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体域网安全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无线体域网时延和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无线体域网低时延安全路由选择算法.该算法基于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将以安全中断概率为约束的路由选择问题转换为寻找动态系统最小时延成本的控制策略问题进行建模,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该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并根据贝尔曼优化理论中的价值迭代算法,将无约束问题进一步简化为求解贝尔曼方程,运用实时动态规划算法得到安全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能够实时选择最优中继节点,优化平均延时.
其他文献
为研究直径对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复合实验测试系统,分别构建了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分解特性实验测试装置.定量分析了火焰高度、火焰温度、脉动频率等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质量变化速率、表面形态演变等水合物分解特性,结合这两类燃烧特性,探讨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的复杂传热传质过程.结果表明,受火焰传热以及水合物分解的作用,甲烷水合物球燃烧过程中的直径变化满足D2定律;甲烷水合物的火焰高度主要受质量变化速率与水合物球初始直径两方面的影响,随着水合物球直径的增大,质量变化速率迅速增大,火
研究固液界面上的力学行为对于界面科学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检测液滴在材料表面的横向摩擦力一直是界面领域研究的难题之一.本文基于微悬臂梁传感技术和视觉图像分析技术,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固液横向摩擦力检测系统,将毛细管端部的弯曲程度与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力建立关系,实现对固液界面间横向摩擦力的精确测量;通过对水滴在疏水界面运动过程的检测,分析液滴运动时固液界面横向摩擦力的变化,并验证系统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 表明,固液界面间横向摩擦力的变化与液滴体积以及表面润湿性有关,液滴体积以及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增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KGdF4:Eu3+,Ln3+(Ln=Sm,Yb)的红光荧光粉,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能谱和荧光光谱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KGF:0.20Eu3+中双掺进Yb3+后获得了负热猝灭效应,进而使KGF:0.20Eu3+,0.002Yb3+具有很高的荧光热稳定性.该样品在130、170和210℃时的荧光积分强度分别为30℃下初始值的117.7%,115.5%和105.8%.对负热猝灭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部分热能被转换为光能,从而让样品的荧光具有负热猝灭效应,其
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纹影系统和气流发生器,获取了非接触观测不同流量的气体喷流时的流场演化图像,实时展现了流场演化过程中的诸多细节,结合Tracker软件图像分析和COMSOL有限元模拟,定量测量了气体的喷流速度,研究了气体喷流时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空气阻力对气体的喷流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喷流速度初始时刻会迅速衰减,随后缓慢减小并随时间演化出现一定的涨落;还发现气柱内压和空气阻力会导致气柱明显加宽,随着喷流速度的增加气柱加宽现象更加明显,进而阐明了实验结果与理想情况下理论计算存在差异,
设计与开发了一套可用于测量含水合物沉积物低频复电导率频谱的实验系统.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样品夹持器和参数测量模块,自主开发的测控软件能够完成参数测量模块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测量数据的显示、处理和保存.开展了天然海沙中四氢呋喃水合物模拟实验与测试,分析了样品的复电导率参数响应特性,进而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复电导率实部反映了含水合物模拟沉积物的导电性,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则沉积物导电能力越弱;复电导率虚部反映了模拟沉积物的电极化强度,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则双电层极化作用越弱、界面极化作用越强.该系统将用于开
圆波导是重要的微波传输线系统之一,可做成各种用途的波导器件,对其特性的正确理解是对微波工程师和研究者的基本要求.圆波导因涉及到柱坐标系和特殊函数,本科生对此比较陌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可视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重视求解思路和结果的理解,而烦琐的求解过程则交给软件来完成.通过可视化的仿真结果与解析式的对比学习,对圆波导特性的理解变得比较容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语音识别系统前端信号处理出发研究了语音信号特征的提取方法.对4种语音识别主流算法模型进行部署,构建了不同车载应用场景,并选择字错误率和实时率两种主流评价指标对算法模型进行了效果测试,开展了算法评价与分析,同时运用开源二维网格搜索法优化了百度DeepSpeech2模型,并对其进行硬件适配,使得模型识别精度、识别速率得到小幅度提升.此外,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的算法优化建议,为模型算法的稳健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为提高硬质合金的断裂韧性,使用平均粒度分别为9.8、22.5、27.4μm的WC粉体制备3种级别(粗晶、超粗和特粗)的WC-6 Co粗晶粒硬质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WC晶粒度对粗晶粒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C平均晶粒度由粗晶(3.5~4.9μm)增加到特粗(8.0~14μm)级别,横向断裂强度和维氏硬度有所下降,但韧性得到显著改善.其中WC晶粒度为7.77μm的超粗硬质合金的横向断裂强度为(2137.5±22.5)MPa,硬度为1011.6 H
设计了一款数字芯片故障检测仪,该检测仪能够方便、快捷地分析芯片的故障,并准确定位芯片的故障引脚.所设计的检测仪利用芯片内部各引脚的静电泄放保护机制,配合霍尔电流线圈检测芯片的短路和开路故障.同时根据芯片的功能定义,由MCU产生相应的激励信号,通过芯片的输出响应是否正确判断其有无逻辑故障,并且通过电脑端和液晶屏实时显示检测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仪的准确率高达99.6%,待机功耗只有0.36 W,具有小型化便携式特点.
随着高速、高分辨率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相关(DIC)测量技术已经在结构三维动态变形测量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由于空间分辨率增加和帧频的提高,使得需要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采用多相机系统进行大型结构的模拟地震试验时,有限的存储空间往往会制约试验的时长,不能满足破坏性试验的需要.本文根据土木结构DIC图像的特点,提出通过对数字图像进行无损压缩,在不影响DIC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非散斑区域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达到延长试验时长的目的 .基于预测编码的无损图像压缩算法,在GPU(Grap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