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建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国内外对框架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接近倒塌五个阶段;提出填充墙框架结构各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参数和标准,在统计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其不同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以等效压杆模型模拟填充墙,采用能力谱方法比较无墙和含墙型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将填充墙框架的实际层间位移与所提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构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均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dividing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frame struc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the filled frame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basic intact, lightly damaged, moderately destroyed, severely damaged and nearly collaps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a large number of test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layer displacement angle limit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performance levels are proposed. The equivalent wall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wall infill. The ability spectrum method is used to compare the response of wallless and wall-mounted frame under earthquake. The actual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of infilled wall frame is compared with the proposed performance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In the event of rare earthquakes and meet the predetermined performance targets.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SCADA/EMS为代表的调度监测系统是在潮流水平上的电力系统稳态行为监测系统,缺点是不能监测和辨识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部分带有同步定时的故障录波装置缺少全局算法和必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很多新业务的开展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造成企业的成本增加,降低了工作效率,内部审计外部化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首先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动机具有专业
作为燃煤型火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控制系统,锅炉汽机协调控制系统对外起到调峰、调频的作用,对内又能稳定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成熟、有效的协调控制系统,来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患者临床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30例临床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介入治疗,肝区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猛,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的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于从调度运行的角度
《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在庆阳市农村保险市场呈现出迅猛的业务发展势头,该保险在为保险公司和贷款行(社)创造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提高了行(社)放贷的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