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变迁,传媒不再是一声“卖报了”,曲艺也不再是白沙画圈——“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交互媒介吸引了众多年轻的曲艺迷。近年来,到小剧场听相声成了都市的一种文化新时尚。
  曲艺是中国古老的大众娱乐形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曲艺不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并成为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曲艺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清后期开始,经历近现代社会到当代社会,曲艺经过自己的发展、提纯,成为一种成熟的、有着固定表演程式的舞台演出形式,并形成了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曲艺种类和各种艺术流派。根据统计,中国有曲艺形式400余种,这么多的曲艺品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丰富资源,也是中国各地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
  1949年后,曲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6年,统称为“17年”,这个时期,曲艺受到重视,全国建立了很多专业院团,挖掘整理了大量传统曲目,广播电台也录制播出了很多曲艺节目。第二个时期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这个时期,曲艺发展几乎停滞。第三个时期从1976年到现在,统一称为“新时期”。新时期曲艺发展变化很大,随着媒体的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中国曲艺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口头民间文学记录和舞台记录,第二个阶段电视曲艺繁荣,第三个阶段网络时代自媒体兴起。
  我出身曲艺家庭,和父亲耿瑛一样都是曲艺编辑。他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工作了四十年,我则在辽宁广播电视台工作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是,两辈传媒人,一生爱曲艺。
  在20世纪90年代,父亲和我说,你应该把老艺人的节目都录下来,哪怕一人录一段儿呢!我把这个想法报了电视台的选题,结果领导一句话就把我怼回来了——我们媒体没有弘扬民间艺术的责任和义务,那玩意儿也没收视率呀。我无法反驳。抢救老艺人节目的事,父亲后来又跟我提过几次,最终不了了之。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记录那些老艺人的口头文学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为什么要“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
  遗憾啊!那些老艺人,都不在了,我父亲,也不在了。
  为什么想起这段往事呢?因为传媒对曲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它的记录功能。
  传媒作用之音像记录
  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在内的实况录像、曲艺节目制作,都对曲艺资源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广播说书为例,连阔如的评书《红军万里长征渡乌江天险》,贺福全的东北大鼓《新儿女英雄传》,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单田芳的《百年风云》,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林仙的《薛刚反唐》,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等,全国各家电台录制了几百部评书,个人录制评书最多的是单田芳,他一个人就录制了一百多部古今评书。电台录制评书最多的是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四十多部。
  电台录制的曲艺节目通过广播节目交换,在各地电台播出,使得很多地方曲艺名家成为了全国名家,一度促进了舞台演出。各广播电台成立了曲艺协作体,定期开会交流,分头录制,交换播出。1991年,我在辽宁电台时,连续四年举办了相声小品征文大赛。孙晨创作的相声《老大与老二》(侯耀文、石富宽表演),邢铁辉创作的群口相声《看厂长》(闫月明、范伟、贾承博、张千表演),吕彬创作、顾旸修改的相声《孩子要就得买》(高英培、孟凡贵表演)等作品在全国有二十多家电台播放过,后期还搬上荧屏。
  这种对曲艺原始资源的记录,是传媒对曲艺影响的最初阶段,把曲艺传播从剧场转到了音波和荧屏,从面对面的交流,提升到了一夕之间家喻户晓。
  传媒作用之把剧场观众引向荧屏前
  电视曲艺丰富了曲艺的表演形式,扩大了曲艺艺术的影响力,增加了曲艺的受众,进而捧红更多的曲艺明星。
  还拿评书为例,从田连元的《杨家将》开始,评书又有一部分陆续录制成了电视评书。电视小品的活跃,几乎改变了曲艺的格局。全国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不用通过节目交换,全国观众就可以收看。
  早期的电视曲艺,依托曲艺文化的沃土,各台的晚会还有栏目,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曲艺佳作。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每年的语言类节目都能产生新一年的“流行语”:“领导,冒号。”“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这个真没有。”“我骄傲啊。”
  中央电视台的相声电视大赛推出了一批好演员好作品,如《如此办学》(杨议、杨进明 ),《谁说了算》(陈寒柏、王敏),《团结一心拿大奖》(常佩业、贾承博)等。
  1985年底,由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电台、电视台等五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十大笑星”评选,马季、李文华、姜昆、侯耀文等十人获此殊荣,并为全国人民认可。
  电视台不仅制作了很多受欢迎的曲艺节目,还利用曲艺演员的优势,做了很多嫁接。例如,辽宁电视台的《听书看戏》栏目,用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的评书串联戏曲——一段书介绍历史背景故事,一段戏演绎亘古风尘,录制了300多集。还比如北京电视台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的体育节目《悉尼猜想》,请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以评书的方式介绍节目里出场的奥运明星,共录制了16期。
  进入新世纪,民生节目串联也流行曲艺化,还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曲艺式新闻研讨会”。江苏台《南京零距离》、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辽宁生活频道的《新闻正前方》,接地气受欢迎。
  曲艺演员跨界当主持人的更多,举不胜举。曲艺家通过电视节目,吸引受众关注到曲艺这个母体上来。媒体借助曲艺形式和曲艺明星的知名度打造名牌节目,双赢的局面让媒体人和曲艺人都很欢喜。
  电视曲艺的成绩斐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当人们在电视机前流连忘返时,剧场空了,当各团体曲艺骨干奔走在各个电视台时,曲艺创编演团队瓦解了。20世纪80年代初,沈阳曲艺团杨振华、王志涛等相声表演艺术家受邀请到上海演出时,沈阳日报派记者王占喜跟踪报道,凌晨下火车到南京路宾馆,见有个地方早晨四五点钟人们排着长队,都以为在买早点,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在买沈阳曲艺团的相声票。而在电视曲艺兴盛之后,这种盛况就不见了,人们可以在电视中看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和作品,一方面丰富了曲艺受众,但是卻消泯了剧场观众。而剧院团也很少再受邀到各地卖票演出,更多的是参加各种晚会录制。大批的曲艺人才成为电视明星,成了电视春晚的常客。   不仅如此,电视拥抱曲艺,是因为曲艺这种表演形式喜闻乐见,电视台并不会过多地考虑曲艺本身的发展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曲艺也走入了瓶颈,资源枯竭。
  舞台上一直是你爱看什么就“随你看什么”,而电视的特点是“让你看什么你只能看到什么。”比如相声给了甲的特写,你想看乙的反应,如果镜头不给到乙,你就干着急。电视的剪辑呢,甚至可以只留下甲一个人说,真是想让你看哪段儿就让你看哪段儿。比如前不久两個参加相声节目录制的上海博士就委屈地说,大家热议的问题是电视台剪辑出来的,现场不是那样的。
  以上种种或者就是有人说曲艺“成也电视、败也电视”的表现。
  但是传媒和曲艺走到今天,又发生了逆转,传媒开始把大批的音像受众转移到网络,同时也通过电视曲艺表现形式的各种创新,让电视观众和网络受众一起涌向了剧场。
  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时代变迁,传媒不再是一声“卖报了”,曲艺也不再是白沙画圈——“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交互媒介吸引了众多年轻的曲艺迷。十几年来,到小剧场听相声成了都市的一种文化新时尚。年轻的曲艺从业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和年轻观众的交流非常顺畅。全国各地的曲艺社团纷纷开办了曲艺园子,北京的书馆十几年来坚持说评书,北京青春曲艺社把广告做到了公交车上,每周也都有鼓曲演出,“谦祥益文苑”“嘻哈包袱铺”等相声团体深受欢迎。据相声演员孙一夫统计,目前全球总共有168个曲艺演出场所,134个相声团体,遍及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7个城市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拿我居住的城市沈阳来说,就有会友曲艺社、鼎泰乐和艺术团、鑫荷相声汇、六合相声会、隆亿兴相声茶楼5家曲艺社团,每周都在演出。
  互联网时代,以手机为载体,小视频传播的新媒体流行。我们观察到,有的小剧场演出,禁止观众录影,担心观众把视频传送到网络,从而消减了剧场观众。有的小剧场却允许观众录像,只是要求不得全场发布,只能发布片段。大量粉丝自发地分享10秒到1分钟的短视频,由于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大量剪辑手段普及,有的粉丝还专门制作一些“现挂”集锦等花式短片,以及自己喜爱的演员的精彩片段、片花,吸引大众特别想去剧场里近距离和演员互动。很多小剧场的相声演员在表演时,全场观众成了捧哏的,旁边捧哏的倒成了不买票听相声的。
  电视节目的创新也培养了新的曲艺人才,如今年热播的《欢乐喜剧人》《相声有新人》,可以用造星来形容其推出新人的力度,大量的曲艺类流量明星涌现出来,《欢乐喜剧人》几季节目推出的明星有沈腾、宋小宝、贾玲、文松、宋晓峰等,通过电视节目的传播,以及网络热聊热搜,飞速走红。《相声有新人》的总冠军孟鹤堂走红后,小剧场演出一票难求,传媒与剧场再次成功互动,这次传媒是把大批新兴的年轻的观众推进剧场,相声商演座无虚席,大麦网售票几分钟内一片灰色,观众唏嘘说抢不到票。这种剧场演出空前兴盛,也刺激了曲艺演员的成长,怎样给传统的节目赋予全新的信息,怎样把控现场观众的情绪,老的曲艺人常说曲艺是:“一番拆洗一番新”,曲艺只有面对观众,常演常新,才能催生出更具有根基、更有生命力的繁花。
  在“互联网+曲艺”的大潮中,变的是思考模式和传播手段,不变的是创作初心和艺术本真,传媒使曲艺艺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为自身留清名。
  (责任编辑/邓科)
其他文献
1949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周恩来同志在作报告时特别指出,“我們传统的大锣、大鼓还不能丢掉。这几天开会期间,你们要向他们(指曲艺席)学习。他们有的只是一把弦子,有的是一面鼓,他们就唱起来了。北平刚刚解放几个月的工夫,他们就排练出那么多新的节目来,这很了不起啊。”  周恩来同志的话让曲艺工作者们备受鼓舞。7月22日,出席第一次文代会的王
期刊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在这幅群文共妍、百艺喷芳的宏伟蓝图上,曲艺界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之增香添艳。  未来新程将起步,巨篇又添新内容,曲艺界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热潮。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畅谈学习心得体会,纷
期刊
2020年11月4日至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的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成果巡礼展演在北京二七剧场成功举办,“星火圆梦”“巴山欢歌”“大美长治”3个专场依次登场,涉及相声、快板、单弦、瑶族铃鼓、长子鼓书、四川扬琴、四川谐剧等31个曲种。演出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一主题,节目精彩纷呈,体现了“有人、有事、有情、有趣儿”的曲艺特质,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受到了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各地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说起抗美援朝,自然想起我的父亲高元钧当年在朝鲜抗美援朝前线演唱的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文艺界的演员们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全力支持抗美援朝,积极报名参加赴朝慰问团,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  1951年,我父亲带着他的经典书目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跟随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来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战斗间隙
期刊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新的显著进展。如今已至2020年,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
期刊
中秋十五月轮高,  月下人圆乐更饶。  金茎玉露空中落,  桂子天香云外飘。  嫦娥应悔偷灵药,  弄玉低吹引凤箫。  怕只怕龙钟月老将人误,  两下里错系红丝是惹祸的根苗。  宝玉听说娶黛玉,  心中欢喜乐陶陶。  精神爽快身子儿健,  心气儿清明傻气儿消。  疯魔的病症好了一半,  终日里数着日子盼良宵。  想我这木石的姻缘今已定,  说什么金玉联姻再也提不着。  我看林妹妹分明不像是个凡间的
期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按照党的十九大勾画的战略目标,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将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阶段。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等,而文化现代化在现代化有机系统中处于灵魂和核心地位。一  学界对文化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多方面探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所谓“单
期刊
近期,由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创演的大型原创曲艺音乐剧《山高水长》,聚焦精准扶贫的时代题材,从驻村书记张文成的角度,讲述在扶贫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带动村民致富脱贫的感人故事。张文成通过摸家底,找准贫穷背后的不同根源,根据脱贫对象的不同性格、不同观念、不同命运,以“扶志”和“扶智”为主要手段,逐步铲除了村民贫穷的根源,带领村民走上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实现了群体价值观念的提升。该剧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展
期刊
苏州评弹已有400余年历史,广受江浙沪地区群众喜爱。进入新时代后,苏州评弹也与其他曲艺曲种一样,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问题。加大对评弹的理论研究,探寻评弹艺术的定位、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不仅有利于夯实艺术根基,更能推进江南地域文化建设。本文试从文献研究入手,探讨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一、研究历史资料,开掘理论要义  历代评弹艺术家除留下宝贵的艺术实践外,更生发出许多对评弹发展的理性思维与详
期刊
民间艺术平遥弦子书一直由民间艺人在物质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发展,2004年起受到文化工作者的重视,平遥文化馆积极收集资料,为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05年年底出版了相关影视资料。平遥弦子书在2008年被列入“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被列入“平遥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于2011年列入“山西省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山西省文化厅认定裴芙
期刊