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的描述人性的光辉

来源 :快乐作文(7.8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他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敬畏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将其观察所得详细地记入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
  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大部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鸿篇巨制。
  《昆虫记》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出版,享誉全世界。
  【精彩选段】
  蝉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惯,因为我是与它同住的。7月初,它就占据了靠我屋子门前的那棵树。我是屋里的主人,门外它就是最高的统治者,不过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会让人觉得舒服。蝉初次被发现是在夏至。在行人很多、有太阳光照着的道路上,有好些圆孔,与地面相平,大小约如人的手指。在这些圆孔中,蝉的蛴螬从地底爬出来,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它们喜欢特别干燥而阳光充沛的地方。因为蛴螬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焙过的泥土与沙石。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最使人注意的,就是这个约一寸口径的圆孔,四边一点儿尘埃都没有,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在它的窝巢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蝉则不同,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在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蛴螬是从地底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门口的生路,因为当初并没有门,所以它不是在门口堆积尘土的。蝉的隧道大都是深达15至16寸,一直通行无阻,下面的部分较宽,但是在底端却完全关闭起来。在做隧道时,泥土搬移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崩裂下来呢?谁都以为蝉是用了有爪的腿爬上爬下的,而这样却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房子塞住。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的聪明同他们一样,它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这种黏液是藏在它身子里的,用它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须上的,它可以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容易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对于它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去到日光下的时候,它必须知道外面的气候如何。所以它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做成一道坚固的墙壁,适宜于它上下爬行。在隧道的頂端,它留着手指厚的一层土,用以保护并抵御外面空气的变化,直到最后的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以便测知气候的状况。 假使它估计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当纤弱的蛴螬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隧道底下。但是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了。在它肿大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液汁,可以利用它避免穴里面的尘土。当它掘土的时候,将液汁倒在泥土上,使它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了。蛴螬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便把烂泥挤进干土的缝隙里。因此,当它在顶端出口处被发现时,身上常有许多湿点。蝉的蛴螬,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枝灌木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当时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已完全蜕出了。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儿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于是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又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用这种运动,把身体的尖端从鞘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在短时期内,这个刚被释放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没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于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棕色的色彩出现,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9点钟取得树枝,大概在12点半,弃下它的皮飞去。那壳有时挂在枝上有一两个月之久。
  蝉的音乐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工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人一样。有一回,我借来两枝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要用这么多。我将它放在门外的筱悬木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于什么。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儿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儿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的!
  【选段赏读】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作者敏锐的观察,科学的思考,生动的描写。作者写蝉营造地穴的过程,文字明确,条理分明,丝丝入扣,有理有据,情趣盎然,令人大开眼界。写蝉的鸣唱,一步步揭示了蝉其实是一个聋子这样一个破天荒的秘密,既富有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
  在真切细腻的描述中,洋溢着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
  【读书卡片】
  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文字,细加品味。
  2.蝉是怎么营造地穴的?画出相关的文字。
其他文献
陋室铭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爱莲说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期刊
①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是一只非常勤奋的“猴子”,每天要绕地球飞行15圈,从不偷懒。  ②“悟空”是我国第一颗主要用来探测暗物质的人造卫星。其实,它就是一台空间望远镜,担负着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任务。  ③一般人听到“暗物质”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为什么要寻找它?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不到的物质
期刊
摘 要:出狱人保护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中最易遗忘的死角。鉴于因自身社会生活能力的下降和就业谋生的困难,出狱人重返社会必然遭遇巨大的阻力。以重庆市为例,由于相关规定随劳教废除而被清理出现滞后,以致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福利制度的结合部位存在法律空白。以地方立法方式倒逼政府部门扩大社会福利范围,不失为改变保护不力现状的有效路径。地方可以采取先行先试的方式,制定《出狱人社会保护条例》,落实其基本生活和医
期刊
写作指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味的佳肴需用食材来烹饪,锦绣的衣服需用衣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需用木材来建造,同样,佳作华章需用材料来构建。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材,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中选出作文所需要的材料。  选材就是根据行文主旨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这就如蜜蜂采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与“微”传播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普通大众可以借助“微”传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网络世界价值观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作为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个层级传播无缝贯通的“微”传播将大有作为。本文具体探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与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新媒介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新媒介
期刊
作者简介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首届全国中学语文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改新星,省级优秀班主任,省级骨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几十所师范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  陈晓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  司艳平: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浙江省永康外国语学校。  魏志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山东省济南市辛
期刊
我的耳边,似乎又传来了一声声热情的叫卖声……  他,是我家楼下老杨豆花店的老板,大家都称他“杨叔”。  杨叔呢,是一个典型的老实人,为人热情、憨厚。他有一张胖胖的圆脸,肤色黝黑,让人一看便知他生活的艰辛。双手粗糙,有很多老茧,定是干了很多重活。但即使这样,杨叔脸上依然常常挂着朴实的笑容。  这天,好好的天气竟发起了脾气,下了场大雨。轰隆隆的雷声和急速的雨滴使我不得已停了下来,在杨叔的店外站着,等待
期刊
提起我们的班长高秋燕,谁人不夸?班主任夸她是“得力助手”,同学夸她是“学习标兵”,校团支部授予她“优秀团员”荣誉证书。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她吧。  高秋燕,中等个儿,圆脸盘,扎着羊角辫,喜欢穿件浅红色外衣,脚下一双宽口布鞋。这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儿。虽然看穿戴长相算不得“窈窕淑女”,可千万别小瞧她呀,诸位请听我一一道来。  得力助手  高秋燕是我们班竞争上岗的第二任班长。她一上任就再也没有下来,
期刊
【名师导航】  自然风景,是同学们非常喜欢并且容易出彩的一种取材方向。综观201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优秀作文,不少考生便是凭借出彩的景物描写登上了满分的舞台。如何才能栩栩如生地展示自然之美、融入动人之情、挖掘生命之理呢?以下三种方法,均是使作文出彩的好技巧。  一、通篇寫景,内容新颖脱俗  成千上万的考生在考场上同题写作,要想让作文脱颖而出,实非易事。评卷老师指出,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选择景
期刊
青春是一场远行,风景与荆棘相伴。  ——题记  6月,初夏气息渐浓。听闻荷花在这个季节会开得很好,我便搭车前往荷花塘,急于一睹荷花的美丽姿态。不知是不是来得太早,满塘的荷花竟然一朵都没有盛开,我心中的惆怅涌上来。一阵气恼,我转身打算离开,却被湖边的绿色植物吸引住了目光。  风吹过荷塘边的那些长叶植物,将它们吹得不住地摇摆。记得老师曾经讲过这植物叫蒲草。它们没有主茎干,几片叶子便是一株,从水中一直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