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们在新疆调研时了解到,2014年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每年组织区、地(市)、县(区)三级干部7万多名,组成1.1万多个工作组,深入到全疆所有村、重点社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促使基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基层党组织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党恩民心得到明显增进、社会稳定形势得到明显好转,受到了各族群众真情点赞、衷心拥护。
夯实基础强基层,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各工作组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村组摸排找“症结”,集体会诊开“处方”,健全机制治“病根”。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推行“星级化”创建,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两年来累计有9871名工作组成员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施“带头人三年育人工程”“千万人培养计划”,选苗子、压担子、铺路子,培养壮大后备干部队伍。在“教、带、促”上下功夫,工作组成员与村、社区干部结对子,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点对点促,把村、社区干部扶上“马背”,让其在前台唱“主角”,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年多来,该区共培养发展农牧民党员3.8万名。推行“四议两公开” “七步议事工作法”等制度,完善落实村和社区党组织、工作组、警务室共同开展工作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以良好的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以规范程序确保公平公正、以阳光村务推进村干部廉洁干事。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实现每一个村、社区都有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许多村支部书记由衷地说:“工作组是我们的‘师傅’和‘靠山’,现在我们开会有人来了,讲话有人听了,办事有人跟了,书记当得越来越有样子了。”
维护稳定促团结,扎实有效推进“去极端化”
各工作组把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作为重要任务,坚持疏堵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群防群治群控,“去极端化”初见成效,民族团结互信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大揭批、大宣讲、大讨论活动,工作组成员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面对面向群众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组织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揭露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声讨驳斥“圣战殉教进天堂”谬论。协助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创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五好”宗教人士,鼓励和支持爱国宗教人士宣讲正确宗教教义,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正行。坚持周一升国旗、周末大舞台,开展农民运动会、歌舞和现代服饰表演、乡村技能大赛,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村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操办婚礼、葬礼、割礼等活动,用现代文化占领精神文化阵地,崇尚科学文明生活的氛围正在形成。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我到你家吃粽子你到我家吃馓子”“同是一家人同品一桌菜”,让各族群众共学、共居、共事、共乐。工作组成员坚持安心入住、用心思考、真心服务、细心工作,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民情,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不少工作组成员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微行动”,满足了许多群众的“微心愿”。有些村支部书记说:“‘访惠聚’活动至少影响了青壮年和儿童两代人。”很多群众感慨地说:“指甲和肉分不开,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改善民生聚民心,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各工作组把大力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凝心聚力的有效抓手,深入融入群众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大力推进村级惠民生工程建设,两年多来,该区落实到村的惠民项目资金达127亿元,各工作组还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引进惠民项目3.3万多个、资金达62亿元,集中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盼的吃水行路难、用电住房难、看病增收难等问题,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坚持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群众解决小问题、调解小纠纷。组织就业、实用技能培训,推广林下养鸡、屋顶养鸽、庭院种植,培育出一大批种植专家、刺绣能手、养殖大户。帮助做好劳务输出,增加农牧民收入,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筹办农业经济合作社。组织致富能手、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帮助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寻医问药,处处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难。如今,村里路宽了灯亮了,人人有笑脸,处处有歌声,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有些村民说,“你们工作组的脚印比金子还贵。”基层群众把对工作组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写成诗谱成曲,广为传唱:“党和政府为我们送来了工作组,就像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
树立导向增动力,促使干部扎根基层历练成长
该区党委规定,区、地(市)、县(区)三级党政群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除一把手外,每名干部都要住村工作一年,每年下派住村干部不少于本部门干部总数的1/3,三年之内,全区20万干部将轮换一遍、全部下基层一年。每个工作组都是宣讲团、实践团、落实团,确保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一竿子”贯彻到底、“一揽子”落实到位,直接与基层实现无缝对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下基层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该区先后提拔、重用4797名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其中自治区党委提拔重用381名厅级干部,同时已有6183名干部连续住村工作两年,2016年又有1874名干部主动申请连干三年。各工作组成员把住村工作作为难得的政治考验和人生历练,争做新疆“儿子娃娃”、甘当村级“两委”幕后英雄,与基层干部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责任同担。许多夫妻、父子、兄弟同下基层,许多干部克服老人重病、孩子年幼、个人疾病等困难,毫无怨言地参加住村工作。通过“访惠聚”活动,促使机关干部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接受了锻炼。一些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住村一阵子,感受一辈子”。基层群众赞扬工作组干部:“说话不靠书本子,工作不搞花架子,办事不摆官架子,工作组真是亚克西。”每批工作组返回时,老百姓都自发地聚在村委会,带着馕、鸡蛋、干果,与工作组成员久久拥抱在一起、泪水融合在一起,有的从村里送到乡里、县里,送了一程又一程。老百姓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
夯实基础强基层,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各工作组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村组摸排找“症结”,集体会诊开“处方”,健全机制治“病根”。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推行“星级化”创建,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两年来累计有9871名工作组成员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施“带头人三年育人工程”“千万人培养计划”,选苗子、压担子、铺路子,培养壮大后备干部队伍。在“教、带、促”上下功夫,工作组成员与村、社区干部结对子,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点对点促,把村、社区干部扶上“马背”,让其在前台唱“主角”,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年多来,该区共培养发展农牧民党员3.8万名。推行“四议两公开” “七步议事工作法”等制度,完善落实村和社区党组织、工作组、警务室共同开展工作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以良好的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以规范程序确保公平公正、以阳光村务推进村干部廉洁干事。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实现每一个村、社区都有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许多村支部书记由衷地说:“工作组是我们的‘师傅’和‘靠山’,现在我们开会有人来了,讲话有人听了,办事有人跟了,书记当得越来越有样子了。”
维护稳定促团结,扎实有效推进“去极端化”
各工作组把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作为重要任务,坚持疏堵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群防群治群控,“去极端化”初见成效,民族团结互信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大揭批、大宣讲、大讨论活动,工作组成员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面对面向群众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组织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揭露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声讨驳斥“圣战殉教进天堂”谬论。协助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创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五好”宗教人士,鼓励和支持爱国宗教人士宣讲正确宗教教义,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正行。坚持周一升国旗、周末大舞台,开展农民运动会、歌舞和现代服饰表演、乡村技能大赛,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村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操办婚礼、葬礼、割礼等活动,用现代文化占领精神文化阵地,崇尚科学文明生活的氛围正在形成。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我到你家吃粽子你到我家吃馓子”“同是一家人同品一桌菜”,让各族群众共学、共居、共事、共乐。工作组成员坚持安心入住、用心思考、真心服务、细心工作,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民情,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不少工作组成员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微行动”,满足了许多群众的“微心愿”。有些村支部书记说:“‘访惠聚’活动至少影响了青壮年和儿童两代人。”很多群众感慨地说:“指甲和肉分不开,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改善民生聚民心,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各工作组把大力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凝心聚力的有效抓手,深入融入群众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大力推进村级惠民生工程建设,两年多来,该区落实到村的惠民项目资金达127亿元,各工作组还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引进惠民项目3.3万多个、资金达62亿元,集中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盼的吃水行路难、用电住房难、看病增收难等问题,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坚持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群众解决小问题、调解小纠纷。组织就业、实用技能培训,推广林下养鸡、屋顶养鸽、庭院种植,培育出一大批种植专家、刺绣能手、养殖大户。帮助做好劳务输出,增加农牧民收入,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筹办农业经济合作社。组织致富能手、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帮助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寻医问药,处处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难。如今,村里路宽了灯亮了,人人有笑脸,处处有歌声,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有些村民说,“你们工作组的脚印比金子还贵。”基层群众把对工作组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写成诗谱成曲,广为传唱:“党和政府为我们送来了工作组,就像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
树立导向增动力,促使干部扎根基层历练成长
该区党委规定,区、地(市)、县(区)三级党政群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除一把手外,每名干部都要住村工作一年,每年下派住村干部不少于本部门干部总数的1/3,三年之内,全区20万干部将轮换一遍、全部下基层一年。每个工作组都是宣讲团、实践团、落实团,确保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一竿子”贯彻到底、“一揽子”落实到位,直接与基层实现无缝对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下基层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该区先后提拔、重用4797名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其中自治区党委提拔重用381名厅级干部,同时已有6183名干部连续住村工作两年,2016年又有1874名干部主动申请连干三年。各工作组成员把住村工作作为难得的政治考验和人生历练,争做新疆“儿子娃娃”、甘当村级“两委”幕后英雄,与基层干部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责任同担。许多夫妻、父子、兄弟同下基层,许多干部克服老人重病、孩子年幼、个人疾病等困难,毫无怨言地参加住村工作。通过“访惠聚”活动,促使机关干部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接受了锻炼。一些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住村一阵子,感受一辈子”。基层群众赞扬工作组干部:“说话不靠书本子,工作不搞花架子,办事不摆官架子,工作组真是亚克西。”每批工作组返回时,老百姓都自发地聚在村委会,带着馕、鸡蛋、干果,与工作组成员久久拥抱在一起、泪水融合在一起,有的从村里送到乡里、县里,送了一程又一程。老百姓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