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为一线教师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许多青年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效应,着实下了很多功夫。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连续不断地发问,喋喋不休地讲述;学生,琅琅不息地读书,叽叽喳喳地交流。有的课堂,只有少数几名学生与老师配合默契,情绪高涨地表演着老师设计好的问题,整堂课表现活跃,而其他同学只是充当“配角”。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忽视了最不应该忽视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教学行为也要产生相应的变化,要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等一等”,即所谓“教学等待”。
“教学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耐心和宽容,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也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放慢脚步等一等学生,是一种教学技巧。教师要时时有等待之念,处处有等待之举。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实施“教学等待”呢?
一、静静地“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师生、文本间的横向和纵向的交流,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以及在读文章时的语言交流与碰撞,是一种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把一篇文章真正读懂,读出自己个性的见解,靠的不是老师重复■嗦的讲解,而是靠学生自己的读、理解和品味。例如,在教学略读课文《一句话》时,我就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这篇课文是闻一多的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课前,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闻一多的事迹和历史背景,适当补充了一些视听材料,使学生对作者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学习课文做些铺垫。接着,引导学生围绕我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示”的问题潜心阅读,静心感悟。学生默默地读着书,一边读一边画,把自己读书的点滴思考和收获都标注在书上。他们时而小声交流,时而翻阅工具书解决疑难。时间在分分秒秒中度过,半堂课转瞬即逝。
在这半节课中,我静静地等待学生阅读,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读书之后,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诗句,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在师生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当中,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个性飞扬,体会了作者赤诚的爱国之心,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么长时间的静静等待,我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满足了他们读书的渴望。可以说,没有等待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没有过程就谈不到硕果累累?
二、耐心地“等”
课堂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反应,教师不免感到惶恐,于是为了避免冷场,很多教师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教学机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或者换一种方式重新提问,再进行教学。更有一些教师,会直接提问那些能回答的同学,这就是之前提到的,一些老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经常采用的教学策略。实际上,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必着急,此时,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潜心阅读并深入思考。学生触摸文本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去想象,细心体会揣摩。教师只需几分钟的静心等待,就会换来学生思辨的激流。
教学《窃读记》一课时,我尝试这样的教法: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让学生围绕“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来谈谈体会。学生读后发表了一些粗浅的感受后就没什么动静了。于是,我启发学生再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了解作者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窃读的滋味是什么?” 于是,在学生静心梳理、我的静心等待的基础上,学生逐步深入。在品读课文中,学生随着那个怯怯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匆而贪婪阅读着的小女孩儿,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脚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这种滋味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于是,经过静心品读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精彩纷呈,语言饱满有力,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是老师的耐心等待,让学生对人物的把握更深刻,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是老师的耐心等待,使课堂上有了不可预设的精彩,等待让语文课做到了深刻和提升。
三、欣赏地“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朗读、汇报表演等是多方面的,也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内化后的外在表现。语文的乐趣有时就在此时传递给了他们,而教师的引导和等待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个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是不同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和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以解开他们的“智囊”
在一次关于《詹天佑》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我精心预设问题,学生通过走进文本,感情朗读,合作学习,畅谈体会,使整堂课的气氛和谐活跃。教学接近尾声时,我适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几秒钟后,几名同学跃跃欲试地举起了小手,我一下子认出了这几个孩子,正是这几个孩子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我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只是少数同学展示自我的舞台,我要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此时,我适时等待,环顾课堂一周,尽量让我信任、欣赏的目光与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交汇,再接着问道:“同学们,再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詹天佑的哪几件事?每件事都能体现他做人的品质。从中你能看出他是怎样的人呢?”听了我的提示,有的同学翻开了书,到书中寻找;有的同学开始与同桌小声交流。又过了几秒钟,几名同学缓缓地举起了小手。这时,我走到同学们中间,面带笑容,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大家说:“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吧,哪怕只有一句、两句也可以。”我注意到班级中有一名坐在前排靠墙的同学,抬起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老师,一只手谨慎地放到胸前,想举又不敢举,想发言又在犹豫。此时,我期待与鼓励的眼神与他碰撞到一起,用力对着他点点头。终于,他紧闭着嘴唇,涨红着脸,用左手托着右手,慢慢地举起了手。我马上喊道:“好!李强同学,你来说说。”只见他站起身来,用不太自信的语气说:“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做事认真的人,同时他还是个爱国的人。”“他回答得真好!掌声送给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李强同学红着脸坐下了,这时,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光,流露的不仅仅是羞涩,还有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我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选择了耐心等待,由于我的坚持、欣赏和等待,全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高举右手,向老师证明,他们在老师的欣赏和等待中完成了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内化和上升过程。可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适时给予欣赏和等待有多么重要。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等”无处不在:学生在静静思索时,在高兴亢奋时,在疑难焦虑时,在合作探究时,在言语欢畅时,在自卑胆怯时……在这些细微关键的时刻,学生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最真切的等待,用耐心、期许、鼓励去等待,在等待中静静欣赏学生。而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要合理、巧妙、适时。当教学等待来临时,教师的内心活动是剧烈的,要监控课堂的进展状况,分析反馈来自课堂的多方面信息,紧凑安排课堂教学的进度,稳步推进,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不断的思索,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领悟和应用。长期训练后,学生会慢慢懂得为什么要思考,怎么去思考,思考什么,体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适时合理地等待,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轻松交流,共同进步,精心打造理想的、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华中师大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教授写了一篇文章《教育是慢的艺术》,郭教授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文中描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这种“慢”的艺术在教学過程中就是一种适时等待。给学生一份期待吧,他们定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
(作者单位:营口市站前区建设小学)
(责任编辑:李阳)
“教学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耐心和宽容,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也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放慢脚步等一等学生,是一种教学技巧。教师要时时有等待之念,处处有等待之举。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实施“教学等待”呢?
一、静静地“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师生、文本间的横向和纵向的交流,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以及在读文章时的语言交流与碰撞,是一种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把一篇文章真正读懂,读出自己个性的见解,靠的不是老师重复■嗦的讲解,而是靠学生自己的读、理解和品味。例如,在教学略读课文《一句话》时,我就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这篇课文是闻一多的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课前,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闻一多的事迹和历史背景,适当补充了一些视听材料,使学生对作者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学习课文做些铺垫。接着,引导学生围绕我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示”的问题潜心阅读,静心感悟。学生默默地读着书,一边读一边画,把自己读书的点滴思考和收获都标注在书上。他们时而小声交流,时而翻阅工具书解决疑难。时间在分分秒秒中度过,半堂课转瞬即逝。
在这半节课中,我静静地等待学生阅读,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读书之后,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诗句,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在师生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当中,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个性飞扬,体会了作者赤诚的爱国之心,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么长时间的静静等待,我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满足了他们读书的渴望。可以说,没有等待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没有过程就谈不到硕果累累?
二、耐心地“等”
课堂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反应,教师不免感到惶恐,于是为了避免冷场,很多教师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教学机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或者换一种方式重新提问,再进行教学。更有一些教师,会直接提问那些能回答的同学,这就是之前提到的,一些老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经常采用的教学策略。实际上,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必着急,此时,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潜心阅读并深入思考。学生触摸文本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去想象,细心体会揣摩。教师只需几分钟的静心等待,就会换来学生思辨的激流。
教学《窃读记》一课时,我尝试这样的教法: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让学生围绕“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来谈谈体会。学生读后发表了一些粗浅的感受后就没什么动静了。于是,我启发学生再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了解作者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窃读的滋味是什么?” 于是,在学生静心梳理、我的静心等待的基础上,学生逐步深入。在品读课文中,学生随着那个怯怯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匆而贪婪阅读着的小女孩儿,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脚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这种滋味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于是,经过静心品读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精彩纷呈,语言饱满有力,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是老师的耐心等待,让学生对人物的把握更深刻,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是老师的耐心等待,使课堂上有了不可预设的精彩,等待让语文课做到了深刻和提升。
三、欣赏地“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朗读、汇报表演等是多方面的,也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内化后的外在表现。语文的乐趣有时就在此时传递给了他们,而教师的引导和等待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个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是不同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和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以解开他们的“智囊”
在一次关于《詹天佑》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我精心预设问题,学生通过走进文本,感情朗读,合作学习,畅谈体会,使整堂课的气氛和谐活跃。教学接近尾声时,我适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几秒钟后,几名同学跃跃欲试地举起了小手,我一下子认出了这几个孩子,正是这几个孩子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我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只是少数同学展示自我的舞台,我要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此时,我适时等待,环顾课堂一周,尽量让我信任、欣赏的目光与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交汇,再接着问道:“同学们,再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詹天佑的哪几件事?每件事都能体现他做人的品质。从中你能看出他是怎样的人呢?”听了我的提示,有的同学翻开了书,到书中寻找;有的同学开始与同桌小声交流。又过了几秒钟,几名同学缓缓地举起了小手。这时,我走到同学们中间,面带笑容,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大家说:“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吧,哪怕只有一句、两句也可以。”我注意到班级中有一名坐在前排靠墙的同学,抬起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老师,一只手谨慎地放到胸前,想举又不敢举,想发言又在犹豫。此时,我期待与鼓励的眼神与他碰撞到一起,用力对着他点点头。终于,他紧闭着嘴唇,涨红着脸,用左手托着右手,慢慢地举起了手。我马上喊道:“好!李强同学,你来说说。”只见他站起身来,用不太自信的语气说:“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做事认真的人,同时他还是个爱国的人。”“他回答得真好!掌声送给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李强同学红着脸坐下了,这时,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光,流露的不仅仅是羞涩,还有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我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选择了耐心等待,由于我的坚持、欣赏和等待,全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高举右手,向老师证明,他们在老师的欣赏和等待中完成了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内化和上升过程。可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适时给予欣赏和等待有多么重要。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等”无处不在:学生在静静思索时,在高兴亢奋时,在疑难焦虑时,在合作探究时,在言语欢畅时,在自卑胆怯时……在这些细微关键的时刻,学生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最真切的等待,用耐心、期许、鼓励去等待,在等待中静静欣赏学生。而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要合理、巧妙、适时。当教学等待来临时,教师的内心活动是剧烈的,要监控课堂的进展状况,分析反馈来自课堂的多方面信息,紧凑安排课堂教学的进度,稳步推进,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不断的思索,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领悟和应用。长期训练后,学生会慢慢懂得为什么要思考,怎么去思考,思考什么,体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适时合理地等待,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轻松交流,共同进步,精心打造理想的、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华中师大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教授写了一篇文章《教育是慢的艺术》,郭教授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文中描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这种“慢”的艺术在教学過程中就是一种适时等待。给学生一份期待吧,他们定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
(作者单位:营口市站前区建设小学)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