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小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一直以来承载着太多的政治意味和教化色彩,反而忽略了它最该重视的群体——小学生。导致我们的思品课堂单一枯燥,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品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促进身心主动健康的发展,这恐怕还是要依靠课堂形式的大胆改革、教育方法的大胆创新。
一、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理不辨不明,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会使人瞬间调动自己原有知识来进行辩驳,这是说服别人的过程也是迅速提升自己的过程,所以讨论法是学生课堂的首选方法,它尤其适用于像思品这样的课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重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讲解故事,明理悟道
几乎没有人不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学生更是如此,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例如,在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耻辱的过去,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种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大家一起唱《最炫民族风》,通过这首网络神曲,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舞蹈、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如在《消费与生活》一课中,我就设置了好多有趣的生活体验,如和吃饭时和父母谈一下父母的工作,体会她们的辛劳;和父母一块去买菜,做饭,体会生活中处处要节俭;课堂上模拟卖商品,让学生学会砍价等等。再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就亲自上阵,当起了买东西的商贩,和学生做起生意,气氛相当的热烈,学生个个都想来买我的东西,学会了挑毛病,往下压价,软硬兼施,让我这个卖东西的哭笑不得。
四、运用榜样,激励行为
小学生富有模仿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一些先进人物为榜样,利用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激励教育学生。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利用榜樣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能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例如,在《关心你,爱护他》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列举了雷锋、焦裕禄等先进的榜样人物,通过观看影片、图片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帮助他人。
运用榜样激励法,要重视见之于行动,要防止“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实际没行动”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把我国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
五、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老师的课本里、学生的言语中,更应注重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却往往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躬身自省,自我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进行自我评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学会评价自己是先从认识别人的品德开始的,对自己的评价只能重复教师或家长的看法,已慢慢学会独立评价别人,最后逐步过渡到对自己的评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達到的,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确要求,并有了自觉的愿望,学生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为,并且能够坚持不懈,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学生树德的关键,也是培养新型社会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一直以来的功利教育才使我们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希望随着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加大,能够让更多的教育者重视起思想品德教育,让更多有经验的老师参与到思品教育的方法讨论当中来,给我们小学思品教育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总结好的经验,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一、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理不辨不明,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会使人瞬间调动自己原有知识来进行辩驳,这是说服别人的过程也是迅速提升自己的过程,所以讨论法是学生课堂的首选方法,它尤其适用于像思品这样的课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重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讲解故事,明理悟道
几乎没有人不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学生更是如此,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例如,在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耻辱的过去,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种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大家一起唱《最炫民族风》,通过这首网络神曲,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舞蹈、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如在《消费与生活》一课中,我就设置了好多有趣的生活体验,如和吃饭时和父母谈一下父母的工作,体会她们的辛劳;和父母一块去买菜,做饭,体会生活中处处要节俭;课堂上模拟卖商品,让学生学会砍价等等。再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就亲自上阵,当起了买东西的商贩,和学生做起生意,气氛相当的热烈,学生个个都想来买我的东西,学会了挑毛病,往下压价,软硬兼施,让我这个卖东西的哭笑不得。
四、运用榜样,激励行为
小学生富有模仿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一些先进人物为榜样,利用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激励教育学生。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利用榜樣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能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例如,在《关心你,爱护他》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列举了雷锋、焦裕禄等先进的榜样人物,通过观看影片、图片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帮助他人。
运用榜样激励法,要重视见之于行动,要防止“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实际没行动”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把我国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
五、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老师的课本里、学生的言语中,更应注重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却往往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躬身自省,自我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进行自我评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学会评价自己是先从认识别人的品德开始的,对自己的评价只能重复教师或家长的看法,已慢慢学会独立评价别人,最后逐步过渡到对自己的评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達到的,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确要求,并有了自觉的愿望,学生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为,并且能够坚持不懈,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学生树德的关键,也是培养新型社会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一直以来的功利教育才使我们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希望随着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加大,能够让更多的教育者重视起思想品德教育,让更多有经验的老师参与到思品教育的方法讨论当中来,给我们小学思品教育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总结好的经验,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