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出门的人 依然是一个旅行家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见何小竹
  何小竹的家在华阳,一个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的小镇,距离成都市中心不太远。因为有了人民南路延伸至此的南延线,华阳曾一度是人们争先恐后要去买房安家的地方,如今这里的芋儿鸡、河鲜等美食则牢牢吸引着许多成都人下班后赶场子赴约。据说,过不了多久,成都的地铁1号线也会延伸到这里。
  此次见面距离上一次在他的读书会上碰见,已过了大半年。那次没有交谈,当时,他正身处在一群女性读者们的包围中。而第一次听说坐在对面的这个男人是何小竹时,也不过是在两年前的一次匆忙饭局上,因此,这第三次见面才算是正式的喝茶聊天吧。
  记忆中他总是会不停地抽烟,现在也依然如此,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烟几乎不离手,茶就是成都人喜欢的花毛峰。令人略显意外的,“宅男”是何小竹现在自封的状态,“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茶馆饭馆酒吧就是一天里的所有,但是现在,不怎么出门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擅饮的。如果要整理一段成都近二十多年来的酒吧史,何小竹应该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见证者,从人民南路、培根路到玉林,在这些曾红极一时的酒吧街区里,都可寻觅到何小竹和朋友们曾经开怀畅饮的画面。
  在不同的时间里,寻找一个怎样更加适合自己的节奏去和这个城市搭配,前后迥异的状态对比,才会发现,这似乎并不是冲突的焦点,何小竹始终让自己以一种舒服的模式存在,就会得到满足。如今选择宅着,也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纸上风景里 享受在路上的舒服感
  谈及旅行经历,何小竹坦言说至今只有一次主动出门的旅行,那还要追忆到遥远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他和爱人的蜜月旅行。那次他花了300块钱,从涪陵出发,又是坐船又是赶火车的,绕着川、滇、黔、渝完成了一次环线旅行,而且还买了许多土特产。当时花上300块去旅行,搁现在也好比是完成了一次豪华深度游了。
  这唯一的一次主动出门的旅行经历,与后来何小竹诸多的旅途不同。那时何小竹还没有和蓝马、杨黎等人一起在成都开创“非非”诗派,也还没有因为诗歌而需要到处游走,但是作为带有那个年代鲜明特征的诗人代表,远行(用何小竹的话说,也可叫“流浪”)一直是他的渴望,这应该是一种纯粹的为了实现年轻梦想的远行,充满着热血和冲动,听起来有点类似凯鲁亚克《在路上》那种漫无目的无拘无束的感觉,不过却很真实。
  及至后来,旅途的经历自然丰富起来,何小竹也很乐意用他的文字风格将其书写出来,这就是“纸上风景”系列专栏了。“纸上风景”中记录着何小竹在路上的体验,或许其中关于风景的描写很少,也或许是一种不太像游记的记录,但何小竹总能抓住令人向往的细节回放,让人可以安静地跟随他的笔触,去完成一次又一次舒服的旅途。
  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总是与物质条件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冲撞。何小竹不喜欢那种一步即可到达的旅行方式,交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一下子便可到达想去的地方。他或许还是更倾向于徐霞客式的行走,慢慢的,走在路上,探寻让自己喜欢的细节,宛如之前在成都的每天里,前往自己喜欢的茶馆或酒吧,去和老友们聚会。
  成都是一座“女巫之城”
  除开作家的身份,何小竹其实在成都还从事过多种职业,丰富的见闻让他对于成都近二十年来的变化历历在目。从某种角度上而言,成都早已不止是何小竹日常生活的所在,更是他后来诗歌和小说的素材地,也是他每一次外出后都急切地想马上归来落脚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人以及他们的状态,始终是他瞩目的焦点,比如一种叫“女巫”的存在。
  何小竹去年出版的小说集《女巫之城》,就是以成都为背景,用幻想和写实的手法,命名并描绘了一群以“女巫”为标签的都市另类女性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何小竹介绍成都是一个女巫多发城市,邂逅的女人个个都是女巫;他的好友翟永明曾经写了一篇读后感,她认为何小竹精心设计但又似乎是无意制造了一个在现实和非现实中穿梭着的女性世界(女巫世界),这些女巫(其实就是成都这座被称为美女城中的时尚女人)就像《聊斋志异》里的精怪,昼伏夜出;她们潜伏在夜色中,随霓虹灯和高架桥的增长而增长。
  读过之后暗自揣度,这些亦真亦假的“女巫”们应该都和何小竹泡在成都的茶馆和酒吧里的见闻分不开吧。在喧嚣的都市里,需要一双异常敏锐而犀利的眼睛,直达他所遇到的每一个女人的内心,从而判断出对方是属于哪一种女巫。
  何小竹说成都是一个女巫多发城市,用他觉得最接地气的解释,便是成都这个地方,总能让人的生活得到满足感,继而会让其中一部分人产生一种恍惚的状态,现实感不太真实,离地面有点距离,于是,“女巫”们便产生了!
  城市里的爱情歌谣
  在我所阅读的何小竹作品中,10年前读过的《爱情歌谣》印象很深。可能是他的这第二部长篇小说就是以成都年轻人的感情生活为原型,也可能是之前还没怎么阅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但《爱情歌谣》里出现的成都的那些真实的街道、店铺、酒吧,以及对这个城市的细致、真实的描写,令成都本地人读起来很亲切,即便是对于外地人而言,也是一本不错的旅行读物。在何小竹的一次创作访谈中,何小竹就希望读者可以跟着这部小说去经历一次特别的旅行。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虽然已发布10年之久,但现在循着小说中的情节和街区去寻找,依然可以在现在的成都中找到它们曾经存在的痕迹,而关于爱情的那些故事,则始终在这个城市里上演,一直没停歇。
  60年代生人的何小竹虽然算不上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他却用属于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并陪伴着它的成长,不管是女巫们,还是跳跃在这个城市里的爱情歌谣,都是他对于这个城市的观察归纳。而那些此时此刻正出现在成都的茶馆、酒吧、街道中的人,也正以一种最真实而舒服的状态,不断丰富着何小竹的视角,也许,马上就可能成为他作品中的下一个主角。
其他文献
那叫漏八分    去古北口时脑子里并没有装那里是清朝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是曾经的御道,只是对古北口的语言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里称呼人,是不直接称呼姓的。我们进镇政府,人家客气,握社长的手,叫了一声:占山为。我们全犯愣,没听明白。社长姓王不姓占,更不叫山为。人家也知道我们不明白,笑,解释,占山为,是漏给你八分,剩下的二分,那才是你的姓。占山为,后面是王,占山为王,王不就是你的姓吗7一句成语
我的家乡在江南的一个小城,每到春天家乡满眼春色,一派欣欣向荣。香椿树长出嫩芽,榆树挂榆钱儿,槐树开槐花了,春笋冒尖了,藜蒿伸展开窈窕的身姿,趁着鲜嫩劲采摘叶芽品春鲜成了家乡人最惬意的事情。  我最喜欢吃的春鲜是香椿芽。采摘香椿芽时间性很强,母亲叫做“打香椿”。采摘下来的香椿芽颜色碧绿,鲜嫩清脆。香椿芽是时令菜,错过了初春口味就差得远了。母亲变着法做香椿菜,香椿芽拌豆腐、香椿酥皮、香椿炒鸡蛋,尤其是
长汀是客家人南迁的首要聚居地,被称为“客家首府”。  长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长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长汀也是红军长征的起始点,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位于闽西汀江上游的长汀,是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西晋“永嘉之乱”起,中原汉人几度大规模南迁,在汀江两岸发育成为客家民系。长汀作为客家人繁衍生息、壮大发展的
4月23日下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海域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宁舰上检阅了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人民海军32艘舰艇编为6个群、39架战机编为10个梯队,依次接受检阅。应邀到访的13个国家18艘舰艇也参加了检阅。  透过此次海上阅兵,反映了人民海军的四个主要特征。  立体化特征  中国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
友人说,在成都一定要逛逛锦里古街,去去武侯祠,否则不算了解这座“锦官城”。毕竟锦里与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古文化街还有北京的大栅栏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亦被誉飘着“三国味”和“麻辣味”的“清明上河图”。  穿越的古蜀风情  一进锦里,立刻被它的古文化气息包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夹着“麻辣火锅”的味道一起扑面而来。  走在锦里的
河间市地处冀中平原腹地,虽然是河北省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但却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是《毛诗》的发祥地,是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的全国“诗词之乡”。这里有被上海大世界评为收藏《诗经》版本之最的诗经斋,有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间歌诗。而这些,又都和辖区内一个叫做诗经村的小村分不开。  诗经村因为汉博士毛苌在这里口授《诗经》而得名。    《诗经》引出的故事  《诗经》是我国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中央立足中国城市发展实际,顺应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已成为中国“十三五”时期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系统性工程。  日本建设智慧城市起步
在惠州的温泉度假村里,不是泡温泉就好,随意地逛逛,看看景也是很不错的享受。红莲池是我在龙门铁泉池旁的小径上漫步时一扭脸无意中发现的,它半掩在绿树丛中,池边一片金色的草地,星星点点或开或骨朵状的红花耀眼地闪烁,闪烁中薄薄的,边沿多齿的蒲扇状的叶子上,在深寂的谷中掀起一点闹意。那是不甘寂寞的红艳,与翠翠的或深碧的树丛山林争奇斗美,树丛和山林只有沉静的微笑。白云蓝天浸在池中,拓深了池,让人难测此池深达几
本来,腊月绝非上黄山的好季节。无奈在山下歙县,我已被一派古色古香的徽派文化、微派建筑和饮食、说唱文化等诸般况味装满了脑袋,在这种古韵盎然的美好感受中,你是别无选择地要上黄山的。  上山那一天,山下天气晴好。谁知刚到云谷寺,便见晨雾朦胧中有丝丝雨意。登上索道后大雨滂沱,但亦可见秀美山岚云蒸水绕,好几条山溪水在峰林中穿出,像顽皮的山妹子嬉闹奔跑着。坐着缆车,8分钟就上到了白鹅岭。山上游人不多,但大多带
中国的杭白菊花,在百卉之中独有一种幽雅怡人的香气,可餐可饮,更宜于入酒。古代对菊花酒的记述和赞美不绝于史,为其它任何酒品所不及。除了菊花酒具有高雅飘逸的风韵,还有着中华民族“重九节,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的丰厚的文化内涵。  菊花酒什么时候在清宫或明宫里演变为菊花白酒,尚无从知晓。据仁和酒店后人言,当初配方和烧锅都是从庆王府来的,或许是一条线索。可是从这一演变,却可以看出宫廷酒师极深厚的功底。这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