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解决。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在与人合作的方式方法上,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同伴接受自己的建议;遇到困难不会自己解决,有的甚至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目的,影响了同伴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推进,自主游戏活动越来越受幼儿喜欢,幼儿也有着更多的与同伴接触的机会,所以,在自主游戏中更能激起幼儿合作的欲望,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材料适宜,营造合作氛围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要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欲望,使他们有合作的需要。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情境,并提供适宜的合作材料,可以通过材料投放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而设计一些幼儿都喜爱的、必须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不少孩子们既很喜欢而且又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自主准备、选择、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建构方案。教师们已尽力让幼儿自主准备、选择游戏材料,但指导的过程仍有包办代替的现象,忽略了游戏材料的准备带来的教育价值。如果材料都由教师包办,那么幼儿只能简单的接受,游戏中幼儿的交往必然受到了无形的阻碍。因此,我们提倡和孩子一同讨论、收集游戏需要的材料,并通过选举制定游戏方案。如自主建构游戏“美丽的公园”中,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用什么材料搭建高楼、小路呢?”“牛奶罐、树枝、拉罐瓶、纸盘、纸筒、纸板、纸盒等废旧材料,它们可以怎样进行组合,修建小路、亭子、栅栏,甚至更多的东西。”教师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并通过不断的商讨、尝试,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再通过投票选举确定搭建方案。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了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和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
二、方法恰当,给予合作机会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现在,很多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不但不会协商,而且不会分工和交流。游戏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矛盾,就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淡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行为只会自生自灭。只有教师想方设法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既然是合作,那就需要双方或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很多时候,因为幼儿之间的兴趣爱好不同或观点不一致等产生矛盾冲突,导致合作不能顺利进行。所以首先要帮助幼儿学会交流、沟通。
1.为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同伴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及团结协作的交往氛围能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在表演区中,创设“小舞台”,让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演奏表演,有的上台歌唱、有的上台舞蹈、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帮助小演员精心打扮、有的当观众为他们喝彩。这些小乐手、小演员、小化妆师们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一台热闹而出色的节目,真是快乐极了!这样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增强了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如“请你和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一起来商量商量吧!”谢谢大家的帮助!”“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游戏吗?”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孩子们渐渐掌握了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就完成了合作的第一步。
3.引导幼儿学会合作的简单方式。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语言交际能力低。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并亲自融入幼儿中间,作为其中的一名成员,蹲下来边教边参与孩子们的活动。让幼儿懂得遇到矛盾如何协商解决。通过控制玩具材料,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使幼儿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解决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当玩具或积木材料不够用时,如何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一步一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学会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分工和配合,从而慢慢学会合作。如角色区中:让幼儿轮流来当值日生,请两名或三名幼儿发游戏材料,要求他们六个小组每桌放两个餐盘,交代完毕后,孩子们先开始商量起来,“我来摆桌子。”“那我来拿篮子。”“你和我一起做会很快一些!”协商后他们开始忙活起来,一名幼儿摆放盘子,另两名幼儿往盘子里数积木,孩子们灵活的小手很快就把蛋糕分到各小组桌上了,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友好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对数概念的进一步认识。
三、体验成功,感受合作乐趣
正面的评价,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合作热情,强化幼儿合作意愿。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用心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点点成果,也要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幼儿就会从成人的肯定和关注中获得自信,也能确保他们对合作保持长久的兴趣。
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好的合作方式,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激励。在幼儿园,我觉得有必要设置一些奖项,用小奖品或者荣誉称号,来肯定那些合作成功或合作未能成功但勇于尝试的小朋友的行为,如“互帮互助小星星”“优秀小军师”“最棒合作小组”等。我还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中,开辟了成果展示的区域,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合作结果,并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孩子们在表扬和鼓励中,再次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获得合作的方法、策略,使幼兒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会合作。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合作能力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教师应适时适宜地进行合作教育,掌握简单的合作技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材料适宜,营造合作氛围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要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欲望,使他们有合作的需要。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情境,并提供适宜的合作材料,可以通过材料投放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而设计一些幼儿都喜爱的、必须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不少孩子们既很喜欢而且又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自主准备、选择、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建构方案。教师们已尽力让幼儿自主准备、选择游戏材料,但指导的过程仍有包办代替的现象,忽略了游戏材料的准备带来的教育价值。如果材料都由教师包办,那么幼儿只能简单的接受,游戏中幼儿的交往必然受到了无形的阻碍。因此,我们提倡和孩子一同讨论、收集游戏需要的材料,并通过选举制定游戏方案。如自主建构游戏“美丽的公园”中,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用什么材料搭建高楼、小路呢?”“牛奶罐、树枝、拉罐瓶、纸盘、纸筒、纸板、纸盒等废旧材料,它们可以怎样进行组合,修建小路、亭子、栅栏,甚至更多的东西。”教师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并通过不断的商讨、尝试,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再通过投票选举确定搭建方案。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了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和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
二、方法恰当,给予合作机会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现在,很多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不但不会协商,而且不会分工和交流。游戏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矛盾,就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淡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行为只会自生自灭。只有教师想方设法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既然是合作,那就需要双方或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很多时候,因为幼儿之间的兴趣爱好不同或观点不一致等产生矛盾冲突,导致合作不能顺利进行。所以首先要帮助幼儿学会交流、沟通。
1.为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同伴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及团结协作的交往氛围能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在表演区中,创设“小舞台”,让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演奏表演,有的上台歌唱、有的上台舞蹈、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帮助小演员精心打扮、有的当观众为他们喝彩。这些小乐手、小演员、小化妆师们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一台热闹而出色的节目,真是快乐极了!这样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增强了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如“请你和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一起来商量商量吧!”谢谢大家的帮助!”“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游戏吗?”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孩子们渐渐掌握了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就完成了合作的第一步。
3.引导幼儿学会合作的简单方式。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语言交际能力低。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并亲自融入幼儿中间,作为其中的一名成员,蹲下来边教边参与孩子们的活动。让幼儿懂得遇到矛盾如何协商解决。通过控制玩具材料,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使幼儿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解决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当玩具或积木材料不够用时,如何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一步一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学会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分工和配合,从而慢慢学会合作。如角色区中:让幼儿轮流来当值日生,请两名或三名幼儿发游戏材料,要求他们六个小组每桌放两个餐盘,交代完毕后,孩子们先开始商量起来,“我来摆桌子。”“那我来拿篮子。”“你和我一起做会很快一些!”协商后他们开始忙活起来,一名幼儿摆放盘子,另两名幼儿往盘子里数积木,孩子们灵活的小手很快就把蛋糕分到各小组桌上了,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友好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对数概念的进一步认识。
三、体验成功,感受合作乐趣
正面的评价,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合作热情,强化幼儿合作意愿。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用心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点点成果,也要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幼儿就会从成人的肯定和关注中获得自信,也能确保他们对合作保持长久的兴趣。
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好的合作方式,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激励。在幼儿园,我觉得有必要设置一些奖项,用小奖品或者荣誉称号,来肯定那些合作成功或合作未能成功但勇于尝试的小朋友的行为,如“互帮互助小星星”“优秀小军师”“最棒合作小组”等。我还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中,开辟了成果展示的区域,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合作结果,并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孩子们在表扬和鼓励中,再次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获得合作的方法、策略,使幼兒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会合作。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合作能力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教师应适时适宜地进行合作教育,掌握简单的合作技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