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不能把习惯当自然。用自己敏銳的视角去发现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并且争取多方力量着手改变。在观察学生的行为现象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改变现状,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挖掘、捕捉现象背后的内容,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才可能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关键词:行为干预;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暑假里,学校安排我新学期带新的班级,与原班主任交接时,他特别向我提到一个叫“飞飞”的自闭症男孩儿——说:“飞飞不在学校吃午饭!”不吃午饭?常言道“早吃好,午吃饱”,可见午饭在人的一天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孩子不吃午饭,可真是件怪事。
刚刚开学,我特别注意到这个孩子,这是一个身高一米三几满脸稚气的小男孩儿, 午饭的时候到了,我亲自把饭端到了他的面前。飞飞一看到摆在桌上的饭盒,就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飞飞,吃饭啦!”听到“吃饭”二字,看到我站在他面前,飞飞用力的捂着自己的耳朵,头深深的扎进桌子底下,嘴里叽叽咕咕,急促的说着什么。我刚一离开,他就转身离开桌子在教室后面焦虑的走来走去,丝毫没有吃饭的意思。整个中午飞飞没有正眼看过饭盒一眼,似乎吃午饭对他来讲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午休过后,起床的时间到了,飞飞不停地在打嗝。可能是发现我的“包容”,一连几天一到午饭时间飞飞就做出那么痛苦的样子拒绝吃饭。午休后,总是不停的打嗝。不吃饭还这么打嗝,这真是个怪现象!
带着这个问题,我从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中午人体肠胃蠕动活跃,会产生大量酸性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而孩子不吃午饭,胃是空的,酸性消化液在胃肠的蠕动下会产生大量气体。就会不停的打嗝。这正是他不吃午饭的结果。同时我想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我决定放学与家长沟通这件事情,家校合作一起矫正孩子的“怪癖”。争取到了家长的支持,我开始引导飞飞吃午饭。
第一天,我把饭盒放到飞飞面前,他一下子站起身跑开了。我追上他,学着他早上在妈妈面前许下的“诺言”把他劝回了座位,对他说:“老师知道飞飞,好久没在学校吃饭,有些不习惯。今天,你还可以不吃,但要把饭盒盖打开!”孩子的眼神回避着我。我说:“那好,飞飞不打开,老师帮忙,我来打可以吗?”——“行!行!”饭盒打开了,孩子迅速的扫了一眼,就忙着躲开了。下午放学,我把飞飞送到他妈妈面前,说飞飞今天表现很好,说话算数,飞飞妈妈非常高兴,看到妈妈的笑脸,飞飞也露出了稚气的笑容。接着我说:“飞飞妈妈,今天孩子有进步,应该给予奖励!”飞飞妈妈高兴的连声说“好!好!”——看着母子的背影,我也笑了。
第二天,一大早,飞飞和妈妈早早的来到学校。当着家长的面,我又向飞飞提出了要求,在妈妈的说服下,飞飞点头答应了。中午,又到了吃饭的时间,见饭盒端上了桌,飞飞还想让我帮忙打开饭盒盖,被我拒绝了,并反复强调,早上飞飞在妈妈面前的许诺。在我的坚持下,飞飞的一只手微微抬了抬,见状我忙说:“对了!飞飞答应妈妈,要听老师的话,就一定能做到!”听到我提到了妈妈,飞飞终于伸出了一只手“对!——对!——对了!把饭盒打开。”顺着他的动作,我鼓励道。终于飞飞自己打开了饭盒。
——就这样,我坚持着,每天突破一点点。
几个星期后,这一天是星期五,孩子们都很清楚,中午家长就会来接。看我站在身边,就像例行任务似的,飞飞把饭盒打开摆在自己面前。我告诉他说,今天又有新任务!必须亲手把装勺的塑料袋打开,把勺放到饭盒里,完成了才可以回家。飞飞试着等了一会,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吃得快的已经去送饭盒了,可是,我还站在他的身边,没有一点妥协的样子,才很不情愿。把装勺的塑料袋拿了起来——。
一个双休日过去了,怕孩子忘记。午饭时我特意站到了飞飞的身边说:“今天的任务是用勺拌饭。”孩子不很困难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的一天,有炸鸡排,饭盒打开了,勺子打开了,飞飞打量着饭菜,延续着前一天的操作——用勺拌饭,一边拌一边闻,突然拿起了一块鸡排,闻了又闻,嘴巴动了动,又放到眼前看了看,接下来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终于有了第一次!飞飞终于开始吃饭了。又过了一天,飞飞打开了饭盒发现有炸小串,很感兴趣,先吃掉了小串,然后,拌饭吃了起来。有了昨天的开始,又看到他的这个表现,我非常高兴。不再“蹲守”在他旁边。送饭盒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飞飞的盒饭已经精光。放学的时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长。飞飞妈妈非常高兴。一个劲对我说,“老师,真好!太好了!”连着一个星期,在我们的督促下,孩子的中午饭都能吃的干干净净了。
几个月过去了,对于飞飞的行为干预有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做法是成功的:
1、态度温和而不轻易妥协。对于像飞飞这样的自闭症学生,让他们从教师的态度中感受到对自己的关爱,是他们接纳老师的第一步。在整个行为干预过程中,我始终从关爱的角度出发,始终守候在学生身边,始终带着微笑,对学生不训斥,不责备,用“温柔的坚持”赢得了孩子的心,也赢得了最终的教育成果。
2、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任何一个行为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在一天两天内突然消失。整个行为干预的过程中,每天都对学生有要求,但要求都不“过分”只是在巩固前一天成果的基础上有一点点突破。这样将难度分解,给学生时间,使学生心理逐步发生了转变,不良习惯慢慢的被改变。
3、联合家长而不孤军奋战。家长是孩子最亲最近的人,在对学生的问题上,争取到家长的认同与合作将事半功倍。在行为干预整个过程中,与家长了解情况,建议家长减少给学生小零食,当面交流意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鼓励。这样家校一致的做法,是转变学生行为的一大法宝。
[反思]
几个月过去了,飞飞已经习惯中午和同学们共进午餐。飞飞的转变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怎样看待学生身上的习惯?怎样才能有效改善?
1、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不能把习惯当自然。在特殊教育领域,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会造就出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使得个体差异显著。也会造就学生不同的习惯。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有好有坏,好的习惯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坏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成长,更有甚者会危害健康,因此必须改变。作为教育者,承认学生差异存在的同时,应该不把学生表现都看成是“就这样”,学生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去调试,因此教师要用自己敏锐的视角去发现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并且争取多方力量着手改变。不能把所谓的习惯当成自然的事情,不能顺其自然。
2、在观察学生的行为现象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当与学生面对面时,他的举手投足,都会传达出一些信息,都具有着一定的意义,捕捉到信息,解码获得意义,教师就找到了解开学生问题的钥匙。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改变现状,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观察的目的不是记录,而是挖掘、捕捉现象背后的内容,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才可能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关键词:行为干预;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暑假里,学校安排我新学期带新的班级,与原班主任交接时,他特别向我提到一个叫“飞飞”的自闭症男孩儿——说:“飞飞不在学校吃午饭!”不吃午饭?常言道“早吃好,午吃饱”,可见午饭在人的一天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孩子不吃午饭,可真是件怪事。
刚刚开学,我特别注意到这个孩子,这是一个身高一米三几满脸稚气的小男孩儿, 午饭的时候到了,我亲自把饭端到了他的面前。飞飞一看到摆在桌上的饭盒,就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飞飞,吃饭啦!”听到“吃饭”二字,看到我站在他面前,飞飞用力的捂着自己的耳朵,头深深的扎进桌子底下,嘴里叽叽咕咕,急促的说着什么。我刚一离开,他就转身离开桌子在教室后面焦虑的走来走去,丝毫没有吃饭的意思。整个中午飞飞没有正眼看过饭盒一眼,似乎吃午饭对他来讲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午休过后,起床的时间到了,飞飞不停地在打嗝。可能是发现我的“包容”,一连几天一到午饭时间飞飞就做出那么痛苦的样子拒绝吃饭。午休后,总是不停的打嗝。不吃饭还这么打嗝,这真是个怪现象!
带着这个问题,我从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中午人体肠胃蠕动活跃,会产生大量酸性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而孩子不吃午饭,胃是空的,酸性消化液在胃肠的蠕动下会产生大量气体。就会不停的打嗝。这正是他不吃午饭的结果。同时我想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我决定放学与家长沟通这件事情,家校合作一起矫正孩子的“怪癖”。争取到了家长的支持,我开始引导飞飞吃午饭。
第一天,我把饭盒放到飞飞面前,他一下子站起身跑开了。我追上他,学着他早上在妈妈面前许下的“诺言”把他劝回了座位,对他说:“老师知道飞飞,好久没在学校吃饭,有些不习惯。今天,你还可以不吃,但要把饭盒盖打开!”孩子的眼神回避着我。我说:“那好,飞飞不打开,老师帮忙,我来打可以吗?”——“行!行!”饭盒打开了,孩子迅速的扫了一眼,就忙着躲开了。下午放学,我把飞飞送到他妈妈面前,说飞飞今天表现很好,说话算数,飞飞妈妈非常高兴,看到妈妈的笑脸,飞飞也露出了稚气的笑容。接着我说:“飞飞妈妈,今天孩子有进步,应该给予奖励!”飞飞妈妈高兴的连声说“好!好!”——看着母子的背影,我也笑了。
第二天,一大早,飞飞和妈妈早早的来到学校。当着家长的面,我又向飞飞提出了要求,在妈妈的说服下,飞飞点头答应了。中午,又到了吃饭的时间,见饭盒端上了桌,飞飞还想让我帮忙打开饭盒盖,被我拒绝了,并反复强调,早上飞飞在妈妈面前的许诺。在我的坚持下,飞飞的一只手微微抬了抬,见状我忙说:“对了!飞飞答应妈妈,要听老师的话,就一定能做到!”听到我提到了妈妈,飞飞终于伸出了一只手“对!——对!——对了!把饭盒打开。”顺着他的动作,我鼓励道。终于飞飞自己打开了饭盒。
——就这样,我坚持着,每天突破一点点。
几个星期后,这一天是星期五,孩子们都很清楚,中午家长就会来接。看我站在身边,就像例行任务似的,飞飞把饭盒打开摆在自己面前。我告诉他说,今天又有新任务!必须亲手把装勺的塑料袋打开,把勺放到饭盒里,完成了才可以回家。飞飞试着等了一会,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吃得快的已经去送饭盒了,可是,我还站在他的身边,没有一点妥协的样子,才很不情愿。把装勺的塑料袋拿了起来——。
一个双休日过去了,怕孩子忘记。午饭时我特意站到了飞飞的身边说:“今天的任务是用勺拌饭。”孩子不很困难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的一天,有炸鸡排,饭盒打开了,勺子打开了,飞飞打量着饭菜,延续着前一天的操作——用勺拌饭,一边拌一边闻,突然拿起了一块鸡排,闻了又闻,嘴巴动了动,又放到眼前看了看,接下来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终于有了第一次!飞飞终于开始吃饭了。又过了一天,飞飞打开了饭盒发现有炸小串,很感兴趣,先吃掉了小串,然后,拌饭吃了起来。有了昨天的开始,又看到他的这个表现,我非常高兴。不再“蹲守”在他旁边。送饭盒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飞飞的盒饭已经精光。放学的时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长。飞飞妈妈非常高兴。一个劲对我说,“老师,真好!太好了!”连着一个星期,在我们的督促下,孩子的中午饭都能吃的干干净净了。
几个月过去了,对于飞飞的行为干预有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做法是成功的:
1、态度温和而不轻易妥协。对于像飞飞这样的自闭症学生,让他们从教师的态度中感受到对自己的关爱,是他们接纳老师的第一步。在整个行为干预过程中,我始终从关爱的角度出发,始终守候在学生身边,始终带着微笑,对学生不训斥,不责备,用“温柔的坚持”赢得了孩子的心,也赢得了最终的教育成果。
2、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任何一个行为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在一天两天内突然消失。整个行为干预的过程中,每天都对学生有要求,但要求都不“过分”只是在巩固前一天成果的基础上有一点点突破。这样将难度分解,给学生时间,使学生心理逐步发生了转变,不良习惯慢慢的被改变。
3、联合家长而不孤军奋战。家长是孩子最亲最近的人,在对学生的问题上,争取到家长的认同与合作将事半功倍。在行为干预整个过程中,与家长了解情况,建议家长减少给学生小零食,当面交流意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鼓励。这样家校一致的做法,是转变学生行为的一大法宝。
[反思]
几个月过去了,飞飞已经习惯中午和同学们共进午餐。飞飞的转变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怎样看待学生身上的习惯?怎样才能有效改善?
1、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不能把习惯当自然。在特殊教育领域,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会造就出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使得个体差异显著。也会造就学生不同的习惯。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有好有坏,好的习惯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坏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成长,更有甚者会危害健康,因此必须改变。作为教育者,承认学生差异存在的同时,应该不把学生表现都看成是“就这样”,学生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去调试,因此教师要用自己敏锐的视角去发现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并且争取多方力量着手改变。不能把所谓的习惯当成自然的事情,不能顺其自然。
2、在观察学生的行为现象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当与学生面对面时,他的举手投足,都会传达出一些信息,都具有着一定的意义,捕捉到信息,解码获得意义,教师就找到了解开学生问题的钥匙。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改变现状,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观察的目的不是记录,而是挖掘、捕捉现象背后的内容,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才可能因势利导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