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民族舞蹈课程思政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一次线上民族舞蹈单元教学为案例,针对民族舞蹈传统线下教学的局限性,探讨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学的条件、方法、途径和存在的优劣势,为推进高校舞蹈美育工作和民族舞蹈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思政 民族舞蹈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083-03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当前民族舞蹈传统线下教学具有诸多局限,难以充分发挥民族舞蹈课程独特的课程思政优势,为此,本文试以一次线上民族舞蹈单元教学为案例,探讨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学的条件、方法、途径,并反思存在的优劣势,以期推进高校舞蹈美育工作和民族舞蹈课程改革创新。
  一、民族舞蹈传统线下教学的局限性
  (一)教学过程相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得到真正的审美熏陶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多重“技能”轻“德育”,大多照搬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将其运用到非专业学生的民族舞蹈公共艺术课程中,认为学舞蹈就是比技巧、比表现力,课程的思政教育或人文教育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课堂上,教师一般先进行基本功训练,再组织学生开展舞蹈组合训练,其间就是一遍遍反复进行舞姿动作练习。课堂教学从开始到结束重点是关注学生的身体姿态、动作要领的规范,其中有很多练习内容很适合切入思政教育,但很多教师认为是浪费时间而未作展开。
  (二)场地设备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舞蹈艺术教育的线下课堂,对场地、器材等辅助资源的要求比较专业,比如要求配备大面积的镜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把杆、足够大的场地空间、各种民族舞蹈道具等。然而目前多数非舞蹈表演类专业院校,专门针对舞蹈教学配备场地器材投入经费不多,能落实专项经费的很少。一般情况下,舞蹈教学只能暂时借用体育馆、健身房或活动中心,而且排课分配场地时民族舞蹈选修课大多让位于其他必修课,教学场地极其有限。
  二、互联网+民族舞蹈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族舞蹈属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中的一个主要门类,也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技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充满激情,喜欢接受新事物。民族舞蹈的课程教学需紧跟时代的步伐,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例设计
  1.設计理念
  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民族舞蹈课堂教学不得不由线下转为线上。又因当下“互联网+”舞蹈教育的研究甚少,没有前人的指导和参照,只能在摸索中仓促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打折扣,为了更好地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笔者大胆尝试线上授课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快速适应新颖的授课形式,并调整好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当然,这种线上教学尝试,目的也在于改变以往民族舞蹈教学中对思政元素关注不充分和不自觉的现象,最终实现“课程思政”。
  2.课前设计
  (1)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教师开放网络教学平台(如职教云、超星学习通或课堂派等)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登录预习,辅助引导学生探究式自学。
  (2)教师备课。检查学生在资源库课件学习中“问答”“笔记”“评价”环节,了解学生自学效果,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量身定制”直播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3.课中设计
  (1)加强考勤与互动。利用电子传播媒介(如QQ直播,钉钉、腾讯课堂等)的签到评比功能,适当给签到积极的学生加分。教师端操作学生麦克风的开启权限,抽查提问学生,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内容的动静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交替运用,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和人文教育元素,既充实课堂内容,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详见表1)。
  4.课后设计
  (1)发布课后练习作业。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录制短视频回课上传提交。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组合剧目动作的掌握情况,在下次直播中加以强调并纠正。
  (2)考核评价学生表现。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网上课件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和课后作业情况分别设比例进行统计,得出每次课学生的统计分,并对积极回答问题和积极互动的学生给予加分。
  (二)教学案例
  1.教学资源条件要求
  (1)教师熟练使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教学信息化学习。教师应注重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并能随时排解学生在使用平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今处于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新迅速,如果教师不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将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制作PPT课件、使用职教云教学平台、使用钉钉交际平台等,都需要教师不断了解学习并能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利用,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最大化。
  (2)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加强思政学习。师者,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教师平时多浏览“学习强国”或“四联双报到”等思政平台,了解当今国家教育政策,积累思政素材和案例,分清美丑和善恶,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综合灵活运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3)保障网络畅通。尤其家住边远山区的学生,网络设施落后,会影响其听课的效果。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需在课后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统一,不让一个人掉队。   2.教学实施策略
  (1)重选材。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题材。教师需提前了解舞蹈背后的历史背景,教学中顺势融入。例如,上文展示的教案中,教师对古典舞手位“风火轮”名称的解释,应让学生知道其背后蕴藏的深刻的人文历史。汉族古典舞手位“风火轮”源于中国武术,展现出大开大合、开合相容的动作律动,蕴含着鲜明的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思想,是强烈的中国的文化特征;汉族古典舞组合《梦想中国》,弘扬时代主旋律,通过教师对舞蹈表现内容的讲解和介绍,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热烈的民族团结情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2)重方法。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切忌“贴标签”“两张皮”式的生搬硬套,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在以上教案的第二节藏族舞的鉴赏课中,在欣赏剧目前,教师利用示范法,先提供一段自己的藏族舞蹈的示范视频,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藏族舞的舞姿动作体态。学生纷纷提出疑问:很多舞蹈姿态都要求挺胸抬头,而藏族舞为什么会弯着腰舞蹈呢?教师解释:“塌腰翘臀”“前倾弯腰”是构成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特征。这种舞蹈特征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藏族群众生活的地理和气候的原因,由于地势高、气压低,他们背上背着沉重的东西,弯着腰容易使身体呼吸感觉通畅;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藏族群众曾经受到农奴制的压迫,被迫低头哈腰,由此形成藏族舞特有的体态。这时教师再给学生欣赏藏族舞蹈剧目,就能加深他们对剧目中舞姿特征的了解和认识。最后教师让学生模仿练习藏族舞颤膝和前倾的基本律动,使学生在练习中深刻领悟藏族群众当时的苦难生活,油然而生对现在美好安定生活的珍惜,并心怀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之情。
  (3)重评价。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课下练习的积极性,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民族舞蹈教学注重课后练习,教师需布置课后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录制视频作业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对回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和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三、“互联网+”教学的反思
  (一)优势
  1.信息共享,多方获取资源,促进高品质的思政教育
  “互联网+”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强大的互联网资源,搜索富含人文性和历史性教育元素的舞蹈短视频,精心挑选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视频。学生只要有手机,就能观看和学习,这样能弥补线下教学影像设备和影像资源紧缺的不足。教学平台资源库里的教学视频极其丰富,有来自名师教学团队的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等,可让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兴趣。
  2.翻转课堂,不受场地限制,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学生回课的视频练习作业可以了解到,适合学生练习舞蹈的场地处处可见,只要想跳舞,哪里都是舞台,这就大大解决了线下舞蹈场地不足的问题。学生利用椅子作为把杆,利用客厅或院子当教室,家里的穿衣镜也利用起来,很好地解决了线下实体课教学场地紧张的问题。学生用手机录制回课作业拍摄的短视频,必定是反复比对、反复修正动作才提交的较为满意的舞蹈片段展现,这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得到提高,改善了线下教学中学生被动模仿、被动训练的学习习惯,此外,借助网络媒体视频和语音互动功能,学生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教师交流练习时碰到的难点或疑点,教师能广泛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学习的进度;利用平台的视频回放功能,也便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继续观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劣势
  线上教学尽管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没有的优点,但其毕竟是新兴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时空隔离教师对学生不达标的舞蹈动作纠正不及时、网络卡顿无法避免、学生到课情况无法全面监控等,这些都会对教学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网络远程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和自觉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部分院校的授課逐渐转到线下,但疫情并没有彻底结束,有多点触发的可能,安全防范一直在路上。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师,应引导开展课程思政,以实现教育的目的。民族舞蹈课程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为民族舞蹈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田培培.“停课不停学”的挑战与机遇——基于“互联网+”舞蹈实践课程的案例研究[J].舞蹈,2020(3).
  [2]高莎.互联网+舞蹈教学研究综述[J].艺术科技,2019(3).
  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民族舞蹈》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2020JG05)
  【作者简介】甘春霞(1974— ),女,广西容县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造型艺术、舞蹈学。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2019届毕业生开展追踪调查及结果分析,针对高职园艺类毕业生对初次就业工作满意度不高,存在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创业意识弱等问题,提出学校把握园艺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教师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企业改进人员管理制度、毕业生主动了解和适应新企业及其文化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园艺类毕业生 初次就业 就业质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空间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双向渗透、三方融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并论述具体的构建路径:设置“通—专—选”三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多链条演练”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营造“思创融合、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内修外引”提升创新创业团队师资水平。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医学院校辅修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分析及质量提升路径,认为论文选题在研究创新性、理论支撑度、跨学科意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可从课程设置、教师指导、学科融合等层面提升毕业论文选题质量,从而提高辅修毕业生学术素养,优化培养机制,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论文选题 医学院校 辅修 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03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不足、实践资源缺乏合理整合利用、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实践教学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合理设置实践整合课程,保证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全程贯通;拓宽实践基地投入渠道,多途径建设实践资源共享平台;丰富实训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培养实践指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UI界面设计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时间有限、授课知识不够全面、教材缺乏实用性、相关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项目实训、课后教学考核评价等环节论述UI界面交互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模式 UI界面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论述构建“四层次、一核心、双线并行”的民办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同时设计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项目实训+综合历练、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民办本科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043-03  如
期刊
当前,许多学校在积极地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实施形式进行探索,努力创设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的、高质量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民办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标与教学现状,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措施: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规划建设;坚持价值引领,将思政育人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推动教师队伍的主体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优质资源;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注重成效反馈,形成完备育人机制。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尚待加强、建设力度不够、专业教师队伍思政育人的素养有待加强、校企协同共建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以铁路客运规章课程为例,论述“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目标和思路,提出从政策层面和教学团队建设层面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铁路客运规章课程 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针对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够重视“一带一路”倡仪、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完善、“走出去+引进来”培养方式不健全等现状,提出民办高校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专业学习平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