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崛起K—12教育准备好了吗?(上)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4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回顾
  2016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G20峰会的主旨演讲中给予人工智能等技术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新技术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纵观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人才成为有价值的资源,众多科技巨头公司纷纷利用高薪吸引高技术人才,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人工智能专家们曾预测:未来十几二十年内,越来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引发一场空前严重的失业危机,传统劳动力将会被新型劳动力取而代之。只有创造新型劳动力,才能适应未来智能时代,而培养新型劳动力则要依赖于教育模式的变革,教育领域需要提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什么是人工智能?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机器完成一些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从专业角度来讲,人工智能就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大脑如何理解、思维、决策、预测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人工智能涵盖了语言学、心理学、控制论、神经科学等多领域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领域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等。谈到人工智能,不免要追本溯源,“人工智能”一词最早由约翰·麦卡锡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中提出,到目前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不断发展的60余年中,人工智能起起伏伏,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发展走向,可将其划分为计算智能阶段、感知智能阶段以及认知智能阶段。(见下图)
  计算智能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存储、计算,它拥有和人类相似的计算、存储、传递信息的行为特征。计算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初级形态,为感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感知智能是在计算智能的基础上结合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能力,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该阶段也是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发展集中所处的阶段。认知智能阶段是人工智能的高级形态,也是未来发展的目标。这一阶段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与人类交流,还能思考、作出决策。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技术、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间接渗透到教育领域。尽管人工智能最初并非应用于教育领域,但是实现教育的智能化一直是教育领域努力追求的目标。
  各国和组织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
  人工智能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今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和组织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报告(见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欧盟于2014年启动了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多个领域的服务提供机器人。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于2016年10月连续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两份权威性报告,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指出其在教育应用领域的重要作用。这两份报告的发布,对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后,日本等国家也开展行动。日本不仅将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还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整体研发促进机制,将2017年确定为人工智能元年,推进超智能社会5.0建设。
  我国也颁布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工信部等共同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宣布到2018年中国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培育“千亿级”市场规模,并在教育领域设立人工智能试点,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完善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人工智能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
  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和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企业,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初,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并提出“智能教育”;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总体上看,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设想越来越清晰,这也间接渗透到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重视,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引发新一轮基础教育领域的变革。
  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
  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中,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必要性,并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添加了人工智能的内容。英国苏格兰地区早在1999年就将人工智能课程作为选修课纳入到中学信息与通讯技术(ICT)课程;美国威斯康星州将人工智能相关内容作为对12年级学生在“媒体与技术”层面的要求,弗吉尼亚州还将人工智能课程作为“职业和技术教育类”课程中“信息系统技术”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澳大利亚的部分高中也在开设的“信息处理与技术”课程中添加了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标志着我国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正式起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5月编写和发布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中,也首次将机器人科普知识和入门级开发纳入初中和小学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工智能教学的应用范围。而纵观目前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融合应用的情况,聚焦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重点围绕着“怎么学”和“怎么用”两大主题。“怎么学”即利用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而“怎么用”则更多强调了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检索技术、语音识别等多种技术帮助教师和学生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例如自动阅卷、智能搜索引擎。因此,无论是从“学”的角度还是从“用”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并没有涉及如何“育”的问题。“育”,即培养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因此,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编程教育,设置创新教育课堂,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他文献
就像人们口中常提到的乐感、语感、美感一样,数感是一种对事物、现象或属性方面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数感培养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重要性和价值被大家所接受和重视。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和数学学习特征,重视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现实情境或创设情境体会数与数的表示,在活动与操作中发展数感,在交流合
期刊
生活中,谈及文艺便唯时间论者比比皆是。谈及文物,往往可听见:“这可是宋朝的花瓶!怎么可能不好看?”谈及音乐,也总是有人叹息:“唉,还是老歌好听,现在的流行音乐简直是糟粕!”艺术当真在倒退?还是时间为这些文艺作品蒙上了一层昂贵的面纱?  现代社会在评判文艺作品价值时,往往会打上深深的“時间”烙印。当然,这与时间本身对文艺作品价值的影响密切相关。  首先,有的文艺作品或许在当时并未受到关注,但随着时间
期刊
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着重要地位。构建准确、必要的概念体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后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展开研究,根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探索小学生数学概念主动建构的有效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一、发现、理解、沟通,实现概念表象的有效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师在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下称《要点》)。  《要点》提出我国将于今年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和提速,接入带宽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达到80%等目标。其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仍是今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要点》指出,2018年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众
期刊
我们正在行动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新的学期,师生要共同努力,真正让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深入师生的内心,把新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每天早晨,回荡在校园里的是全校师生诵读经典朝气蓬勃的声音。午间教室里一片静谧,师生在这美好的时间共享书香大餐。  要想让这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下去,就必须要有一支具有钻研
期刊
学习背景  为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发挥创客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本课从智能机器人设计制作入手,使用乐高积木搭建机器人小车,借助陀螺仪传感器获取小车的旋转角度,通过蓝牙实现两辆小车间的无线通信,在LEGO MINDSTORMS Education EV3编程软件(下称“EV3软件”)中利用消息传递模块、数学模块、移动槽模块控制两辆小车方向同步。让学生经历“想象—创造—
期刊
本报讯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通过实施“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全力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提升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实施“互联网+”创新课堂教学,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一是实施“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全力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所有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36所学校616个班级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全面推进“个人学习空间人人通”,城乡学校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期刊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未来教育高峰论坛:走向智能时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教育信息化领域著名学者、行业专家、教育机构及学校代表、企业代表8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与论坛。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周长春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致开幕词。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战略学科组组长张力围绕“未来教育
期刊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如能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生长点和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入手,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选好着力点——知识的本质  教师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不断学习和认清的过程。教师明白数学知识的本质,方能在自己的讲课过程中提出重点,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知识的交叉点,让学
期刊
回放一:今天阳光格外明媚,我刚走到学校门口就听见“老师早”“老师好”的问候声,我立即回应,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与愉悦。  回放二: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井然有序地出教室,上下楼梯一个接一个靠着右边走,就连上卫生间也排起了队。一个学生踢球把腿扭伤了,另一个学生一直搀扶着他进教室,这相互依偎的画面让我感动许久……  回放三: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背上书包,安安静静地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