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中考,九年级思想政治的教学显得压力重重,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全面提高知识、能力、觉悟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1.课堂教学应该正确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1基础知识系统化,突出重点。
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前提,能力运用是对基础知识的“活化”,中考政治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所以课堂教学要以打实基础知识为最主要的目的,而要准确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就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还要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强化记忆的训练和题目训练检查和落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1.2善于联系书内书外知识。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现实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真实而复杂的,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意味着教学要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向充盈而丰富的生活,从而帮助学生透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社会现实,正确把握课本知识。如鼓励学生关注“新闻联播”,浏览报纸杂志,关心国内外大事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
1.3应试技巧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该而且必须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时间。知识的掌握仅靠教师讲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通过让学生自己做练习的手段来检测、落实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练习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分析问题的技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教师出的练习应该是比较经典的习题,不能把什么题目都给学生做,否则只会让学生陷于“题海”而无力自拔。如果学生见过的题型多了,做的题目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那么学生答题的技巧和能力自然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2.把握时代脉搏,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课堂除了一味地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经过多年的尝试,我们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讲述“当今时代的主题”时,联系“台湾两党领导人访问大陆”;在讲述“两岸关系”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达到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3.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4.一切为了学生。
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习惯,针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困惑,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巧。
5.用教材,不唯教材。
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教材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照本宣科。为此,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恰当补充辅助教学资料。不管教学方法怎么变化,没有扎实的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做好“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抓好“三基”的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6.树立以中考为方向的指导方针。
紧扣中考要求,教学中采取广挖坑、少打井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主抓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训练阶段,在授新课中必须在课堂小结后加以练习。强化基础,结合考纲各章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归纳出来,加深记忆,一阶段后在串联知识点,形成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成体系,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形成。搜集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兴趣,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答信息题的方法。多采用课件教学,吸引学生注意,调整课堂气氛,起到应有的作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针对学生缺少答题技巧、不会答题方法的问题,专门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讲解答题模式。在以知识带材料的学习基础上,再次以材料带知识的方法,通过当时的热点,复习知识。
7.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自身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1.课堂教学应该正确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1基础知识系统化,突出重点。
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前提,能力运用是对基础知识的“活化”,中考政治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所以课堂教学要以打实基础知识为最主要的目的,而要准确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就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还要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强化记忆的训练和题目训练检查和落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1.2善于联系书内书外知识。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现实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真实而复杂的,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意味着教学要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向充盈而丰富的生活,从而帮助学生透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社会现实,正确把握课本知识。如鼓励学生关注“新闻联播”,浏览报纸杂志,关心国内外大事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
1.3应试技巧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该而且必须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时间。知识的掌握仅靠教师讲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通过让学生自己做练习的手段来检测、落实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练习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分析问题的技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教师出的练习应该是比较经典的习题,不能把什么题目都给学生做,否则只会让学生陷于“题海”而无力自拔。如果学生见过的题型多了,做的题目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那么学生答题的技巧和能力自然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2.把握时代脉搏,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课堂除了一味地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经过多年的尝试,我们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讲述“当今时代的主题”时,联系“台湾两党领导人访问大陆”;在讲述“两岸关系”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达到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3.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4.一切为了学生。
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习惯,针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困惑,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巧。
5.用教材,不唯教材。
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教材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照本宣科。为此,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恰当补充辅助教学资料。不管教学方法怎么变化,没有扎实的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做好“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抓好“三基”的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6.树立以中考为方向的指导方针。
紧扣中考要求,教学中采取广挖坑、少打井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主抓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训练阶段,在授新课中必须在课堂小结后加以练习。强化基础,结合考纲各章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归纳出来,加深记忆,一阶段后在串联知识点,形成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成体系,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形成。搜集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兴趣,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答信息题的方法。多采用课件教学,吸引学生注意,调整课堂气氛,起到应有的作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针对学生缺少答题技巧、不会答题方法的问题,专门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讲解答题模式。在以知识带材料的学习基础上,再次以材料带知识的方法,通过当时的热点,复习知识。
7.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自身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