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类型的临床比较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类型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90例,支原体肺炎70例为观察组,病毒性肺炎30例,另选9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CRP和WBC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在细菌性肺炎CRP和WBC的值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健康体检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于健康体检组比较或二者之间比较,CRP和WBC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WBC联合检测对肺炎类型的鉴别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小儿
  肺炎是小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以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每一种病原体引起的小儿肺炎其治疗和预后均有较大差异.笔者对确诊的肺炎190例患儿的CRP和WBC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根据CRP和WBC在不同类型小儿肺炎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鉴别肺炎感染类型,有效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确诊为肺炎的患儿190例(混合感染病例不包括在内),其中细菌性肺炎90例,支原体肺炎70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病毒性肺炎30例。全部病例中,男116例,女74例,年龄6月至14岁,平均年龄7.3±1.9岁。另选健康体检儿童90例为健康对照组,年龄6月至14岁,平均年龄6.6±2.5岁。190例肺炎患儿诊断标准参考文献[2]。所有病例均以临床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结果、病毒血清学试验、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及X线胸片检查确诊。
  1.2病例分组按肺炎类型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4组:Ⅰ组为细菌性肺炎90例;Ⅱ组为支原体肺炎70例;Ⅲ组病毒性肺炎30例;Ⅳ组为健康对照组90例。
  1.3方法对比4组CRP、WBC的检测情况及肺炎患儿CRP在病程的变化情况,分别于急性期、恢复期清晨空腹取血行CRP及血常规分析。CRP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正常范围为0-8.2mg/L,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动生化仪为日立7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迈瑞300,试剂采用仪器配套试剂,白细胞正常范围为4-10×109/L,淋巴细胞比例为0.2-0.4,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5-0.7。
  1.4统计学处理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平均值以χ±s表示。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4组CRP、白细胞指标比较4组CRP血清水平、白细胞计数、LYMPH、NEUT各指标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udent–newman–keuls test两两比较各组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RP异常率经χ2检验分析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肺炎类型的鉴定主要依赖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病毒血清学试验及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实验室等检测方法,细菌培养鉴定作为病原体诊断的金标准,因受培养周期长的限制,使其在早期诊断上有局限性,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4-6h可大幅升高,3-4d达峰值,可为正常值100-1000倍,主要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1]。
  笔者对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所致的3种常见的类型肺炎中血清CRP、白细胞进行了研究,CRP以细菌组升高幅度最大,急性期达平均值83.3mg/L,CRP主要结合于细胞壁、细胞膜脂多糖的磷脂酰胆碱[3],磷脂酰胆碱在细菌中分布最为丰富,支原体CRP升高机制源于对细胞膜的损伤暴露磷脂酰胆碱通过IL-6刺激肝脏合成增加[4],CRP是炎性反应、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指标,但在感染性疾病中其升高的幅度各组别有统计学差异,在笔者的研究中CRP血清水平细菌性组>支原体组>病毒组>健康对照组,与黎清交、刘爱琳等[5-6]的研究相符。
  白细胞指标的比较中,白细胞计数4组也有统计学差异,细菌组白细胞上升最多,支原体略高于正常范围,病毒白细胞计数不少病例呈现下降趋势,分类计数细菌组中性粒比例较大,病毒组淋巴系比例较大,在CRP、白细胞异常率比较中,4组异常率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为细菌组>支原体组>病毒组>健康对照组,CRP的异常率在肺炎组别中均高于白细胞异常率,显示灵敏度高于白细胞,在肺炎类型的鉴别中是白细胞很好的补充。
  CRP、白细胞是临床常规项目,但在肺炎类型的鉴别、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联合应用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给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多池,吴礼循.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1,22(11):126-127.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85-1191.
  [3]夏尤佳,沈朝斌,戴强.C反应蛋白与小儿呼吸道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6):535-536.
  [4]焦爱萍.小儿肺炎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测定及其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8):1389-1391.
  [5]黎清交,曾素萍,黎昌茂.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运用[J].山东医药,2010,50(9):65-66.
  [6]刘爱琳,李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4):357-358.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治疗主动脉根部瘤以及主动脉夹层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升主动脉根部瘤以及主动脉夹层患者共78例作为
【摘要】目的探讨肝中静脉内径的改变对诊断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诊断2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2例慢性肝炎患者作对照着,两组患者均采用B超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并比较。结果肝硬化组患者平均肝静脉内径小于慢性肝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肝硬化患者平均肝静脉内径小于早期肝硬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对诊断肝硬化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支持疗法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质量。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检测确诊为肾功能不全患者68例,后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营养支持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仅BUN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Cr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QOL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治疗
目的 对治疗过敏性鼻炎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我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背景与目的:FGFR2是受体型酪氨酸激酶,c~cbl是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中的一个新的RINGFinger型泛素连接酶,本研究探讨FGFR2和c-Cb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胃痛
【摘 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对住院期间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相关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47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接受过相关妇产科手术,其中有18例剖宫产,12例人工流产,7例宫外孕,还有6例其他妇产科手术。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是来源于手术中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强预防,在手术过程中规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机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及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值与机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法国ABX PENTRA-60型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21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进行静脉血常规(DIFF模式)检测。结果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及退行性变,血小板总数明显升高,平均值大于300X109/L。结论血小板、白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我院2007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急性胰腺炎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2例,均给予抑酸剂及胰岛素治疗,观察所有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统计死亡率。结果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2-15天,32例患者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结论急性胰腺炎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转归取决于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
目的 观察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抽取96例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组,开腹组48例,行开腹手术治
【摘 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的护理。方法: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的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密切观察和认真的护理缩短了病人康复过程。  【关键词】一氧化碳;臀部烫伤;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5-01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吸入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