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为了理想不懈追求
为了准备将于2010年3月份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武术节”。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训练过程中总是遭受着机械滞缓等弊病无休止的困扰
今天上午10时许,怀揣着一份激动和忐忑我又一次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没有冗长的寒喧,喘息少定老师就带我到了室外的走廊验收“作业”。第一式“金刚捣碓”尚未走完,老师就已然洞悉了我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说:“练拳要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不可畏畏缩缩,气怯心慌。练拳确要内外兼修。而所谓的“内”,并非寻常所言的玄而又玄的内功,而是人的气质修养。所以练拳的过程就是挖掘人体潜能,提高技击水平的过程:也是完善人格,提高修养的过程。人应该追求完美。
老师对拳法“避免肤浅与不实,而是直接进入问题核心”(李小龙语)的解读与平和坚毅的声音让我的内心若有所动,师言:“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抑或养生的技术,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如果将太极拳停留在技术动作的层面,就很难不断实现质的跃升。如果居于狭隘的一己之见,不能解放思想,甚至陷入虚幻的泥沼,不但难有收获,更谈不上境界和风格。一个没有思想的武者,一个缺少修养的武者,一个把自己禁锢在狭隘的小圈子里而不敢突出的实现思想境界提升的武者,不是真正的武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既是民族的精神,人类的财富,也应是武者的状态和追求。从1997年冬日那个黑黜黜的早晨开始,十二个年头老师予以的不放弃,让我由一个悲观狭隘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个内心蓬勃沉实积极追求的人。同时,也让我不但见证了十二年来老师在太极拳技术与风格上一次次质的突破与飞跃,也见证了老师为继承和弘扬洪先生的事业,为继承和弘扬洪式太极拳开山辟路奋斗不息的无畏无惧。而这些,也正是一个真正武者的气质、修养最有力的诠释。
李小龙在谈到我国武术的历史和现状时说:“武术的根本不在枝节上,而在枝节处的争论是可以由根本处了解的。”可以说,今天老师正是帮助我实现了一次“根本处”的思想和理念上的禁锢的解放!
(二)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元旦到了,又有了到老师那里学拳的机会,因为元旦那天学校有事情没有能够到老师身边跟师兄弟们一起研拳,直到元月2日上午才得以到菏泽学院,自感一天半的迟到让自己少学了很多知识。
晚饭后,我和老师、江西的杨维干并小师弟逸豪在办公室休憩小谈。
于老师办公桌侧盘桓良久的杨维干突然对办公桌正前方资料柜上有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匾额产生了兴趣,不自觉间竟若有所思的静静地读起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老师惬意的笑了,便娓娓说起了“着熟”、“神明”的问题,最后,老师说:“拳打百遍,有百遍的体会;拳打千遍,有千遍的体会,正所谓‘拳打万遍其理自现’”但也并非所有的人拳打万遍都能够明白理法,掌握规律的,这需要用功练,用心去总结。我暗暗点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两句定格在了眼前。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那么如何用力呢?
——窃以为,就如老师常言“怎么练就怎么用,怎么用就怎么练”
谈笑之间半个小时已经悄然过去,我与杨维干,小师弟逸豪以及先后来到办公室的邢宏宇、王涛两位师弟开始练拳和试验,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又过去了,我们没有丝毫的疲倦,老师也来了兴致,为我们讲解靠法。在距离沙发一米处老师以右手向下一采我的右手,同时潜身进右腿至我的身体右侧,此时他的右肩已吃住了我的腋下,随即一个瞬间发力,刹那间我的整个身体拔地而起,只觉身子一飘人已跌进了沙发。接下来,我频频试手,却总不能如老师着肩一触对方即飘身而出,看老师发现了我的困惑,他做了一次“肩靠”的示范和讲解,并且又让我尽情体验了两次飘身而出的感觉,最后,老师说:“你看,你做的是肩靠,虽然肩部到位了,但步法没跟上,如果手、肩、步配合好了,功效就一定能达到,这就叫‘手到腿不到,发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发人如薅草’”。
是呀,手到身到,不正是“上下相随”吗?!手到腿到,不也正是练拳的一个基本要求吗?老师溢满笑意的眼光在我脸上一掠,似乎透过了我的身体。
为了理想不懈追求
为了准备将于2010年3月份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武术节”。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训练过程中总是遭受着机械滞缓等弊病无休止的困扰
今天上午10时许,怀揣着一份激动和忐忑我又一次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没有冗长的寒喧,喘息少定老师就带我到了室外的走廊验收“作业”。第一式“金刚捣碓”尚未走完,老师就已然洞悉了我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说:“练拳要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不可畏畏缩缩,气怯心慌。练拳确要内外兼修。而所谓的“内”,并非寻常所言的玄而又玄的内功,而是人的气质修养。所以练拳的过程就是挖掘人体潜能,提高技击水平的过程:也是完善人格,提高修养的过程。人应该追求完美。
老师对拳法“避免肤浅与不实,而是直接进入问题核心”(李小龙语)的解读与平和坚毅的声音让我的内心若有所动,师言:“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抑或养生的技术,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如果将太极拳停留在技术动作的层面,就很难不断实现质的跃升。如果居于狭隘的一己之见,不能解放思想,甚至陷入虚幻的泥沼,不但难有收获,更谈不上境界和风格。一个没有思想的武者,一个缺少修养的武者,一个把自己禁锢在狭隘的小圈子里而不敢突出的实现思想境界提升的武者,不是真正的武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既是民族的精神,人类的财富,也应是武者的状态和追求。从1997年冬日那个黑黜黜的早晨开始,十二个年头老师予以的不放弃,让我由一个悲观狭隘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个内心蓬勃沉实积极追求的人。同时,也让我不但见证了十二年来老师在太极拳技术与风格上一次次质的突破与飞跃,也见证了老师为继承和弘扬洪先生的事业,为继承和弘扬洪式太极拳开山辟路奋斗不息的无畏无惧。而这些,也正是一个真正武者的气质、修养最有力的诠释。
李小龙在谈到我国武术的历史和现状时说:“武术的根本不在枝节上,而在枝节处的争论是可以由根本处了解的。”可以说,今天老师正是帮助我实现了一次“根本处”的思想和理念上的禁锢的解放!
(二)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元旦到了,又有了到老师那里学拳的机会,因为元旦那天学校有事情没有能够到老师身边跟师兄弟们一起研拳,直到元月2日上午才得以到菏泽学院,自感一天半的迟到让自己少学了很多知识。
晚饭后,我和老师、江西的杨维干并小师弟逸豪在办公室休憩小谈。
于老师办公桌侧盘桓良久的杨维干突然对办公桌正前方资料柜上有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匾额产生了兴趣,不自觉间竟若有所思的静静地读起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老师惬意的笑了,便娓娓说起了“着熟”、“神明”的问题,最后,老师说:“拳打百遍,有百遍的体会;拳打千遍,有千遍的体会,正所谓‘拳打万遍其理自现’”但也并非所有的人拳打万遍都能够明白理法,掌握规律的,这需要用功练,用心去总结。我暗暗点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两句定格在了眼前。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那么如何用力呢?
——窃以为,就如老师常言“怎么练就怎么用,怎么用就怎么练”
谈笑之间半个小时已经悄然过去,我与杨维干,小师弟逸豪以及先后来到办公室的邢宏宇、王涛两位师弟开始练拳和试验,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又过去了,我们没有丝毫的疲倦,老师也来了兴致,为我们讲解靠法。在距离沙发一米处老师以右手向下一采我的右手,同时潜身进右腿至我的身体右侧,此时他的右肩已吃住了我的腋下,随即一个瞬间发力,刹那间我的整个身体拔地而起,只觉身子一飘人已跌进了沙发。接下来,我频频试手,却总不能如老师着肩一触对方即飘身而出,看老师发现了我的困惑,他做了一次“肩靠”的示范和讲解,并且又让我尽情体验了两次飘身而出的感觉,最后,老师说:“你看,你做的是肩靠,虽然肩部到位了,但步法没跟上,如果手、肩、步配合好了,功效就一定能达到,这就叫‘手到腿不到,发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发人如薅草’”。
是呀,手到身到,不正是“上下相随”吗?!手到腿到,不也正是练拳的一个基本要求吗?老师溢满笑意的眼光在我脸上一掠,似乎透过了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