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评价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t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等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徐宏玲(1969-),女,河北承德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
  刘冬蕾(197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讲师,从事管理类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运用档案研究方法,对1993年~2007年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硕士论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进行选取,以宽松的检索条件和较严格的甄选条件,对“高等财经院校”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各种检索范围的检索,以评价和构建关于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本文结合调查问卷研究方法,提出了“基础——路径——模式”的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高等财经学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An assessment of theoretical study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financial education
  Xu Hongling Liu Donglei
  Abstract:Using archival study method,this paper selects 19 cases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financial education,from the literatures released in Chinese Journals Fulltext Database,Master Thesis Database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atabase during 1993~2007 with a loose searching criteria and a strict acceptance condition “higher financial colleges” and “th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research method,the study builds a “basispathmodel” theoretical framework about th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higher financial education.
  Keywords:Higher financial colleges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57-03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观点并不一致,相应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更是百家争鸣。
  
  1.评估方法和样本
  
  这项评估运用档案研究(archival study)和调查问卷方式,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发表的论文为样本,以各刊1993年第一期至2007年最后一期作为这项评估的时间范围。1992年党的十二大和1994年全国高校并轨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这个时间范围就涵盖了我国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所有理论研究。
  为了得到在期刊范围和时间范围内所有的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首先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index.htm)以“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为检索项,以“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检索词,进行了模糊匹配。较宽松的检索条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论文的漏选。
  高级搜索“高等财经院校”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文模糊搜索,得到有效论文共19篇。另外,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检索词“高等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模糊搜索到1条,但内容是MBA教育研究;精确搜索到0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词“高等财经院校”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模糊搜索到0条。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通过专业判断和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一轮甄选。首先踢出了诸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不具有研究价值的论文。接下来,又以更为严格的甄选条件踢出了一些间接论文,如“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等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此外,我们按照档案研究的特点,同样踢出了短讯、会议综述、书评等形式的论文。
  
  2.评估发现和分析
  
  2.1 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从1993年起至2007年,总体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在三个相对权威杂志《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每年平均还不足0.4篇(见表1),其中,在选定的19篇中,有2/3(12篇)是有关MBA、MPA方面的文献,表明我国高等财经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我国高等财经院校招生数量以及社会需求是不相符合的。
  


  说明:①代表《高等教育研究》,②代表《中国高等教育》,③代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2007)。
  2.2 研究内容。
  在检索词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财经学校”进行模糊搜索条件下,我们选定19篇论文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对高等财经学校教学模式、体制创新的研究,如杨志坚(2001)[1]、周立群(2001)[2]以及王世伟(2000)[3]三篇文章。第二类是关于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的研究,如徐紫云等(2007)[4]第三类是企业需求导向的研究,如“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王先强等,2002)[5]2篇文章。可见,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是非常缺乏的。
  在检索词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学校”进行精确搜索条件下,我们选定了6篇论文并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研究内容依然较为分散,没有成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这6篇可以分为高等学校内部教务管理和课程设置,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林建华等,2005)[6]、教育理念研究如“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李延宝,2006)[7]、“创建有益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霍丹群等,2003)[8]。
  2.2.1 各类论文都表现出分散化的趋向。例如关于创新人才的理论解释,本来受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多种视角影响,涉及到市场需求、师资体系、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的管理实践等因素,创新人才的内涵也就各不相同。特别是,受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影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起步较晚,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一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理解有误,如将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把直觉思维混同与形象思维;二是用传统的知识继承型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即便利用IT环境,也只是“写教案、做课件”等;三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创新人才的研究只能是单一视角的“点”研究,而非“面”研究。
  2.2.2 总体上这些论文均表现出大学领导机构的非理论化(non atheoretical)研究,一些论文似乎并不是基于理论探索,如在描述一些培养模式时候,仅描述问题的表现形式,提出的对策或是国外的成功经验,没有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对策作用的条件和机理等等。特别是,关于“创新人才”的相关量化指标和操作性定义始终未能得到系统解释。
  2.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论研究的取向。对19篇论文按照研究方法分类,可以发现,18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确切地说,只是描述性研究,只有一篇采用了案例研究。当然,造成实证研究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显而易见,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理论框架,同时,相关数据采集、问卷调查难度较大,缺乏可作为相关参考的量表等也是主要原因。
  
  3.我国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建立的迫切性
  
  财经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高等财经院校受各种因素影响,直至1997招生规模才真正扩大,并以年递增50%速度增加,从1999年的10万多快速发展到2004年的35万。与此同时,各个财经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呈现了突飞猛涨之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的紧迫性逐渐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反应。例如2007年工商管理专业(本专科)的在校学生全国大约为100万,每年约培养出40万。从98年到2002年连续5年在全国专业人才需求榜上位居前五名:年需求量15~20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不难发现,市场需求既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为了了解企业对财经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需求趋向,课题组于2007年9月份开始直至2008年4月底,前后跟踪了四川省和河北省大学本科生财经校园招聘会多场,进行了现场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的调查。调研发放问卷200份(其中试调问卷10份,正式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为88%。调查实施自始至终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检查、督导。
  被调查企业涉及到了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金融、房地产业、水利、教育、卫生、生活保障等公共事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各种行业,但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第一产业。调查结果如下:
  3.1 毕业生(一年内)工作能力的调查。
  被调查者对所录用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一年内)的综合素质及各种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如
  


  图1向我们显示出企事业用人单位对财经类学生(毕业一年内)的满意程度为44~55%,其中创新能力、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和业务能力的非常满意程度都较低,只有4%左右,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业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可改善空间。同时,用人单位也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相应期望值。他们认为,学校应在学生社交能力、动手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等四个方面着重加强培养,而相应的在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培养方面,并没有提出更高的期望值,表明这些公司比较认可学校目前关于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模式,见图2。
  


  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图1中“非常满意”较低的业务能力和图2中研究能力和基础理论的低期望非常矛盾。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基础理论和科研并不非常认可,间接地反映出了市场对学校在基础理论和相关科研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等并
  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这种客观反应也恰好在公司对毕业生(一年内)的综合评价中,见图3。
  


  为了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财经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包括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与前面的相关评价基本吻合,即有40%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企业用人需求更多地具有短期行为和逐利动机,上述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内涵的理解只是作为财经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时的主要参考指标。
  3.2 创新型人才内涵的调查。
  “企业认为哪种情况可以体现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结果如图4。调查进一步显示出用人单位更渴求得到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毕业生,并且这与“哪种是最有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的调查结果相符合,如图5。该项调查进一步显示出目前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学生的实际问题能力培养。
  


  图4说明:A代表基础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B代表工作层面的技术更新,C代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D代表打破世界先进水平,E代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技术改善,F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4.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的设想
  
  结合国内外教育界对创新人才的定义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知识继承型特点,本文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应首先界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创新人才不同于应用型人才等类似的教育理念,应强调“创新”。
  时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李国强(2007)[9]发表了“以创新能力为目标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文,标志着较为具有综合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雏形已经初步建立。他认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目的在于完成“从知识传递为主到探索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以及经费的投入为保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学科交叉和综合为方向;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核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
  4.1 构建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的含义和原则。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也就是确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理论要素,并界定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秩序和方式,基本上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总体性原则。指理论框架包括的理论要素应该涵盖财经学校教育影响因素的所有相关领域,应以务实的作风,逐一研究其中的主要问题,从而能够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需求信息平台。②逻辑性原则。指理论框架包括的理论要素排列组合在一起应该具有的效果,一般可将理论要素归集为三个层次,同时回答理论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第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回答以什么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第二,理论在不同假说下的推证,回答理论研究的路径是什么?它们怎样将诸多的理论要素贯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理论的应用,回答如何用理论解释实际需求?③抽象性原则。这是相对于实践和单个理论要素的具体性而言的。
  4.2 构建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的初步设想。
  根据创新教育以及创新人才等文献的梳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应从三个层次构建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形成一个从理论出发、经由一定的路径、到具体实施的“树形结构”关系,见图6。
  


  4.2.1 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这一层次的理论研究主要回答创新人才是什么(What) 的问题。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研究为基础,因为社会需求是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从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历史看,它是社会需求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作为诸如资本市场、产业市场、国际贸易等信息沟通机制之一而提出的,而且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应基本一致。其次,检验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也最终要看企业、市场等需求反应。最后,从对市场需求的不同假设前提出发,形成了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途径,并将各种理论要素贯通为一个有机整体。
  4.2.2 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路径。这一层次的理论研究主要回答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为什么(Why)的问题。从对经济(市场)需求不同的假设前提出发,形成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的研究路径:第一,从市场需求有效性的假设前提出发,研究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因;第二,从市场需求失灵的假设前提出发,研究教育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上都是站在市场效率的角度。第三则是站在市场公平的角度,对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进行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理论解释。必须明确的是,不同的假设前提导致不同的研究路径,但并不必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研究结论。
  4.2.3 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模式。这一层次的理论研究主要解答高等财经学校如何进行创新人才培养(how)的问题。理论框架应用来解释和预测高等财经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在目标指导下,可分为培养内容(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培养客体(学生的层次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主体(院系所设置、师资)以及主客体互动行为方式等。
  从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部门管理制度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教育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以避免需求和供给失衡,影响学生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但就某一区域看,培养内容、培养主客体、主客体之间互动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在地方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中应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杨志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2):34~37
  [2] 周立群.新环境下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战略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1(24):18~20
  [3] 王世伟.浅谈知识经济与财经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21~24
  [4] 徐紫云.改革本科院校中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33~35
  [5] 王先强等.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07~109
  [6] 林建华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11
  [7] 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8] 霍丹群等.创建有益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9] 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其他文献
NK细胞是不同于T、B淋巴细胞而能够直接杀伤靶细胞效应的一个特殊淋巴细胞系 ,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其发育和成熟过程依赖于骨髓的微环境。NK细胞在体内发育分化的
针对GPS的主要结构及其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水利测量中GPS的应用及GPS的明显优势,深入研究了水利测量应用中GPS的常见问题,展望了水利测量应用中GPS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GP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在我国智慧农业已经不属于一个新的概念,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进步,智慧农业的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从总体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国内的智慧农业仍然有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正逐渐加深,因此,燃气等存储量大排放小的清洁能源走进了千家万户当中。但燃气作为具有燃烧性的供能物质,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使用风险,而且由
传统社会观念误区、市场调节失灵、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劣势以及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缺陷等因素均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改变传统性别观念,塑造现代性别意识;健全女性权益
基于对现代化火灾调查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首先,阐述现代化火灾调查中信息技术应用必要性。其次,分析现代化火灾调查中信息技术应用,具有提升火灾调查能力、收集保存事故调
<正>~~
真空感应炉设备是目前比较成熟的高端装备,是生产特殊合金材料的必要装备。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标准真空感应炉的标准配置、基本冶炼原理、工艺操作等。通过本文可以了解真
近年来,教学内容的确定作为语文教学文本的重要研究内容备受关注。在最新版的课标中没有完整且系统的相关内容阐述的情况下,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试图寻找确定教学内容的新出路。
在交通运输系统中桥梁是一个重要通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桥梁建设技术不断提高,投入使用的新型结构桥梁逐渐增多。为新型桥梁的使用安全提供重要保证,对于桥梁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GPS差分定位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较高的精准度及实时检测等方面,通常应用于大型工程的变形监测以及桥梁检测项目中。针对GPS差分定位技术及其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桥梁检测中GPS差分定位技术的具体应用,对于桥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