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殊不知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入门数学的关键,这样很容易误导同学们的学习方向,不会自主学习和触类旁通,这是目前数学教学的一个短板,因此,老师务必从数学素养入手展开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核心思维,让数学素养在小学时期就生根发芽,这样素养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学习中慢慢提升,根深蒂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从小学时期开始数学教学并不只是为日后学生高难度的学习做铺垫,还可以培養同学们在数学学习道路上的好心态以及好习惯,同时也可以为同学们未来的数学道路铺好垫脚石,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同学们,也可以说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指路明灯,倘若老师重视培育同学们的数学素质和真实实力,那么同学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受益良多,相反地,倘若老师没有重视素养和能力的教学,那么同学们就不会真正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缺乏观念,导致学习方向是卷子上的分数,而对核心素养和内在实力没有需求。所以身为老师就应该做好培育小学生数学素养和潜在能力的教学工作,这样学生们才可以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思考
现如今,小学数学的素养教育并没有被大部分人所知晓和深入了解,因为大部分人注重卷子上反馈出来的分数和未来可以到达的分数,却不清楚要想取得稳定又优异的成绩首先需要的就是学好数学素养,然而,很多小学老师都没有重视这些,都是更看重眼下卷子的分数,导致学生眼里只有卷面分数,在老师教学过后可以学到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记笔记、练习并且做到不懂就问,这些要求的目标方向都是希望同学们可以将老师的课堂完全吸收,将书本上的知识熟知并可以运用,这仅是培育同学们数学素养的其中一个步骤。倘若长此以往,不注重培育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同学们一定无法拥有数学的核心素养,这不但影响了现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导致未来的学习遇到荆棘,所以身为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育,从小学时期开始培育,促使同学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学到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学到许多技巧,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方法
想要培育好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必须有老师和同学两方共同努力,因为小学生缺乏对于数学素养的了解,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老师也不能自己一个人单方向就能培育出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做好规划,想好教学的方式,并需要同学们的全力配合,两方共同努力方可实现素养的培育成功。
2.1 培育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认为小学阶段的同学们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可以在学习道路上依靠老师,学习的不同时期都需要不同的老师进行专业教学,不然或许会失去许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最后产生不想学习的念头。其实这样做无可非议,小学时期的同学们的确需要依靠老师的指点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愈加得心应手,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要做到事必躬亲,很多同学们遇到做不出来数学题的时候,径直去问老师的正确答案方向,倘若同学是进行多方面的运算在某一步骤出现问题了,寻求老师帮助其理清思路,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同学缺乏独自思考的过程,特别容易的题目也不愿意自己计算,遇到小问题不自己仔细想清楚,直接去询问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甚至只想知道最终结果的答案而不是运算过程,更有甚者题目审错了或者没有审完就去询问任课教师,有的时候不但只有同学们会犯这样的错误,老师也有一些不对的做法,比如有的同学在独自做练习题的时候,老师在一旁检查时发现错误会直接指出并告诉同学正确思路,或者发现同学有卡顿情况就会提醒正确思路,从而打破了同学原来的计算过程,导致许多同学缺乏独自思考的能力,数学素养要培育好的日期也是遥不可及。老师务必做到监督同学们独自思考,要拥有自己的计算角度和思路,如果遇到卡住的步骤或者不会的题目也务必进行多角度思考,明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相对应的知识点,这样在老师讲解的时候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清楚自己的弱项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培育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每个时期的数学学习中都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不可或缺的一步。
2.2 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老师想要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需要培育同学们的独自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培育同学们的发散性思考能力。发散性思考是指同学们可以将学习过的知识活学活用,触类旁通,会做一道题目就可以做出一样类型的其他题目,并且可以做一道题目运用多种角度展开计算,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好习惯。在进行这一点的培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一些题目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解答。比如在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时,在中级阶段,学生会接触到连除的现象,在遇到类似“12÷2÷3=”的题目时,学生可以直接一个个挨着进行解答,12÷2=6,6÷3=2,能得出最后答案是2,也可以通过活用乘法结合律,把原题目转化为“12÷(2×3)=12÷6=2”的方法得出最后答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乘除法的转化更加自如和了解,也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维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但需要培育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能力,还需要培育同学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知识和素养同时发展,同时进步,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琼.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17(11):139-140.
[2] 何凤秋.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8(9).
[3] 张鑫艳.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9(1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从小学时期开始数学教学并不只是为日后学生高难度的学习做铺垫,还可以培養同学们在数学学习道路上的好心态以及好习惯,同时也可以为同学们未来的数学道路铺好垫脚石,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同学们,也可以说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指路明灯,倘若老师重视培育同学们的数学素质和真实实力,那么同学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受益良多,相反地,倘若老师没有重视素养和能力的教学,那么同学们就不会真正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缺乏观念,导致学习方向是卷子上的分数,而对核心素养和内在实力没有需求。所以身为老师就应该做好培育小学生数学素养和潜在能力的教学工作,这样学生们才可以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思考
现如今,小学数学的素养教育并没有被大部分人所知晓和深入了解,因为大部分人注重卷子上反馈出来的分数和未来可以到达的分数,却不清楚要想取得稳定又优异的成绩首先需要的就是学好数学素养,然而,很多小学老师都没有重视这些,都是更看重眼下卷子的分数,导致学生眼里只有卷面分数,在老师教学过后可以学到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记笔记、练习并且做到不懂就问,这些要求的目标方向都是希望同学们可以将老师的课堂完全吸收,将书本上的知识熟知并可以运用,这仅是培育同学们数学素养的其中一个步骤。倘若长此以往,不注重培育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同学们一定无法拥有数学的核心素养,这不但影响了现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导致未来的学习遇到荆棘,所以身为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育,从小学时期开始培育,促使同学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学到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学到许多技巧,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方法
想要培育好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必须有老师和同学两方共同努力,因为小学生缺乏对于数学素养的了解,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老师也不能自己一个人单方向就能培育出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做好规划,想好教学的方式,并需要同学们的全力配合,两方共同努力方可实现素养的培育成功。
2.1 培育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认为小学阶段的同学们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可以在学习道路上依靠老师,学习的不同时期都需要不同的老师进行专业教学,不然或许会失去许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最后产生不想学习的念头。其实这样做无可非议,小学时期的同学们的确需要依靠老师的指点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愈加得心应手,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要做到事必躬亲,很多同学们遇到做不出来数学题的时候,径直去问老师的正确答案方向,倘若同学是进行多方面的运算在某一步骤出现问题了,寻求老师帮助其理清思路,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同学缺乏独自思考的过程,特别容易的题目也不愿意自己计算,遇到小问题不自己仔细想清楚,直接去询问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甚至只想知道最终结果的答案而不是运算过程,更有甚者题目审错了或者没有审完就去询问任课教师,有的时候不但只有同学们会犯这样的错误,老师也有一些不对的做法,比如有的同学在独自做练习题的时候,老师在一旁检查时发现错误会直接指出并告诉同学正确思路,或者发现同学有卡顿情况就会提醒正确思路,从而打破了同学原来的计算过程,导致许多同学缺乏独自思考的能力,数学素养要培育好的日期也是遥不可及。老师务必做到监督同学们独自思考,要拥有自己的计算角度和思路,如果遇到卡住的步骤或者不会的题目也务必进行多角度思考,明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相对应的知识点,这样在老师讲解的时候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清楚自己的弱项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培育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每个时期的数学学习中都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不可或缺的一步。
2.2 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老师想要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需要培育同学们的独自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培育同学们的发散性思考能力。发散性思考是指同学们可以将学习过的知识活学活用,触类旁通,会做一道题目就可以做出一样类型的其他题目,并且可以做一道题目运用多种角度展开计算,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好习惯。在进行这一点的培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一些题目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解答。比如在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时,在中级阶段,学生会接触到连除的现象,在遇到类似“12÷2÷3=”的题目时,学生可以直接一个个挨着进行解答,12÷2=6,6÷3=2,能得出最后答案是2,也可以通过活用乘法结合律,把原题目转化为“12÷(2×3)=12÷6=2”的方法得出最后答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乘除法的转化更加自如和了解,也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维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但需要培育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能力,还需要培育同学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知识和素养同时发展,同时进步,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琼.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17(11):139-140.
[2] 何凤秋.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8(9).
[3] 张鑫艳.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