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地佐辛预防鼻道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临床误诊误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鼻道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于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鼻内窥镜下鼻道手术60例,随机分为0.10、0.15和0.20 mg/kg地佐辛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0、0.15和0.20 mg/kg。记录各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拔管后6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并于拔管时进行拔管咳嗽评分,拔管后5 min采用镇静-躁动评分法(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躁动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3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延长,SAS评分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咳嗽评分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降低,0.20 mg/kg地佐辛组与0.10及0.15 mg/kg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降低,0.15及0.20 mg/kg地佐辛组与0.10 mg/kg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3组MAP均较T0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3组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MAP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3组HR均较T0时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3组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HR逐渐降低,0.20 mg/kg地佐辛组与0.10及0.15 mg/kg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各时间点Sp O2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下行鼻道手术,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可起到良好镇痛作用,并可减轻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拔管时呛咳,减少躁动。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椎间盘切除术(单纯髓核摘除术)是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之一,临床效果良好,但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如何有效降低椎间盘
<正>中医学历史悠久,神农遍尝百草,伏羲始制九针,传千年而不衰,循统绪而不失,既一脉相承,又百花齐放,将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这些都是与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分不
<正> 男性滴虫性尿道炎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现将我们近二年来遇见7例长期误诊的病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已婚男性,年龄26~41岁,农民6例,工人1例。病史4月~2年。
骨与关节结核中足踝部结核很少见,误诊、迟诊时有发生。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前提。传统结核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不高,且用时较长;新诊断技术T细胞斑点试验(T
<正>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由椎间盘本身结构病变引起,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很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曾受下腰痛困扰人数占总人口75.0%~85.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功能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收治的60例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A
哺乳动物Hippo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凋亡、器官生长及肿瘤发生发展等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转录调节因子TAZ为信号通路中一个调控靶点,参与Hippo信号
该文从ITS发展政策、实施、研发现状及公共资金投入等方面综述了美国的ITS近期发展情况 ,并分析其ITS的发展趋势。
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然而,在新模式下学习者面临的外语学习焦虑影响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文章基于翻转课堂和外语学习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经验性诊断和治疗的要点。方法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在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导向的基础上,对我院3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经验性诊断、治疗并随访。结果 38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