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环境呈现复杂、动态的特征,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要求,网络型组织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网络型组织在复杂性、规范性、集权与分权性三个组织结构维度上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网络型组织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企业适应竞争强、变化快的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网络型组织;组织结构;企业创新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138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技术、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传统、机械式的组织形式逐渐显露其弊端,难以快速响应外部变化、有效进行内部沟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由此展开,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网络型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与此同时,知识资源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引发了人们对于知识和创新的关注,希望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前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与衡量。Vorhies等人(2002)从过程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内部或外部获取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将这些知识整合以获取创意并配合相应资源,从而为市场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陈力田等人(2012)则从创新系统的结构角度出发,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要素能力和架构能力,前者指代创新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所需形成的惯例,后者指代创新活动體系中协调各职能要素关系的能力。[1]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创新能力都与企业内部各部分的构成与关系,即组织结构息息相关。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它对企业创新能力必然有着特殊的影响。本文希望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这一新型组织结构的认识。
  2 网络型组织概述
  网络型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结构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同企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Gerioff等人(1991)从三个维度界定了环境的特征,分别是:环境的动态性,衡量环境的变化速度与幅度;环境的异质性/复杂性,衡量参与人数量和新参与人出现的频率;环境的容量,衡量环境能够为组织发展提供的资源支持和成长空间。[2]
  Courtright等人(1989)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静态、均质、高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低,遇到的多为结构性问题,可以用程序化的方法加以处理。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例如“U”形(职能型)、“M”形(事业部)等,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类环境。这类组织结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集权度较高,层级与分工分明,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正式的沟通渠道,以客观业绩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3]
  但在动态、异质、低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想要及时响应外部变化并正确应對必须保证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机械式的组织结构胜在稳定却失之灵活,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更适应这类环境。有机式的组织结构一般拥有较高程度的分权或授权,规则与程序相对模糊,具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和非正规化的关系,重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激励。[4]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可以提供密切的、持续的跨职能沟通和同伴之间的协调,有利于释放和提高组织及其成员自身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网络型组织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是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这些个人、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构成一个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当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5]
  3 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Stephen Robbins在《组织理论》中提出,企业组织结构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与分权性。[6]
  “组织结构维度”及其含义
  组织结构维度含义
  复杂性横向的差异性组织中横向分工的细化程度
  纵向的差异性组织中层级的数量
  规范性组织行为受成文制度或规则制约的程度大小
  集权与分权性组织中权力和决策的集中程度
  下面文章就从组织结构的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3.1 复杂性
  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由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性决定。从横向差异性来看,在网络型组织中,劳动分工是按照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的。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大多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自身独特的智力劳动来交换劳动报酬。他们都具有相应的知识专长,在某一领域有着长时间的智能积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不易替代性。因此依据员工类型进行的横向分工细化程度高,网络型组织的横向差异性大。[7]
  但是从纵向角度看,网络型组织的差异性较小。在传统的机械式组织结构中,企业纵向层级较多,组织的运转多靠自上而下逐级命令与自下而上逐级服从来维系。而网络型组织更扁平化,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每一个团队都是自主的、平等的,没有设置过多的纵向层级来层层管控。[8]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具有扁平化的特征。
  3.2 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由成文的制度或规则所制约的员工行为的比例大小。在机械式组织中,组织管理的一切多以制度形式固化,等级森严,部门、岗位都有着明确的描述和要求,确保了组织运行的顺畅、稳定。而网络型组织的运行并非依靠传统的层级控制,组织内各部分在遵从统一内部规则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背对背竞争”,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控制。因此网络型组织中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规范性较低,更多依赖灵活的内部市场而非制度规则来维系组织的运作。   3.3 集权性与分权性
  集权还是分权,往往是权衡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的结果。组织的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和支持决策的知识的匹配程度。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的时候,有两条路径:一是将决策权转移给有知识的人,这会提高代理成本;二是将知识转移给有决策权的人,这会提高信息成本。前文提到网络型组织中员工大多拥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而专门知识具有难以转移的特性,导致组织的信息成本高于代理成本,所以组织一般是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9]因此在网络型组织中,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集权化程度低。
  4 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并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它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特殊的影响。下面就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1 复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横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按照员工掌握知识、技能类型进行细化分工,同时他们可以选择单独或者团队的形式去完成某项任务。这种横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工效应方面。而网络型组织的纵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级的减少,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团队自主、平等。这种纵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和组织边界拓展方面。
  4.1.1 分工效应
  新興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的创新路径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即科学知识或其他有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运用(Galbraith,1967),而这些技术最终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使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其成员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并通过反复的运用和学习促进这种技能的发展。[10]网络型组织对横向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主要深化了后一种影响,细化的分工更适应员工的专业知识领域,使他们得以在某一领域不断积累和应用知识,为创新奠定基础。
  4.1.2 促进信息流动与共享
  在管理层级较多、注重集权的组织结构中,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的。中层监督部门或下层专业化操作人员有着影响上层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动机,往往会凭借其私有信息组成利益集团,操纵传递给上层管理者的信息,导致信息在企业中流动不畅,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创新效应。[11]
  而网络型组织中,管理层级减少,基本组织单位——团队之间主要通过沟通对话来协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的。横向沟通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促进了企业的知识积累,并最终推动创新的发生。
  4.1.3 拓展组织边界
  网络型组织不依赖于集权控制,其组织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制约。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識消费单元的出现,组织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以获取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促进了企业内知识的积累、应用、流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
  4.2 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较低,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更多依靠团队内部的合作以及团队间基于内部市场机制的竞争合作来维系组织的运作。这一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上。
  4.2.1 加强组织学习能力
  网络型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其工作团队与个人之间联系密切,并相互提供援助,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彼此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各类知识、技能整合,促进了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产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推动力。且由于组织内各团队各部分是基于市场机制开展内部竞争的,组织学习处于一个市场环境内,其积累和产生的知识更贴近市场的需要,最终的创新效果更佳。
  4.2.2 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机械式的组织按设计、制造、营销、财务等职能划分部门,员工及管理人员的知识被分类和固定化,部门和职位的职能、要求等被各种规章制度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门开始为了部门利益、目标而忽略企业整体利益和目标,这会使组织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的迫切要求,逐渐丧失竞争优势。
  网络组织中的团队组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经常根据任务需要进行团队的重组,这种本位主义现象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而组织内部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总是由最具适应能力的职能性模块构成。此外,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交流合作打破了组织内信息交流的隔阂,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内部协作的效率。分属不同职能的模块可以对周边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且模块之间可以高效沟通,这使得网络型组织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能力。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特征加强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组织的适应能力。组织学习是创新系统的推动力,直接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4.3 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集权程度低,组织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一特征极大鼓舞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专门知识在整个组织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促使职位权力中的指挥、决策职能不得不下移和分散。团队掌握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各项决策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员工直接参与决策制定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员工、团队之间的知识技能互补,会进一步推动创新的进程。因此,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既是创新的参与者,又可能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集权与分权性特征满足了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创新渴求,保持了企业创新系统的活力。
  5 结 论
  文章从网络型組织的三个组织结构特征出发,探讨了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网络型组织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在知识的积累、应用、共享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源条件和基础;规范性特征通过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并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则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为企业创新系统注入了活力。网络型组织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持和提升,为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竞争强、变化快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54-160.
  [2]E.A.Gerloff,N.K.Muir,W.D.Bodenstenie.Three Components to Perceived Environment Uncertainty: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ggreg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749-768.
  [3]J.A.Courtrigllt,G.T.Falrllurst,and L.E.Rogers.Interaction Patterns in Organic and Mechanistic Syste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773-802.
  [4]刘学,靳云汇.动态、异质性环境中的组织设计与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0(3):49-52.
  [5]甘碧群,程凯.网络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業组织创新[J].经济评论,2001(2):120-122.
  [6]Stephen P.Robbins.Organization Theory: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Organizations [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7.
  [7]胡晓鹏.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J].财经科学,2007(4):80-87.
  [8]曾小彬.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J].财经研究,2001(4):26-31.
  [9]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0]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J].经济研究,1999(7):67-77.
  [11]石展晗.网络型企业组织中创新系统的运行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客户服务越来越趋于精细化和差异化,针对高净值客户的高端财富管理业务也随之应运而生。文章以中国银行为例,既与零售业务发展较为先进的招商银行做了一定对比研究,又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各家金融机构的竞争环境,及其自身的发展优势。最后结合目前大资管的发展环境,探讨了商业银行未来从专业顾问服务转型、海内外一体的综合跨境服务、打造专业化的人才体系等方面出发,谋求未来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期刊
[摘要]當今许多金融问题,例如VaR计算、期权定价等,都需要首先对收益率的分布特征有比较准确的描述。之前的研究发现衡量波动性的高频指标——已实现波动(realized volatility,RV)——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收益率分布。文章探究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市场。  [关键词]高频指标;市场;收益分布;预测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63  1引言  我
期刊
[摘要]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理念后,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农村村落特别是少数民族村落给予了大力扶持,旨在帮助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以实现全民小康。文章以腾冲市滇滩镇的傈僳族寨子“棋盘石村”为例,对村子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从经济的角度对村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腾冲  [DOI]1013939/jcnkizgsc20
期刊
[摘要]文章以2015年12个月的汇率与各直辖市、省会城市房价的数据为例,首先研究了汇率与不同地区房价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理论和实际的差异。进而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究了汇率政策改革以及人民币加入SDR后,匯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房价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和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之下,房价和汇率的关系还涉及其他一些变量,各变量作用方向并非一致,导致汇率与房价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取决于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摘要]高校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用于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方案和指导性文件,然而广大高校的应急预案普遍存在内容不完备的问题。文章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构建高校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模型来对高校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高校应急预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标准故障树;评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20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
期刊
[摘要]我国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普遍存在着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变得越来越必要。企业应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完善内部审计体制,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并改进工作,积极对待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文章通过对中石油内部审计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并非完美无缺,目前我
期刊
[摘要]案主自决不仅是社会工作伦理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而且是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一个实务原则,然而案主自决原则在具体操作中是有限制的,能否做到“自决”,在实践中遭遇了困境。文章以家庭暴力为例,详细阐述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伦理议题,并对案主自决的有效践行提供合理化的实践选择。  [关键词]案主自决;伦理困境;家庭暴力;实践选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2
期刊
[摘要]文章从“城中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绍兴市“城中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绍兴市“城中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中村”;社区;教育;发展;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2.121  “城中村”社区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中村”社区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城市化发展的
期刊
[摘 要]国网阜阳市城郊供电公司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结合供电企业中心工作特点,依托“和合企家”企业文化基础,以“干事干净”核心理念为主题,全面构建“五位一体”廉洁文化体系为主线,强化两个责任落实,推进国网特色惩防体系建设,促进全员廉洁从业,被安徽省纪委命名为“廉洁文化进企业示范点”。  [关键词]廉洁文化建设;“五强机制”;企业;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
期刊
[摘要]利用云南“十二五”期间各州市不同的旅游项目类型中的投融资额,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各地州市的旅游投融资项目类型情况,并针对聚类分析结论,对云南各州市旅游在投融资项目类型上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旅游投融资;旅游产业;聚类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327  “十二五”时期是云南省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在投融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总投融资额648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