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的对外传播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由于多方原因,中国对日本的紫砂壶输出量达到高峰,大量的紫砂壶流入日本,不仅丰富了日本的茶道文化,并且相应地提升了日本当时制陶的工艺水平。而清代中、后期对东南亚的商品化外销,也是宜兴紫砂壶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清代紫砂壶向日本的输出
  日本抹茶道用不到紫砂壶,点茶所需的是釜、茶人、茶杓、茶碗等茶道具。但历史的发展似乎总有着某种机缘巧合,紫砂壶对日本的输入就源于三个历史原因:其一,就在紫砂壶于明代中晚期兴盛之后,清朝初年一位高僧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带去了明代饮茶的新风尚——瀹饮法,即直接在叶茶中注入沸水冲泡饮用。故而冲泡饮用所需的紫砂壶的传入就水到渠成了。其二,除了隐元禅师,明末清初还有大批中国人为避战乱而奔赴日本,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肯失节侍清的文人雅士。这些文人雅士必然带去了当时中国的饮茶风尚和饮茶用具,想必明末清初盛行一时的紫砂壶亦在其中。其三,又因中日贸易的繁荣,到了江户中晚期(约18世纪中后期,清代前期),煎茶道已趋成熟,至江户末明治初(19世纪上半叶。清代中期),煎茶道达到了最为繁荣的时期,并延续至19世纪末。这个繁荣而热烈的煎茶道盛行期,对紫砂壶的渴求是可想而知的。
  据此可以说,日本煎茶道的发展历程也是紫砂壶逐步输入日本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紫砂壶备受推崇。日本著名学者、歌人兼小说家上田秋成的煎茶道名著《清风琐言》中即刊印了多个煎茶道所用的茶壶,很显然受到紫砂壶的影响;再如明治间日人瓮江川田刚所撰紫砂名著《茗壶图录》刊刻于明治九年(1876年),正是日本煎茶道的繁荣期。若再细看此书。会发现书中内容全面展示了日本茶界收藏紫砂壶的真实状况。单从下卷所收录的23件紫砂壶作品的造型之丰富、品种之多样即可见当时紫砂壶收藏之热,其中点出名字的紫砂壶收藏家有13人之多,他们的藏品艺术水平极高。有李仲芳、陈和之、许龙文、陈鸣远、杨彭年、符生等众多紫砂名家的作品。
  这种普及和收藏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可以相信从清初煎茶道的形成期开始。宜兴紫砂壶就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了。《(江苏)陶瓷工业志·特种工艺陶瓷·陶艺名人选录》中记载道:“陈文伯、陈文居兄弟俩,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文伯号寄石山房……所制紫砂花盆,畅销日本,久而不衰。”虽然此处所记录的是紫砂花盆,但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在雍正、乾隆年间紫砂壶出口日本当不在少数。清人寂园叟在《陶雅》一书中也记录说:“葛明祥乃乾嘉时人,欧(子明)葛瓷釉色略相似,在灰墨蓝绿之间,厂人鄙之,以为溺壶色。日本人美之以为海鼠色且谓四时花光皆与之相宜。日本人重泥,均以有纹者贱,细如鱼子者为下,盖纹片细碎乃阳羡砂之上釉者,欧氏之所仿也,要不得以广窑目之。”这些记录都可以看出日本人对宜兴陶器的推崇。
  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说:“日本有一种陶器叫做‘万古烧’,就是完全仿造宜兴的陶器,但较为轻盈和粗糙。”可见,紫砂壶在日本茶具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日本陶艺家主动从紫砂壶上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还有宜兴紫砂壶工艺师远赴日本传播紫砂壶的制作技艺。据宋伯胤先生主编《紫砂品鉴与收藏》一书介绍,当代制壶名家徐汉棠的曾外祖父邵云甫,是同治年间的紫砂高手,他曾赴日本制作陶艺品,颇负盛名。之后,光绪四年(1878年,日本明治十一年),宜兴紫砂名工金士恒和制壶高手吴阿根同往常滑,传授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等三人紫砂“打身筒”制法及陶刻装饰技法达半年之久,使得当地的朱泥技术更上一层楼,出现了小型精巧的作品,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的朱泥壶之始,也极大地提升了日本常滑地区制陶工艺的水平,影响至今犹在。
  清代中、后期对东南亚的商品化外销
  清代除顺治、康熙及雍正年间的部分年代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海禁,其余近两百年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尤其对于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甚至允许他们到除了广东之外的闽、浙、江海关贸易。在经贸往来中,茶叶以及泡茶所需,尤其工夫茶法所需紫砂壶是出口商品的重要部分。陈椽先生在《茶业通史》中分析的个中缘由是“侨销促进外销”,即华侨带动了中国茶叶和茶具在南洋的消费。当时侨销茶叶主要以青茶为主,如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泰国等地主要消费闽南、闽北出产的青茶。而这些青茶冲泡主要是以盖碗和紫砂壶或潮汕手拉坯为主。所以,随着茶叶的大量输出,紫砂壶必然成为重要的附属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1985年,英裔澳人哈澈(Michael Hatcher)发现1752年(乾隆十六年)在新加坡港东南方沉没的捷达麦森号(Geldermalson,又称南京号)并将其打捞,约10件紫砂壶重新面世。另有1822年1月(道光元年)在南洋沉没的泰兴号(Tek Sing)上出土了更多的紫砂壶。这批紫砂壶中数量最多、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工夫茶壶。其形制多达1 O种,基本涵括了工夫茶壶的主要品类。胎质以朱泥为主,偶有少量紫泥。其艺术特征和闽南地区清墓出土的朱泥壶完全一致,都是宜兴产销,底款多写刻诗词。并署“孟臣制“行书阴文款。1845年(道光年间)左右在南洋沉没的迪沙如号(Desaru)是在19世纪40年代航行于中国与南洋间载运陶瓷货物的木质商船,其出水的文物也有宜兴出产的陶瓷缸瓮和紫砂壶,其中有300把较完整的紫砂壶和更多紫砂残片。绝大部分是较小的梨形壶和直流扁腹壶,底款也多是通行的孟臣款。从这些重又面世的紫砂壶可以看出。这些砂壶多为南洋华裔需求而制作,为冲泡工夫茶所用,承袭了福建及潮汕茶俗。考虑到清代中国与南洋的经贸关系之密切,商船来往之频繁,可以想象当时外销至南洋的紫砂壶数量之多。
  另有出口泰国的磨光壶在清中、晚期也非常盛行。它是将烧好的成品紫砂壶进行打磨、抛光。加工好的作品光可照人,有“贡局”款和“利兴”款,时称“车光茶壶”,畅销一时。这些外销泰国的磨光紫砂壶多为泰国富裕人家所制,一般为小圆壶、圆筒壶、水平壶,大多在壶嘴、口钮、盖沿等处镶上金边或其它金属。有的配以金属提梁,部分作品的底款为泰国文字或图案,整壶显得珠光宝气、富贵华丽,充满异国情趣。“贡局”款铜把软提梁为这类壶的代表,它是赵松亭于光绪年间所创制。
其他文献
喝茶有益健康,幾成常识,但这么说还只是偏于泛泛而谈。其实在茶文化与茶道未成形之前,茶在古人的生活中,幾乎是作为药物而存立的。  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是茶作为药物与人类的最初结缘。华佗在《食经》里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这里的“意思”一词,当分开解:“意”,含义为心念;“思”,即思绪。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对于人体的构造,则有“精气神”之说。而“神(即心念)”是健康最根本、最基础的
期刊
喜好互称“茶人”,恐怕为茶界常见。称呼起来,有古味,有内涵,意味深。自喜的同时也讨喜于人,是社交场的方便用词。而大概因为标准含混不清,似乎但凡与茶沾边的。都可一称。反正谁也不较真,也较不了真。“茶人”之称,乃渐类同“老师”、“专家”、“朋友”等,流于俗套。清雅如茶,不免可惜。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茶人”呢?  “茶人”一词,据考最早出现于唐朝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茶人》一诗:  生于顾渚山,
期刊
我们先说一说什么是茶文化护主?茶文化护主是一个人或一个机构,他们可能是政治人物、可能是企业界或是艺文界、宗教界人士等,他们虽然不是那么直接从事茶文化工作,但他们关心茶文化,力挺茶文化各类茶事,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付出,在他们影响与护航之下,对茶文化种种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群人物都是茶文化护主。  身兼茶文化护主的茶企,其基本任务是做好茶生意,货畅其流。茶企业有广泛的通路,在行销上做得很好,实
期刊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茶瓯》一诗中开门见山地点出唐朝南北方窑系的代表——越瓷与邢瓷。浑圆的器型如遗落人间的满月,轻盈的器身如悠悠而起的白云,无论用邢瓷还是越瓷,都视觉、味觉、嗅觉与心灵之间一种美的历程。  唐朝是继汉之后的又一繁华盛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茶作为特殊的饮品,其药用、文化、艺术乃至经济、社会价值在不断被发
期刊
新年伊始,《海峡茶道》杂志社同一时间在全国20个城市举办了一场题为“大美中国,茶香倾城”的迎春茶会。虽然在今日,各式各类的活动已经屡见不鲜,我们策划的这场茶会。却并非只为虚应故事,也并非只意在自说白话的招揽生意。作为一本以茶为核的期刊。我们不敢忘失对于茶的恭敬与感恩,以及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正如茶会主题之所示,茶,或许正堪为中国之大美。  中国之产茶,以及中国人之爱茶,似是因了我们天生就更具
期刊
茶产业当立,茶道当破?  关键词:茶道 快消品 茶文化 茶产业  微博源  @君众咨询邓学君:茶道已成中国茶产业发展突破的罪魁祸首!中国茶有其文化基因,但时空转换,茶的快消品本质愈加凸显。所以中国茶产业的突破应与时偕行往“快消品方向”转换,而这转换的最大障碍,就是被所谓的行业领导者、各类像模像样的茶艺赛、捻须道古的茶专家所挟持的“茶道”。茶产业当立,破茶道当时!(2012年12月25日10:36)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从办公白领到都市精英,从普通百姓到政商名流,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的高端养生产品,多以“虫草”、“灵芝”等名贵药材为主,但“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紫娟的出现,无疑成为了天然养生、收藏、馈赠之佳品。  紫娟,茶如其名,紫衣清润,娟好静秀,由茎至芽,由形入汤,均呈紫色,稀世罕见。其“神奇的花青素”和“原生天然的养生价值”更是引起了中国茶学界、农业科学界以及营养学界的
期刊
茶有道,亦有惑;又,道可道,非常道,故答疑解惑亦见仁见智,何况实践尚可出真知,有心茶人也是满怀真知灼见。  本栏目力邀茶界专家,针对读者所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别予以解答。茶博士还就茶界热点或难点的话题邀请热心茶人和茶庄主们共同参与。相信通过多方互动,大家各抒己见,道理会越说越明。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茶博士互动问答的队伍中。  本期专家团  蔡荣章:国际无我茶会创办人、天福茶学院教授  范增平:
期刊
一如这般彻骨寒气,终究是净了我满身的晶莹,这琉璃世界的邂逅,我不会像世人那般畏瞑寒冷而去躲避,因为我深知人情的凉薄是永无止境的,世人愚蠢,贪图短暂的温存,而我在自然的冷暖之中,肉体供养给纯粹,换来了一身琉璃的通明!  些许,这就是我对琉璃世界的认知,有些人用一年的时光便等到自雪的到来,有些人用尽了一生,都不得内心世界的一片洁净,似乎命运在安排生命的时候,早已经冥冥中自有定数。记忆中,生命中的净土并
期刊
就像名家都有其代表作一样,“铁罗汉”就是武夷岩茶的代表作之一。在四大名枞中,铁罗汉独一无二的香气是别的岩茶所不具备的,它那特立独行的性格,执拗中带着神秘,霸气却不张扬,便成了很多人喜欢它的理由。  因为铁罗汉与众不同的茶香,让人有些捉摸不透,而市面上的五花八门的铁罗汉产品更是增加了铁罗汉的神秘感。纯种的铁罗汉稀少而珍贵,又常有商人鱼目混珠,对茶客来说一泡正宗的铁罗汉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  专题品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