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张薰华,1921年出生,江西九江人。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
30年前的上海浦东,桑田遍布、低矮简屋。如今,这片1210平方公里的土地高楼林立、焕然一新。
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巨大变迁中,离不开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土地批租”制度的思想来源,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薰华。
1984年,在港澳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张薰华基于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提交了论文《论社会主义经济中地租的必然性》,阐释“地租”在改革开放中城市建设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
这篇关于“土地批租”的论文,宛如改革开放后的一声春雷,催生“土地批租”政策,为中国土地批租制度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在长达75年的教学生涯里,这位著名的经济学“红色理论家”,始终坚持严谨的学术追求,尊重马克思主义,又不把马克思当作神。
今年,张薰华将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11月8日,作为“致敬大师”系列活动之一,庆祝张薰华先生从教75周年座谈会暨“经济规律探索”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中國土地批租制度理论奠基人
1921年,张薰华出生于江西九江市,1940年进入复旦大学农学院,1942年转入经济系并成为一名革命者。1949年上海解放后,他参与接管复旦大学,任上海解放后首届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之一。
1959年,为回应当时的“中苏论战”,张薰华发表《高速度和按比例的关系》一文,与前苏联统计学家论战速度和比例的关系问题。正是因为这篇公开刊登的论文,他的学术才能受到关注,被选入中共中央党校,师从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学文,从此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资本论》研究。
张薰华最为人熟知的贡献,是在国内首次提出“土地批租”的理论。他提出,土地是自然环境的要素,也是重要资源。马克思不仅在《资本论》中做了理论剖析,而且逻辑地导出:土地应该国有,并由地租来实现国有。根据以上机理,土地国有化不仅排除了土地私有制,而且排除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因为集体单位使用土地带来级差超额利润,也是社会转移来的价值,不是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同理,国有企业也不应无偿使用土地。无偿划拨土地实质上是将国有土地变为企业土地。
张薰华的研究奠定了城市土地使用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土地这个最重要的“要素”一下子活起来了。1986年10月,上海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对外商投资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第一次对土地进行有偿使用。此后,“土地批租”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普遍形式,也拉开了中国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帷幕。
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看来,张薰华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打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脉络,一生坚持科学、追求真理。而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蒋学模则评价,“张薰华的研究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影响深远。”
“每当遇到困难,我父亲总想起当年地下组织负责人、化学系学长陈以文的告诫:勤学习,勤工作,勤交友。正是这‘三勤’激励着他攻坚克难。”在座谈会上,张薰华之子张晓理表示。
常怀批判精神,追求“科学”与“规律”
1962年,张薰华回到复旦大学担任经济系主任,开始系统地讲授《资本论》。他讲解《资本论》完全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深入理顺其内在逻辑,抓住事物之间的根本联系,不断归纳、出新,形成自己的表述体系。
他授课和研究《资本论》的成果渐渐形成《提要》《脉络》和《中的数量分析》等著作,将马克思的原作提炼为逻辑清晰、内容精炼的文本。
张薰华对《资本论》的理解,还体现在他讲课的深入浅出和栩栩如生。1977级经济学院校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回忆,上张薰华的课既让人害怕,也是种享受。害怕,是因为课堂内容深入、方法灵活,学生不容易跟上节奏;享受,则是因为张薰华透彻的思路和精彩的讲解,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对于马克思提出的“从抽象到具体”演绎方法,朱民记得,张薰华在书桌上用手指画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圈,解释了“思维具体”。接着,张薰华又画了一个由大到小的圈,返身解释了“具体思维”的逻辑思路。一番开导使朱民顿时豁然开朗。
而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看来,张薰华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上世纪80年代,张薰华钻研《资本论》原著时发现,第二卷中一些计算公式有误,于是将错误指出并撰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在中国理论界,这是第一次有人敢于指出马克思著作中也存在着错误。“非常了不起,很多人可能不认为《资本论》中会有错误,即使发现了也不一定会指出,但是张薰华就敢讲。”陈诗一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认为,“科学”和“规律”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张薰华先生一生从事《资本论》研究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后学的影响。
以学院为家,对后辈充满关爱
张军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张薰华的情景。那是1981年,他刚刚考入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时任系主任的张薰华身穿一袭浅蓝色的中山装,带着一些江西口音,温和地向这群新学生致辞。多年过去,讲话的内容早已淡去,但那一抹浅蓝的身影却令张军铭记至今。
不过,本科四年里,张军没再有进一步接触张薰华的机会,直到研究生阶段,才修读了他开设的专门《资本论》的课程,课堂上,张薰华庖丁解牛般剖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方式让张军耳目一新。
在这门课上,张军最终获得了96分的成绩。直到前几年,他在看望张薰华夫妇的时候才得知,原来平日里感情不外露的老师竟然将自己的答卷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六页考卷至今都没有褪色。这份考卷现在“物归原主”,张军珍重地将它保存在书房里,“作为一种鞭策和激励”。
2006年后,张军搬入复旦大学第九宿舍,和昔日恩师做了邻居,在菜场经常能碰见老师和师母一同来买菜。每每偶遇,张薰华夫妇总会很关心张军的健康,经常叮嘱他:“每天要吃个番茄、吃点豆腐。”“真的像亲人一样。”是张军对张薰华的感怀。
在陈诗一的回忆中,张薰华对学院倾注的感情,宛如对自己的家:尽管年逾九十,只要腿脚还灵便,便坚持参加院里的学术活动,“坐在第一排和大家一起听、一起鼓掌、一起笑,就像学院里的在职教师一样。”
随着年龄增长,他腿脚逐渐不便,去学院的次数渐渐少了,然而每当院里晚辈去他家中或医院看望时,他总会细心询问与学院发展相关的问题,看望结束后,总是雷打不动地坚持把大家送到门口。
有一次,陈诗一去医院探望,当时张薰华已躺在病床上,仍坚持要送,“我们不同意,但是他很坚持,自己起身,一直走到病房门口送我们,对后辈、对待年轻人,他就是这样充满着关爱。”
在研讨会上,《规律探索积思录——张薰华先生文集》首发,共收录张薰华九十篇主要学术文章,以“《资本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和经济规律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研究”四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呈现其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同时,“大师风采·张薰华先生百年人生”展览亦拉开帷幕。
张薰华,1921年出生,江西九江人。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
30年前的上海浦东,桑田遍布、低矮简屋。如今,这片1210平方公里的土地高楼林立、焕然一新。
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巨大变迁中,离不开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土地批租”制度的思想来源,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薰华。
1984年,在港澳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张薰华基于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提交了论文《论社会主义经济中地租的必然性》,阐释“地租”在改革开放中城市建设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
这篇关于“土地批租”的论文,宛如改革开放后的一声春雷,催生“土地批租”政策,为中国土地批租制度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在长达75年的教学生涯里,这位著名的经济学“红色理论家”,始终坚持严谨的学术追求,尊重马克思主义,又不把马克思当作神。
今年,张薰华将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11月8日,作为“致敬大师”系列活动之一,庆祝张薰华先生从教75周年座谈会暨“经济规律探索”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中國土地批租制度理论奠基人
1921年,张薰华出生于江西九江市,1940年进入复旦大学农学院,1942年转入经济系并成为一名革命者。1949年上海解放后,他参与接管复旦大学,任上海解放后首届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之一。
1959年,为回应当时的“中苏论战”,张薰华发表《高速度和按比例的关系》一文,与前苏联统计学家论战速度和比例的关系问题。正是因为这篇公开刊登的论文,他的学术才能受到关注,被选入中共中央党校,师从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学文,从此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资本论》研究。
张薰华最为人熟知的贡献,是在国内首次提出“土地批租”的理论。他提出,土地是自然环境的要素,也是重要资源。马克思不仅在《资本论》中做了理论剖析,而且逻辑地导出:土地应该国有,并由地租来实现国有。根据以上机理,土地国有化不仅排除了土地私有制,而且排除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因为集体单位使用土地带来级差超额利润,也是社会转移来的价值,不是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同理,国有企业也不应无偿使用土地。无偿划拨土地实质上是将国有土地变为企业土地。
张薰华的研究奠定了城市土地使用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土地这个最重要的“要素”一下子活起来了。1986年10月,上海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对外商投资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第一次对土地进行有偿使用。此后,“土地批租”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普遍形式,也拉开了中国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帷幕。
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看来,张薰华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打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脉络,一生坚持科学、追求真理。而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蒋学模则评价,“张薰华的研究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影响深远。”
“每当遇到困难,我父亲总想起当年地下组织负责人、化学系学长陈以文的告诫:勤学习,勤工作,勤交友。正是这‘三勤’激励着他攻坚克难。”在座谈会上,张薰华之子张晓理表示。
常怀批判精神,追求“科学”与“规律”
1962年,张薰华回到复旦大学担任经济系主任,开始系统地讲授《资本论》。他讲解《资本论》完全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深入理顺其内在逻辑,抓住事物之间的根本联系,不断归纳、出新,形成自己的表述体系。
他授课和研究《资本论》的成果渐渐形成《提要》《脉络》和《中的数量分析》等著作,将马克思的原作提炼为逻辑清晰、内容精炼的文本。
张薰华对《资本论》的理解,还体现在他讲课的深入浅出和栩栩如生。1977级经济学院校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回忆,上张薰华的课既让人害怕,也是种享受。害怕,是因为课堂内容深入、方法灵活,学生不容易跟上节奏;享受,则是因为张薰华透彻的思路和精彩的讲解,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对于马克思提出的“从抽象到具体”演绎方法,朱民记得,张薰华在书桌上用手指画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圈,解释了“思维具体”。接着,张薰华又画了一个由大到小的圈,返身解释了“具体思维”的逻辑思路。一番开导使朱民顿时豁然开朗。
而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看来,张薰华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上世纪80年代,张薰华钻研《资本论》原著时发现,第二卷中一些计算公式有误,于是将错误指出并撰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在中国理论界,这是第一次有人敢于指出马克思著作中也存在着错误。“非常了不起,很多人可能不认为《资本论》中会有错误,即使发现了也不一定会指出,但是张薰华就敢讲。”陈诗一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认为,“科学”和“规律”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张薰华先生一生从事《资本论》研究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后学的影响。
以学院为家,对后辈充满关爱
张军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张薰华的情景。那是1981年,他刚刚考入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时任系主任的张薰华身穿一袭浅蓝色的中山装,带着一些江西口音,温和地向这群新学生致辞。多年过去,讲话的内容早已淡去,但那一抹浅蓝的身影却令张军铭记至今。
不过,本科四年里,张军没再有进一步接触张薰华的机会,直到研究生阶段,才修读了他开设的专门《资本论》的课程,课堂上,张薰华庖丁解牛般剖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方式让张军耳目一新。
在这门课上,张军最终获得了96分的成绩。直到前几年,他在看望张薰华夫妇的时候才得知,原来平日里感情不外露的老师竟然将自己的答卷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六页考卷至今都没有褪色。这份考卷现在“物归原主”,张军珍重地将它保存在书房里,“作为一种鞭策和激励”。
2006年后,张军搬入复旦大学第九宿舍,和昔日恩师做了邻居,在菜场经常能碰见老师和师母一同来买菜。每每偶遇,张薰华夫妇总会很关心张军的健康,经常叮嘱他:“每天要吃个番茄、吃点豆腐。”“真的像亲人一样。”是张军对张薰华的感怀。
在陈诗一的回忆中,张薰华对学院倾注的感情,宛如对自己的家:尽管年逾九十,只要腿脚还灵便,便坚持参加院里的学术活动,“坐在第一排和大家一起听、一起鼓掌、一起笑,就像学院里的在职教师一样。”
随着年龄增长,他腿脚逐渐不便,去学院的次数渐渐少了,然而每当院里晚辈去他家中或医院看望时,他总会细心询问与学院发展相关的问题,看望结束后,总是雷打不动地坚持把大家送到门口。
有一次,陈诗一去医院探望,当时张薰华已躺在病床上,仍坚持要送,“我们不同意,但是他很坚持,自己起身,一直走到病房门口送我们,对后辈、对待年轻人,他就是这样充满着关爱。”
在研讨会上,《规律探索积思录——张薰华先生文集》首发,共收录张薰华九十篇主要学术文章,以“《资本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和经济规律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研究”四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呈现其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同时,“大师风采·张薰华先生百年人生”展览亦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