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方法,已渐渐深入人心。《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实在、准确、新颖和精彩,语文教育早应该如此改革了。语文教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精彩纷呈。可另眼看学生现状并无多大受益,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课堂教学滥用多媒体
  
  没用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就不是课改型教学,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害的错误认识。语文教改,主要是从观念、内容、授课技巧、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展开的。有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当然好,但没有使用多媒体的课堂只要能认真贯彻课改授课的原则,同样是课改式教学,课改型授课不是看你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多么多么现代化,而是看你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中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火花,是否真正使学生的人际交往顺利,是否让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追求教学形式的热闹,往往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例如,不少教师把板书也事先做成课件,一节语文课,学生几乎看不到教师工整的板书。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种教学方式,表面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则却不符合语文朗读教学的规律,忽视了语文教师的语言示范和书写示范,长此下去,会导致学生降低乃至丧失对语言文字的追求。
  
  二、多样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有人把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自主、合作、探究,认为没有它们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有创新,也有继承。因此,现在流行的“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多流于形式;自主学习即“自由学习”,合作学习即“无病呻吟”的无休止的讨论,探究学习即表面问题的“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实施新课改,有太多上公开课的教师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语文课,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陷入了忽略传统的语文教育的误区。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 ,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们确实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追求“看点”,哗众取宠。
  
  三、延伸拓展游离课堂之外
  
   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谈话,路边的一处标牌广告,教室的一则名人名言……这些都是语文。
   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学习内容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学不局限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教师存在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和拓展的思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为了延伸而延伸,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招牌,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上这一标签,就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和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一节课时间再紧,内容再多,必定安排哪怕三五分钟来一下“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伸拓展都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缺少有效整合。
  
  四、评价学生有失偏颇
  
  有人认为新课程要求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对学生不能批评不能惩罚。以至于现在的语文课堂充满了表扬,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会得到老师的各种表扬,表扬过多过滥,以至使学生反感;其实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不是只有表扬,中肯的批评和指出错误的评价同样是对学生求知欲望的爱护,没有批评没有惩罚也就没有教育。批评和表扬一样重要,恰当的批评惩罚更能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激情,客观地指出他们的缺点错误,让学生对自己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指导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如果没有批评和惩罚,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了对学生的批评,批评也是爱。
   有些评卷教师抱住标准答案不放,生搬硬套,例如“请你给食堂跟阅览室写名言警句”,出题者规定的标准答案是“正确答案:(1)食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 )阅览室:一寸光阴一寸金!”。仔细推敲适合此题的名言警句何止这两句啊!按答案来评判,多少孩子智慧的火花被掐灭啊!
  
  五、作文教学搁置一隅
  
  课改过程中,大多老师注重课堂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与研究,注重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大多老师并未重视,习惯于根据教材布置题目,简单说说要求,放手让学生去写,就算是完成了两节课的任务。写前不作指导,批改走马观花,凭印象与感觉打分,改后不作分析性讲评,这些通病在语文教学中至今还是屡见不鲜的。
  关于写作,新教材中虽然没有专门的训练体系,但它非常强调读写结合,强调个体的感悟,强调语言的实践。在每篇课文、每个单元后都有一定量的读写结合型的写作实践或提示,给学生的习作训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立足于文本本身,进行了一些扩展性、迁移性的写作练习。例如,通过改写、仿写、扩写、创写和看图写话、根据生活或社会时事结合实际谈感想、作评论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一类的写作活动很感兴趣,因为阅读往往成为他们写作的一种灵感触发,而写作又常常成为他们阅读的一种有机迁移。在这样一种“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氛围中,学生内在的一种写作欲望与激情被激发出来,成为自主写作的一大动力。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中(226661)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有种感受,即尽管自身工作已很努力,十分投入地备课,面面俱到地上课,可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种感觉好比一个拳手打出一记重拳,却
期刊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綦母潜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有
期刊
三、理性化思维如果说新是新闻的基本价值,那么理性思维则是新闻价值的延伸;如果说新是新闻传媒的肉体,那么理性思维刚是新闻传媒的灵魂。因为新闻的深度、力度及导向靠理性化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他的创造机能就是那种对文化最敏感的机能,就是那种最能丰富和超越成就的机能,
期刊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便突出强调了观察与浏览的重要。其实,观察固然重要,但听也很重要,且一定意义上,人们若能长有一双
期刊
本文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交国产业化媒体内部主业、主业经济和非主业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媒介组合的两种模式,以及我国的产业化媒介区别于西方媒
花本无泪,鸟本无心。然而在大诗人杜甫笔下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句子。它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融注到客观的物象当中,使本无感情的物象在“
期刊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t role of "Taobao villag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hesis analysed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and promoting group and draw the general process of urbaniz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