的德育特色,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地域文化;创新课程;素养实践  文化,立人、立学、立教之根基。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位于美丽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英语课堂应该充满活力、精彩纷呈,师生之间能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交流。然而,当下的中职英语课堂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点燃中职英语课堂“亮点”。“微课+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更加直观客观的教学环境,提高“教”与“学”的能力水平。引入微课教学,翻转英语教学课堂,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中职英语课堂焕发出真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