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讨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数字鸿沟的新的发展态势,从智能手机、互联网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新媒体的发展与我国数字鸿沟的关系。在互联网普及化的今天,探讨数字鸿沟形成的主要动因及其影响因素,致力于打破数字鸿沟马太效应的怪圈,为逾越这一鸿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数字鸿沟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其确切定义业界与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问题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定义中,我比较赞成由匡文波所提出的即新媒体是借助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根据其本质特征,我认为目前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因为只有此三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由于互动性数字电视目前尚未普及故暂不作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兴起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然而,在面对数字技术带给我们享受的同时,新的不平等和新的社会分化也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数字鸿沟问题。在我国,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强烈关注。
关于数字鸿沟的定义也很多,在这里本文引用魏硕、王聪所提出的即数字鸿沟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数字鸿沟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差别只是鸿沟大小的异同,其形成原因大同小异。我国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与国家政策环境相关。二是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平衡。三是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影响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数字鸿沟”这一概念强调信息时代知识获取在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分布呈现马太效应。可以知道,数字鸿沟的形成与个人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从个人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水平等指标都会影响到数字鸿沟的形成。
我国目前数字鸿沟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大的方面看,东西部地区在互联网办公、企业数字化程度、企业网站以及网店的比例上的数字鸿沟比较严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则更加严峻。从小的方面来看,学历在小学以下和初高中的人群相比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而年龄在五十以上的网络人数在所有网络人数当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我国数字鸿沟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因素、教育程度因素和年龄因素等的影响,其中特别是年龄方面,老年人上网所占的比率较低,说明贫僧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上明显有落后倾向。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环境下,数字鸿沟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由于数字鸿沟,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差距不断地扩大,使得社会的发展变得不平衡。其次,由于数字鸿沟,信息共享的程度有所下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信息共享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信息差距的加大使得信息共享难以进行。最后,数字鸿沟使得信息弱势群体不断地远离信息社会,不利于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如果数字鸿沟得不到弥补的话,势必会形成马太效应,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且它所引起的贫富分化必将恶化社会关系,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可以说消除数字鸿沟在我国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缩小数字鸿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信息扶贫加大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借助推广信息技术和开展信息活动的方式解决人们信息贫困的问题,具体方式有:为贫困者提供劳务、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与咨询服务;沟通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推广适合贫困地区使用的农业使用信息技。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平等会剥夺“信息穷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从而形成新的社会排挤效应,以致形成新的社会分化效应。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其通信技术水平和使用网络的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使其能够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信息通信技术,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落后的地区能够有多一点的机会购买和使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有效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刺激相关部门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实时的信息资源,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二)全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化、全球化极速普及的21世纪,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资源已经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两年,我国的互联网普及进程虽然仍在加速,但已明显放缓,互联网自从诞生后,即被寄予希望成为填平数字鸿沟的有力工具,但要真正缩小数字鸿沟,仅仅靠推广电脑与互联网是不够的,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重要。原因非常简单,数字鸿沟的出现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那些贫穷的国家,很少人拥有电脑更不要说接触互联网,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媒介选择的角度来说,手机比互联网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和接触门槛低的特点。手机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持续性电力的要求不高,即使是不会阅读、不会写字的文盲也能使用。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手机将越来越演化为人们的掌上微型“上网本”。手中持有一部手机.就意味着站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人口处。轻轻触动按钮.整个世界将从此开启。
(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影响受众对高质信息的接触以及受众对信息的偏好和理解能力。传统媒介受众、新媒介受众的分野,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变得模糊不清。个体常常既使用传统媒介,又使用新媒介。繁忙的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处理。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首先要培养受众对切合生活利益的严肃信息的兴趣,其次,要提高受众的阅读能力,最后要增强他们的传播互动行为。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的形成涉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要缩小数字鸿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很多时候要因地制宜。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并消除数字鸿沟,才能使人类早日实现无障碍的信息获取。
参考文献
[1]魏硕,王聪.浅析我国数字鸿沟现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刘瑾鸿.能否用手机填平数字鸿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5).
[3]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Z].论坛.
[4]孟庆兰,侯宏皎.网络信息传播与数字鸿沟[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2).
[5]乔新玉,张国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贫富差距:信息鸿沟[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数字鸿沟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其确切定义业界与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问题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定义中,我比较赞成由匡文波所提出的即新媒体是借助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根据其本质特征,我认为目前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因为只有此三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由于互动性数字电视目前尚未普及故暂不作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兴起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然而,在面对数字技术带给我们享受的同时,新的不平等和新的社会分化也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数字鸿沟问题。在我国,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强烈关注。
关于数字鸿沟的定义也很多,在这里本文引用魏硕、王聪所提出的即数字鸿沟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数字鸿沟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差别只是鸿沟大小的异同,其形成原因大同小异。我国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与国家政策环境相关。二是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平衡。三是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影响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数字鸿沟”这一概念强调信息时代知识获取在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分布呈现马太效应。可以知道,数字鸿沟的形成与个人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从个人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水平等指标都会影响到数字鸿沟的形成。
我国目前数字鸿沟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大的方面看,东西部地区在互联网办公、企业数字化程度、企业网站以及网店的比例上的数字鸿沟比较严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则更加严峻。从小的方面来看,学历在小学以下和初高中的人群相比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而年龄在五十以上的网络人数在所有网络人数当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我国数字鸿沟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因素、教育程度因素和年龄因素等的影响,其中特别是年龄方面,老年人上网所占的比率较低,说明贫僧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上明显有落后倾向。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环境下,数字鸿沟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由于数字鸿沟,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差距不断地扩大,使得社会的发展变得不平衡。其次,由于数字鸿沟,信息共享的程度有所下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信息共享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信息差距的加大使得信息共享难以进行。最后,数字鸿沟使得信息弱势群体不断地远离信息社会,不利于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如果数字鸿沟得不到弥补的话,势必会形成马太效应,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且它所引起的贫富分化必将恶化社会关系,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可以说消除数字鸿沟在我国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缩小数字鸿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信息扶贫加大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借助推广信息技术和开展信息活动的方式解决人们信息贫困的问题,具体方式有:为贫困者提供劳务、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与咨询服务;沟通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推广适合贫困地区使用的农业使用信息技。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平等会剥夺“信息穷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从而形成新的社会排挤效应,以致形成新的社会分化效应。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其通信技术水平和使用网络的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使其能够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信息通信技术,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落后的地区能够有多一点的机会购买和使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有效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刺激相关部门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实时的信息资源,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二)全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化、全球化极速普及的21世纪,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资源已经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两年,我国的互联网普及进程虽然仍在加速,但已明显放缓,互联网自从诞生后,即被寄予希望成为填平数字鸿沟的有力工具,但要真正缩小数字鸿沟,仅仅靠推广电脑与互联网是不够的,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重要。原因非常简单,数字鸿沟的出现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那些贫穷的国家,很少人拥有电脑更不要说接触互联网,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媒介选择的角度来说,手机比互联网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和接触门槛低的特点。手机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持续性电力的要求不高,即使是不会阅读、不会写字的文盲也能使用。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手机将越来越演化为人们的掌上微型“上网本”。手中持有一部手机.就意味着站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人口处。轻轻触动按钮.整个世界将从此开启。
(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影响受众对高质信息的接触以及受众对信息的偏好和理解能力。传统媒介受众、新媒介受众的分野,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变得模糊不清。个体常常既使用传统媒介,又使用新媒介。繁忙的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处理。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首先要培养受众对切合生活利益的严肃信息的兴趣,其次,要提高受众的阅读能力,最后要增强他们的传播互动行为。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的形成涉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要缩小数字鸿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很多时候要因地制宜。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并消除数字鸿沟,才能使人类早日实现无障碍的信息获取。
参考文献
[1]魏硕,王聪.浅析我国数字鸿沟现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刘瑾鸿.能否用手机填平数字鸿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5).
[3]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Z].论坛.
[4]孟庆兰,侯宏皎.网络信息传播与数字鸿沟[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2).
[5]乔新玉,张国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贫富差距:信息鸿沟[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