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井眼钻井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钻井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减轻环保压力.2019年神府区块推行Φ155.6 mm小井眼钻井技术,应用14口,平均钻井周期22天,机械钻速7.4 m/h,一次固井合格率72.4%.Φ155.6 mm小井眼在该区块应用存在作业周期长、机械钻速低、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等技术难题,为此,通过分析钻遇地层特点,优化井眼尺寸及井眼轨迹,优选钻头、钻具组合及提速工具,使用改进型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等技术措施,在相近区块应用4口井,钻井周期降低36.5%,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8.9%,固井合格率提高至95
【机 构】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上海200120;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分公司,上海200335;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井眼钻井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钻井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减轻环保压力.2019年神府区块推行Φ155.6 mm小井眼钻井技术,应用14口,平均钻井周期22天,机械钻速7.4 m/h,一次固井合格率72.4%.Φ155.6 mm小井眼在该区块应用存在作业周期长、机械钻速低、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等技术难题,为此,通过分析钻遇地层特点,优化井眼尺寸及井眼轨迹,优选钻头、钻具组合及提速工具,使用改进型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等技术措施,在相近区块应用4口井,钻井周期降低36.5%,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8.9%,固井合格率提高至95.9%,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于神府区块相对完善的钻井技术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勘探开发一体化深入进行,西湖凹陷探井在深部地层钻进过程中面临着平湖组地层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钻头磨损严重、钻头更换频繁等难题,传统提速工具难以有效实现提速提效、缩短工期.新速通公司研发的一体化复合冲击器提速工具,通过将钻井液流压转换为轴向和周向的高频机械冲击,在减弱黏滑效应的同时,将冲击能量传给PDC钻头实现瞬间冲击破岩.该工具有效地提高破岩效率,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在西湖凹陷不同区域尤其是平北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500 m以深地层机械钻速稳定在10m/h以上.
为解决“勘探四号”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雾笛控制设备老化、备件断货、故障率高等问题,探讨了雾笛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设备原理和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并基于西门子LOGO控制器进行程序设计,对原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有效解决了雾笛的原有故障,节约了雾笛整体换新的成本,可为类似雾笛故障解决及控制系统改造和设计提供参考.
火山岩岩性复杂多变,不同岩性化学成分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其骨架参数往往变化频繁,常规采用固定骨架参数计算孔隙度方法中,骨架参数往往很难确定,导致计算误差很大.文章针对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度评价难度大的问题,优选了与岩石骨架密度相关性好、对岩性变化反应敏感且成本低、实际容易获取的自然伽马测井值建立随深度变化的自然伽马连续变骨架模型来计算储集层孔隙度,该方法实现了火山岩孔隙度的连续定量表征,解决了孔隙度计算精度低的难题,在中拐凸起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度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渤海某油田燃料气处理系统为透平发电机组提供燃料气,为了提高供气稳定性,通过优化流程运行参数,提高海管运行压力,调整流程控制模式,升级应急处置程序,成功实现了在不影响富余气外输的前提下,利用天然气海管为主机燃料气扩容增储的目的 ,延长了应急工况下透平发电机组燃气模式运行时间,降低了透平发电机组的燃油费用和油田发生非计划性关停的风险.
收集和整理了2010-2019年黄海绿潮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黄海浒苔暴发期间生长消亡过程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暴发源地、历年漂移路径特征、发展规模及影响区域等进行了长时间尺度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比.结果 表明:历年卫星首次发现浒苔的区域均位于江苏盐城以东海域,浒苔暴发时间集中在5月中旬—下旬,经过10~20 d的聚集发展进入盛期,6月中旬--7月上旬覆盖面积达到顶峰,7月中下旬盛期结束,之后进入半个月—一个月的消衰期,整个灾害过程平均持续期约84 d.黄海浒苔成灾期间,其覆盖面积的增减变动速率并不均匀,具有
利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定义和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路径划分标准,选取3类路径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各9个典型年,分析5月下旬—6月下旬合成的大气环流演变过程与同期降水距平分布,尝试揭示东亚初夏副热带季风的纬向差异特征.结果表明:3类活动路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850 hPa风场、500 hPa高度和降水距平分布差异显著.偏西路径表现为波列偏西偏北,850 hPa的南风正距平始终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上空,降水正距平也集中于该区;中间路径代表
为解决海洋第四系地层钻探中对于硬黏土层岩心的获取难题,采用回转绳索取心工艺和孔底锤击绳索取心工艺进行钻探取样,在不起钻的前提下,通过互换取心器,实现对不同地层的取心工作.在南海某海洋风电场施工作业中,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波浪升沉带来的影响,获取了高质量的岩心样品.综合分析认为回转绳索取心工艺对于海洋第四系硬黏土地层具有取心扰动小、获取长度长的优点,能弥补孔底锤击绳索取心工艺在海洋第四系地层钻探中的不足,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利用WOA13数据集,应用谱系聚类方法划分北大西洋的类型,并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声速剖面进行分类,给出各类型在不同季节分布的区域和典型声速剖面结构.应用BELLHOP模式分析了各种类型第一辐合带的特征,得出在北大西洋深海声速剖面分为6种类型:亚北极区型、北大西洋暖流区型、亚速尔—加纳利流区型、亚热带区型、热带区I型、热带区Ⅱ型,这些类型总体呈纬向分布,与北大西洋海流的分布密切相关,除亚北极区型分布范围无季节变化外,其他类型均具有季节变化,且各类型最明显的特征是声道轴深度随纬度变化.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VDRAS反演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从渤海湾西岸和南岸移入的两条阵风锋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维持机制.结果 表明:西岸阵风锋处于“亚最优切变态”,垂直伸展厚度为1.8km,对流层低层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沿阵风锋输送到雷暴中,强冷空气堆下沉与近地层暖湿空气形成的气压和温度梯度密集区造成8级雷暴大风.区别于经典阵风锋,南岸阵风锋处于“最优切变态”,冷池传播速度与低层垂直切变基本持平,边界层呈现强东北气流入流(150~750m),垂直伸展更为深厚(2.6 km),地面冷池与低
简单回顾了海洋气象预报领域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海洋预报公众服务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路线.总结了系统建设中的两项关键技术,即基于位置的海洋预报信息服务方法和预报场数据压缩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技术实现.以业务化系统为例,介绍了海洋预报公众服务移动应用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