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标准》也特别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特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这种思维特点是:在一般人觉得没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通过猜测、设想、验证。以带有独创性的见解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景,诱发创新意识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要学生“乐知” ,学习效果一定明显。可见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选取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相连的内容、题材,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展开思路,勇敢发言,积极争论。例如,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3、30、3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3米=30分米=3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 3元=30角=3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二、指导观察,打开思维探索的大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三、引导想象,放飞思维探索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四、多角度训练,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1、发散思维,增加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思维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并进行加工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以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百分率”一课时,对于习题“某班有学生50人,某天缺勤1人,求这天的出勤率”,当学生用常规思路(教材思路)“(50-1)÷50”算出答案为98%时,我问学生,能否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样,学生便被带进了独立建构解题思路的创造性境界。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1-1÷50)=1-2%=98%”这样一个颇具“创造性”的解题思路。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用不同方法和不同运算过程分析解答数学习题,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2、逆向思维,提高思维的创新性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
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一块练习。例如:1、小明有20朵花,比小刚多3朵。小刚有几朵花?2、小明有20朵花,比小明朵3多。小刚有几朵花?3、小明有20朵花,比小刚少3朵。小刚有几朵花?分别解答后,比较这几道题的异同及联系。
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坚信,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数学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创造教育之花,获得丰硕的创造教育之果!
一、创设情景,诱发创新意识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要学生“乐知” ,学习效果一定明显。可见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选取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相连的内容、题材,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展开思路,勇敢发言,积极争论。例如,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3、30、3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3米=30分米=3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 3元=30角=3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二、指导观察,打开思维探索的大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三、引导想象,放飞思维探索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四、多角度训练,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1、发散思维,增加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思维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并进行加工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以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百分率”一课时,对于习题“某班有学生50人,某天缺勤1人,求这天的出勤率”,当学生用常规思路(教材思路)“(50-1)÷50”算出答案为98%时,我问学生,能否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样,学生便被带进了独立建构解题思路的创造性境界。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1-1÷50)=1-2%=98%”这样一个颇具“创造性”的解题思路。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用不同方法和不同运算过程分析解答数学习题,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2、逆向思维,提高思维的创新性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
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一块练习。例如:1、小明有20朵花,比小刚多3朵。小刚有几朵花?2、小明有20朵花,比小明朵3多。小刚有几朵花?3、小明有20朵花,比小刚少3朵。小刚有几朵花?分别解答后,比较这几道题的异同及联系。
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坚信,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数学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创造教育之花,获得丰硕的创造教育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