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维生素K1产生腰臂部硬皮病样皮下组织炎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Texier等曾首先发现维生素K1和其它药物一起作肌内注射后,引起这种硬皮病样皮下组织炎。当维生素K1和另一种药物肌内注射几次之后,在臀部注射处出现红色斑块,单侧或双侧性。这种洋红色斑伴有刺痛感,片状扩展,二侧损害可于腰骶部融合。在停止用药后,红斑持续存在,于10~15天后,红斑减退。损害呈褐色,面积缩小,出现瘙痒感,皮下组织逐渐发生浸润,几个月后,形成旧象牙色的局限性硬皮病样状态,与深部组织粘连很紧。

其他文献
作者为了寻找一种不发生出血,疤痕或化脓感染的治疗疣的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维生素A及注射用水分别对疣作注射治疗。共观察了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成年人24例、儿童10例。疣发生部位大多数在手及手指,大部分病例只有一个,个别的为8个或10个成群。病程10天~5年。
结节性硬化是母斑的一种,显性遗传,其肿瘤和畸形病变分?延谌
期刊
为进一步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细胞性免疫的关系,作者选择了细胞免疫的体外试验一周围淋巴细胞转化(母细胞化)试验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对SLE患者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一、周围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添加植物血凝素―促分裂素(PHA-M)的转化率:采取周围淋巴细胞,加入PHA-M0.5毫克/毫升培养,测定其转化率,12名正常人的范围为45.5~70.1%,平均值为57.3%;22名SLE患
小儿科领域里的胶原病有风湿热、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等.其中最有代表性者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累及全身脏器,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与其他胶原病鉴别很困难.这些胶原病的临床症状,很多非常相似.单靠症状诊断是不足的,必需借助于血清免疫学的检查.作者报告14例小儿SLE.就临床症状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的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本文所说的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发生的病变的总称.本文特以皮肤病变为重点进行讨论.分类及其临床表现;作者着重以皮肤病变发生的部位,作如下的分类;1.泛发性单纯疱疹(初感染)(1)客波西氏水痘样疹(疱疹性湿疹),(2)新生儿泛发性单纯疱疹.
一、药物变态反应的定义:药物变态反应是发生于特定人,与体质有着密切关系的现象。此现象与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异常反应、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及与之有关而产生的现象(如过量、蓄积等)无关。它是由免疫学机转而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是惯用的同义语。二、药物变态反应的频度:药物变态反应的正确频度难于了解。
1969年,Sharp等描述了一种新的风湿性疾病,具有一种特殊的抗核抗原的抗体,对皮质类固醇疗法非常敏感。Sharp等称其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核抗原为核糖核蛋白,与此种抗原起反应的抗体称为抗核糖核酸蛋白抗体。
作者在连续10例有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以下简称GPP)患者中进行了舌变化的观察,并在连续1000例有一般皮肤病的患者中作了同样的观察。结果:在GPP患者中常可看到类似地图舌样的舌损害,而且发生严重裂纹舌的比例也很高。在10例的GPP观察期间8例出现地图舌样损害,皮损越严重则舌损害越鲜明,3例除有地图舌损害外,还有严重的裂纹舌。在8例伴有地图舌的GPP患者中,4例声称在发生GPP前很多年已有地图舌的
期刊
处理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症一直是治疗难题,以往主要是局部应用水杨酸制剂使角层分离,但这种疗法不是针对持续形成皮屑的基本问题。大剂量维生素甲口服对病有些帮助,但严重的副作用常不得不提前结束治疗。近来局部外用维生素甲酸治疗各种角化不良性皮肤病得到很有希望的疗效。但搽药不方便,常有皮肤刺激现象,使许多患者难于接受。
期刊
由手内在肌瘫痪引起的爪形指是麻风病中最常见的畸形,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肌腱移位术及肌腱固定术,而本文报导为关节囊缝合术并用滑车前移术。适应症:所有的手指关节的活动完全,手指所有伸肌及至少一个长屈指肌之肌力应正常。查菌阳性及不宜行肌腱移位术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