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脊轩志》以“情”为美的古典意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源远流长,先有先秦诸子散文的百花齐放,再有两汉、魏晋文章的朴茂华美,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唐宋散文呈现出云蒸霞蔚的繁荣时代。唐宋八大家把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成就推向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自明代始,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散文的发展在这段时间走向了低谷,“充塞着大量的‘应制’‘颂圣’和题赠应酬之作,内容平庸,艺术上毫无可取之处”。[1]
  嘉靖年间崛起的“唐宋派”,继承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开创了明清散文的源头,传承至晚明小品的兴盛,影响到清代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其中,“唐宋派”归有光是较大成就者。他的散文“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及普通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着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因此读来使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2]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以“情”为美的散文观。传世名篇《项脊轩志》所蕴含的四种情感,不仅展示出归有光高超的散文艺术,也饱含他至情至深的大爱情怀。
  一、深情:抵达灵魂深处的思念
  归有光是一个性情中人,对自己的家人(包括奴婢)都充满了无限的深情。一篇短短的《寒花葬志》就能让你感动伤怀。再看《先妣事略》《思子亭记》更是让人悲痛之情久久难以平静。古今往来,人世间多少生离死别大多随时光的流逝而消散,而唯有文字的记载可以对抗存在的被遗忘。归有光的几篇短文有如此大的感染力,一方面来自于作者高超的散文技法,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对亲人饱含深情。归有光是一个有真性情的文人,文字里饱含对生者的热爱和对死者的追念。这在封建时代的文人里并不多见。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里的名篇之一。其情之美就在“于细微处显深情”。《项脊轩志》课后的“探究与讨论”指出:“以口语说家常事的笔墨与意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比以往的散文更贴近日常生活。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3]借老妪的一番话,道出了自己对祖母、母亲的思念与愧对。其中有一段话: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这种“深情”的抒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选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凡、最为真实的话语,令往日之情境既历历在目,又有恍如隔世之感,今昔对比感慨万千。其二,以转述“口吻”的方式,大段的原话“引用”更能产生情境还原的真实感,如同现代的原始镜头回放,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心灵的力量。“自古以来,抒写家人父子之情的文章虽然不少,但像归有光这样一往情深、一出自然的笔墨,却不多见。尽管文中所抒情感,只是基于封建伦常观念,但由于作者发自肺腑,无所藻饰,出语自然,并不说教,和历史宣讲伦常义理的文章相比,便独具特色。”[4]
  所谓“深情”,就是能产生抵达心灵深处的情感。如果没有对家庭情感无微不至的观察与体会,不是极其珍视平常日子的点点滴滴,那么在事隔多年以后,他不可能还会记忆如此深刻,又如此的清晰明了。因此,这段文字不仅感动了归有光自己“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当然也打动了许多后来人,“使读者在如闻其声之外还有如见其人的感觉。这样也就能让读者凭自己的经验或想象去体会作者心头所蕴藏的悲伤情绪而引起共鸣与同情。”[5]难怪每次诵读到此刻,我们总会感到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实乃悲从中来。
  二、柔情:儿女情长已成无限的追忆
  在归有光之前,中国文学史上写悼亡诗(悼亡妻)最感人者有两人,一个是唐代的元稹,一个是北宋的苏轼。元稹《遣悲怀·其二》:“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韦丛和元稹结婚,当时她20岁,元稹25岁。过了七年,韦丛就病死了,年仅27岁。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顧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王弗16岁时,嫁给苏轼(当时19岁)。王弗过十年卒,年方27岁。归有光写《项脊轩志》之后五年,“吾妻来归”。妻子魏氏(?—1533年),嫁给归有光(24岁),过六年卒。
  对比以上三例,能感人至深的原因有三:其一,三者都是少年夫妻,既是夫妻又是红颜知己,感情很深却爱妻早亡;其二,三人都是真情至性的文人,古代文人中着笔于妻子儿女,且用情如此至深者并不多见;其三,从诗文语言上说,都是描述往日之生活细节,用平实的语言直抵人的灵魂深处。可以说《项脊轩志》不是一篇悼亡诗,却胜似悼亡诗。
  归有光妻子魏氏是名儒魏校的侄女,她嫁给归有光时,归家家道中落,穷困潦倒,但是魏氏却从不在意。魏氏的到来给归有光带来许多幸福的时光。妻子出身书香世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与归有光是琴瑟和鸣。“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天真可爱之态跃然纸上。可以说是夫唱妇随,志趣相投,心心相印。在封建妇女中,读书识字者很少,能与丈夫有共同言语者更少。所以说,归有光是幸运的,不仅娶到了一位贤妻,还找到了一位红颜知己。古今文人又有几人能有如此福分。
  魏氏不只天真可爱,还非常贤惠。在《寒花葬志》中,归有光回忆了婢女寒花的三件事:“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从侧面描写,可见魏孺人生性贤惠,对下人十分和蔼,从不摆主人的架子。归有光曾盛赞她是“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参考张方建的博文《归有光的幸运》)   遗憾的是造化弄人,天妒红颜,“其后六年,吾妻死”。“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音容笑貌如在昨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往日的温柔怀抱,儿女情长已成无限的追忆。黄宗羲曾说:“余读震川之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6]
  三、悲情:归有光生命中巨大的隐痛
  归有光是一个擅于写悲情的散文家。在阅读归有光大部分写亲情的散文之后,笔者发觉这个文人骨子里充满了悲伤的情愫。这可能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有密切关联,比如家道中落、叔伯失和、八岁丧母、青年丧妻、科考失利等等。他又是一个悲情主义者,擅长于以悲情来自我迷醉于过去的时光,从中得到情感的慰藉,以抒怀抱。
  归有光写《项脊轩志》时十八岁左右,然而悲伤的因子已经侵入了他的精神世界。在文章第二段开端就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此句是过渡句,重心在“多可悲”,“多可喜”在前,更多的为了反衬“亦多可悲”。那么,第一段写项脊轩之美则是有意识地安排,以美好之回忆引出一个悲伤的故事,类似于诗歌鉴赏里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项脊轩志》以“项脊轩”为切入点,抒发自我的悲欢离合。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集体解读即三种“悲情”:“一、对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哀痛;二、对慈母的无限怀念之情和对爱妻早亡的哀悼之痛;三、对祖母的牵挂、赞许和期盼的愧疚之情。”毫无怀疑,这三种悲情是文本的主要情感基点,文章的谋篇布局就是依次逐层展开叙述的。但是,这些都属于“悲情”的明线,文中还存在一条暗线,否则何至于情感抵达高潮时会“令人长号不自禁”。
  这就是《项脊轩志》的第四种悲情。原因是文中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原来,令归有光最为悲伤的事情是:时至“今日”,自己读书依然无效!因此,曾经的大家族逐渐衰败,由此产生无比的沉痛之情。读者要准确地理解这第四种悲情,还需把被删节的“项脊生曰”补充完整才好理解。补充如下: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从“项脊生曰”可知,原来归有光不仅是一个有书斋气息的读书人,更是一个少有抱负的有志少年;不仅有匡扶家业的志气,还有名扬天下的雄伟抱负。从资料记载,归有光少年好学,聪颖过人,7岁入学,9岁学习写文章,14岁多次应童子试,连秀才都未取得,20岁才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自此,少年时代的归有光就走上了蹉跎多舛的读书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项脊生曰”(18岁时)既举例蜀清和诸葛亮,又说自己是井底之蛙,这带有明显的自嘲、自傲与愤懑之情。这种悲情的根源就在于,归有光已经感觉到自己在读书之路上的命途乖蹇,可能会辜负祖母和母亲的期盼,也可能会愧对自己匡扶家业的志气。归有光后来曾明言:“予少有四方之志,既年长,无用于世……为太平之不遇人。”可见他曾有“四方之志”却“无用于世”,有志不获骋。(《震川先生集卷十三·晋其大六十寿序》)[7]这是归有光内心深处巨大的忧伤,一种难以言说的隐痛。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还有一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此句是对“悲情”的补充。项脊轩的命运其实就是一个落魄读书人命运的象征,也是一个走向衰败的士大夫家族命运的象征。归氏家族家道中落,给归有光小小的心灵留下了忧伤的悲情种子。寄寓希望的“项脊轩”四次遭火却是“得不焚”,既可看作不幸之万幸,亦可看作劫难重重。若真是“殆有神护者”,那归有光的功名之途是否也应有神护佑,匡扶家业之日必将到来。从十年后的“补记”看来,幸运并没有降临到归有光的头上,悲情还在继续延续。所以说,《项脊轩志》的“悲情”是明线暗线的结合,层层推进,高潮之后又是余韵袅袅,不绝如缕。
  四、真情:世间一切动情之本源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所有的“情”,不管是深情、柔情还是悲情,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从根本上说因为他抒写的是人世间的“真情”;反之,如果没有真情的投入,这些情感都成了虚情、假情,就会失去感动人心的最基本的要素。
  首先,真情表现在叙事真切生动。《项脊轩志》里的故事完全是写实的,没有半点虚构的成分,属于事实上的真实。这种白描的写法,需要配以朴实真挚的情感,以及几乎白话的语言才能产生真切生动的效果。老子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一件好的艺术品不需要雕饰,保持自然的原生态才是最美的东西。正如文学史家所言“文章所叙者,只是家庭琐事,但凡所记叙,无不真切。事皆寻常,语无雕饰,而人物的内心境界,如指诸掌”。[8]
  其次,还表现在散文里有真精神。在超越事实真实之上还有艺术的真实,属于更高层次的“真情”。归有光把人性中最为真切的一面通过艺术手法透彻地展现出来。比如,祖孙之情、母子之情、夫妻之情都是人之常情,是人类最普遍也是最动人的情感,再通过“真情”的抒写就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种“真情”的抒写是对宋明理学桎梏下思想钳制的有力抗拒,也是心学思想影响下的一次真性情的解放。唐顺之曾评价过,唐宋派“在心学和文学通俗化的思潮影响之下,提倡学习与明代语言差距较小的唐宋散文,强调‘学为文章,直抒胸臆,信手写出’,自由地表达作者独立的主體精神,在作品中能见到‘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唐顺之《荆川先生文集》卷七《答茅鹿门知县二》)”[9]归有光就是“唐宋派”里的佼佼者,深得此法之精要。
  五、小结
  综上所述,以《项脊轩志》为例,分析了归有光在文字间所蕴含的四种情感,“深情”是抵达灵魂深处的思念,“柔情”之儿女情怀已成无限的追忆,而“悲情”则是归有光生命深处巨大的忧伤。唯有“真情”才是一切感情的基础,是情感能打动人心的本源所在。“四情”之法的运用正是归有光散文抒写的精妙所在。
  可以说,《项脊轩志》是“四情”俱,而意蕴生。“归有光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尤其是痛苦情感的体验,是典型东方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东方式的情感,敏感、细腻而又温婉、缠绵没有过强的紧张感,没有爆发性,也不走极端。”[10]写悲情而不显悲,写柔情而不凸柔,一切都在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间呈现出来,如空气中自然流动的气息,在不知不觉之间各种情感已经浸入你的心间,令你或叹息或怅惘。这就是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明清小品散文的韵味所在。概言之,《项脊轩志》不仅表现出归有光高超的散文艺术,也饱含他至情至深的大爱情怀;同时呈现出了明清散文的古典意蕴之美。
  参考文献:
  [1]方铭.《前言》.明清散文选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
  [2][9]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7,17.
  [3]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3.
  [4][8]郭玉衡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8.
  [5][6]方铭.明清散文选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8,41.
  [7]转引贝京.归有光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39.
  [10]贝京.《绪论》.归有光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
其他文献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青霉素的应用往往不作皮试,但偶有青霉素过敏的发生。有报道表明,些母猪注射青霉素后有可能出现流产,我们遇到注射青霉素后母牛流产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
<正> 原癌基因EVI1位于人染色体3q26,编码一种DNA结合蛋白,研究表明EVI1基因重排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病有关。该基因可转录出两种mRNA产物即EVI1和EVI1-MDS1,本文旨
近年来.禽流感(AI)和鸡新城疫(ND)一直对我国的养鸡业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威胁。在规模化养鸡场中,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发病向非典型化发展,临床剖检中很难见到典型的
<正> 新近发现,biopyrrin作为胆红素氧化代谢产物,可考虑作为氧化应激的潜在标志物。有报道大鼠肝缺血和(或)再灌注模型尿biopyrrin含量增加,然而有关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稳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决定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办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而且教师往往不能控制好阅读教学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度,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也很难在阅读中学到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素养”一词自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起得到普遍使用,其广泛提出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讨论。其中对“素养”和“素质”二者间差异的讨论,使得“素养”的内涵更清晰。“素养”在一般词典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多强调由训练和实践得来。而“素质”在心理学中主要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很明显这种“先天”更强调“遗传”的作用,而不是“环境”。因此“素养”相较于“素质”更强调后天教养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开始对语文人本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创立了“语文人本教学”2014年,该项成果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尔后,我在省内外执教了-些示范课,《中国教育报》
距离产生美感,生活如此,高考作文的写作亦然.譬如第一人称的运用,除了能使阅卷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而外,更多的则是因为有"我"的约束,考生总是选择亲身经历的真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