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差异性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就地城镇化现在已成为城镇化合理发展的步骤。本文通过量化研究,采用k-means值和单样本T检验,对就地城镇化进行定义并制定出具体的测量指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在就地城镇化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差异性比较显著,中部地区差异性较小的结论。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中西部;差异性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当今“新型城镇化”逐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一直在思考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这个时候就地城镇化这种主动城镇化形式凸显了出来,引起了各种关注。2014年李克强在两会中指出,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可以看出我国就地城镇化的重心将放在中西部地区,而这些地区的中小城市分布广,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性大。这些差异性在中西部是如何显现的,并且影响其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中西部地区的就地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从我国目前现有的研究来看,最早有就地城镇化的意识是主张中国城市化道路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费孝通,1984)。那个时候我国城镇化发展刚刚起步不久,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发展中小城市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盲目的扩大发展大城市。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在这个时候有些学者提出走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均衡城镇化道路,即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或就近城镇化综合发展道路(辜胜阻,2000)。
  对我国就地城镇化进行地区差异比较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影响就地城镇化地区分布差异性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学者认为发达地区乡村的拉力作用强度要远高于城市的拉力。
  我国未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中,就地城镇化才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以往这些研究中,对于就地城镇化地区差异性这个问题几乎都是选择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单一,很少选择定量的研究方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量化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地区分布差异进行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定义
  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民在当地或者附近的中小城市区域内实现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市民化,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元目标协调推进,实现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获取、社会保障供给,以及其他公民权利均衡分配等目标,以致达到幸福生活的状态。
  (二)测量指标
  我们在测量中分为三个大维度,分别是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质量,城乡发展公平。然后对这几个维度进行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城乡发展动力:人均GDP、14年GDP增长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城乡发展质量:城乡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纯收入、城镇化率;城乡发展公平:万人拥有的床位数、万人拥有的公共图书馆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三)城市抽样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先确定我国中西部人口100万到300万中小型城市数量,通过随机抽样,从中共抽取30个样本,其中中西部各15个样本。(城市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四)分析方法
  根据各个城市统计年鉴和城市经济和发展公报查找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中系统分析中的k-means分析方法和单样本t检验,对这三十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和显著性分析。(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四、分析过程及说明
  表一 每一个聚类中心的观察值数目
  聚类
  113.000
  211.000
  36.000
  有效30.000
  遗漏.000
  表一对分类进行了总结,第一类13个城市,第二类11个城市,第三类6个城市,在数据中没有缺失值。
  表二 最终聚类中心
  聚集
  123
  人口数量在100万-300万之间单位202.56185.44160.04
  2014年人均GDP515842547770695
  农村人均纯收入10502769612663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12091025680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53.9041.1762.30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34.6939.1229.68
  14年GDP增长率.04.13.09
  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人数95.6467.60297.44
  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52.1844.8757.45
  城镇化率.54.37.63
  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数.04.04.04
  人均道路面积10.199.6615.22
  城乡恩格尔系数32.3835.9135.00
  表二是聚类完成后最终的类中心变量值。
  通过对我国中西部三十个城市的十二个变量进行k-means值分析,可以将这三十个中小城市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化市、朔州市、马鞍山市、三门峡市、呼伦贝尔市、酒泉市、西宁市、北海市、白山市、牡丹江市、晋城市、鹤壁市、阿克苏地区。
  第二类:湘西市、六盘水市、普洱市、商洛市、黑河市、张家界市、雅安市、丽江市,张掖市、中卫市、海东市。
  第三类:芜湖市、新余市、鄂州市、攀枝花市、银川市、巴音郭楞州。   其中第一类13个,第二类是11个,第三类是6个。在这三类城市中,在第一类聚集的城市这些变量指标都居中。这些城市在我国中西部就定城镇化水平中表现一般,没有特别突出,如果要吸引更多的人进行就地城镇化需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多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使当地人们享受到公共资源的均质化。
  位于第二类城市聚类中,这11个城市城镇化率最低,只有37%,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人数、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和人均道路面积这七个变量指标是最低的,因此这些城市的就地城镇化水平是最低的,城乡发展的动力不足,质量不高,城乡公平面得不到体现。在第三类聚类中,城市城镇率最高,均值高达63%,
  远远高于我国平均城镇化率。它们的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人数、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人均道路面积均高于其他两类城市。可以看出,这类城市在中西部的城市数量中是少数的,它们在就地城镇化水平中各方面都优于其它城市,尤其是在人才教育这一块,投入量大,成效高,这些潜在的优势让更多的当地人选择就城镇化。
  在这个聚类分析中,我们根据我国中西部區域划分可以看出,在一类聚类城市中,中部城市有9个,西部城市有3个。在第二类聚类城市中,中部城市有3个,西部城市有8个。在第三类聚类城市中,中部城市分别有3个。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
  1、在我国目前就地城镇化中,西部地区的整体城镇化水平低于中部地区。
  在上一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三类六个城市中,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各占三个,这些城市在各项指标中都排名靠前。但是在第二类11个城市中,西部地区有8个城市,而中部地区只有3个城市。这一类城市中各项指标都低于另外两类城市。第一类12个城市里,各项指标排名都居中,中部有9个,西部只有3个,中部城市数量多于西部城市数量,因此,总的来说,西部地区的就地城镇化水平是低于中部地区的。
  2、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水平差异性较大,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差异性小。
  在第三类城市中,中西部地区分别有3个城市,第二类中13个城市,西部地区就有8个,而中部只有3个。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出西部地区中等城市之间的就地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协调,差异性大,未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抽样测量出的结果可以推断出西部地区中少数中等城市就地城镇化水平较高,大多数的就地城镇化水平是较低的。西部地区深处我国内陆,地理位置较差,虽然自然资源较丰富但是地形复杂,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当人们无法在当地享受到与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的同等资源时,他们会选择离开本地。这样会导致差异性逐渐扩大。
  五、结论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模式选择方面,就地城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现状,中西部地区差异性大,因此国家在大力加强西部大开发力度时,还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规划,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城镇化。
  中部地区在就地城镇化水平和地区差异中虽然高于西部地区,但与东部地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中部地区如果能在我国城镇化中发挥其中坚力量作用,就需要做到以政府调控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坚持城乡一体化,增加人口就地就业,建立配套的现代基础设施和服务,实现资源的均等化。
  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步骤,理清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和测量维度,研究了解我国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地区分布情况,树立切实可能的行动目标,对合理规划城镇化建设和实施具体措施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 屈志勇,屈泊静.农村转型发展中的就地城镇化问题探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
  [2] 费孝通,发展小城镇推动农村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1998
  [3] 潘海生,曹小峰.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J]城市化建设,2010
  [4] 辜胜阻,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的均衡城镇化研究[F]2010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2010
  [5] 祁新华,朱宇,周燕萍.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J].地理科学,2012,01.
  [6] 常益飞,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研究-以甘肃为例[D].兰州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已成为城镇规划的重要问题。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公众参与意识不足、效果不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的意识,就应完善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制度,将公众参与融入到城镇化规划的各个阶段,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体制,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制度,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既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现象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加快南水北调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问题的关注,节能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其中采暖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和新型的采暖方式,
发行地方公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规范的财政分权、高度的地方自治、完善的法律制度、健全的债券市场和较强的地方财政能力。其中规范的财政分权和地方自治是第一道防线,地方自
当前,福建全省上下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目标,凝聚力量,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怎样顺应时代发
汽轮机转子叶片外形的特殊,无法采用常规的接触式测量,因此采用非接触式的激光测量方法,利用德国 BLUM 公司产品,非接触式的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安装在上刀架的上下两端.
为了帮助改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家饮水安全工程得以在农村大规模地进行推进.但在近年来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现阶段所构建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已经呈现出了各种问题.而后续
摘 要:本文首先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数据挖掘系统的建立,最后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水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中的应用,希冀对同行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电力设备;运行监测;数据挖掘技术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的规模也:不断增大,大量的数据也随之而来。但人们在面临大量的数据时往往很难从中分辨出能对决策提供支持的信息,而传统的报表查询工具不能将这些信息挖掘出来。因此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也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术期刊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其产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更加突出.在这一基础上,文字编辑人员在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