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囊腺癌误诊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3岁.19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14年前因"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间断性绞痛,伴发热、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缓解.2年来腹痛反复发作,每次均予抗炎保守治疗后好转.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同时出现高热、寒战,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肝脓肿,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肝脏肿物部分切除活检,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门静脉高压症( portal hypertansion,PHT)脾亢患者外周血及脾脏组织中CD4+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情况,探讨PHT脾亢患者脾脏免疫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从而为PHT脾亢患者脾脏免疫功能的评估、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目的 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伴发上消化道息肉(胃及十二指肠)的发生率、内镜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7例临床诊断为FAP患者采用胃镜、十二指肠侧视镜进行上消化道病变的筛查,并对发现的息肉样病灶进行组织学活检,分析FAP伴胃及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病状况.结果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不良近端锚定区(hostile neck anatomy,HNA)对Ⅰ a型内漏的影响.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195例非破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治疗.其中男150例,女45例.年龄52~95岁,平均(69.0±2.5)岁.43例为HNA(22.1%).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重建检查,获得瘤颈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HNA与Ⅰ a型内漏的
胆管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如果一旦发生,可能面临诸多的并发症,并可造成长期的健康损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胆管损伤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将于2012年8月11日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办“门静脉高压症综合治疗进展学习班”。学习班将邀请门静脉高压症治疗领域的郑树森、冷希圣、朱继业、吴志勇等知名专家介绍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及治疗规范。
期刊
甲状腺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但发生于术后48 h后的相当少见.本文对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瑞金医院和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治疗的26例发生于术后48 h后的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期刊
目的 探讨经环甲肌置入双极电极监测环杓侧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以指导术中探查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评估其功能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临床病例分为神经监测组及对照组,通过针刺电极记录环杓侧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间断刺激暴露或未暴露的喉返神经,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监测,对照组则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监测组与非监测组在手术时间(125.54 ±42.23 min比107.30±39.36 m
内脏动脉瘤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的动脉病变,年发病率约为0.1~2.0%[1].破裂内脏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5%~70%[2],传统开放手术受腹部内脏区血管复杂解剖结构及并存症的限制,手术适应证要求较高,风险极大。
期刊
例1患者女,71岁,反复胸背部疼痛3年于2009年7月4日入院.CTA:降主动脉局限性扩张,累及长度22 cm.全麻下左侧入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2枚)置入,手术顺利,术中出血100 ml.术后40h左右出现左腰背部轻度疼痛,左侧腹轻压痛.63 h突发呼吸困难、腹胀、血压(90/62 mm Hg),心率150次/min,左下腹及左腰部膨隆,轻压痛,肠鸣音消失.急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术前明
期刊
例1患者女,48岁,因"右下肢静脉曲张8年"于2007年7月20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右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超声检查示右下肢深静脉通畅,于2007年7月23日行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活血、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4天,患者因家庭原因要求出院.术后第8天,患者下床活动后突然出现右胸部疼痛,无咳嗽、咯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